|
* K7 o7 e4 t, w9 ^& g Q6 i
9 N: [) k2 n7 `8 b减少脂肪和体重
$ I6 ]" _$ c9 l0 r; L/ R$ z" P; Q星期 | 目标肌群 | 周一 | 胸部、肱三头肌、腹部 | 周二 | 腿部、肩部、斜方肌、腹部 | 周三 | 背部、肱二头肌、前臂、腹部 | 周四 | 胸部、肱三头肌、腹部 | 周五 | 腿部、肩部、、斜方肌、腹部 | 周六 | 背部、肱二头肌、前臂、腹部 | 周日 | 休息 | : x; T) r' _! }! _5 r* ^
不管是增长体重还是减少体重,只有艰苦的执行,才能有丰厚的收获。 |
) k0 A+ } J# T+ V/ i
减少体重的思路是我们以前经常介绍的一种训练理论,同时使用高次数和低次数的训练方式,组之间是非常少的休息时间。其中低次数(6~8次)和大重量的练习组会帮助你建造肌肉,因为更多的肌肉会提高你的代谢速率,从而促进脂肪的燃烧。而另一方面,高次数组(15~20次)会更多的消耗热量帮助你燃烧脂肪。这两种模式的结合,是一种典型的训练方法,所以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体会。在所有的训练中除去腹部和前臂,每个部位你会进行4组练习,包括两个高次数组和两个低次数组。在每周你训练每个身体部位两次(除了腹部,每周训练6次)。这种比较大的运动量和比较高的强度是为了能够增加热量的燃烧。而且每周的休息时间只安排了一天,这也是为了让你消耗的热量尽可能的多。下面是训练部位的安排表:
6 K6 }, R# d! I* H5 M! h1 ^! A. N
1 O, s0 {% `0 C( U& B% _动作 | 组数 | 次数 | 上斜哑铃卧推 | 4 | 6~8,6~8,15~20,15~20 | 平板卧推 | 4 | 6~8,6~8,15~20,15~20 | 下斜史密斯卧推 | 4 | 6~8,6~8,15~20,15~20 | 上斜哑铃直臂抬举 | 4 | 6~8,6~8,15~20,15~20 | 俯卧撑 | 4 | 6~8,6~8,15~20,15~20 |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上斜仰卧臂屈伸 | 4 | 6~8,6~8,15~20,15~20 | 负重平凳臂屈伸 | 4 | 6~8,6~8,15~20,15~20 | 史密斯窄握推举 | 4 | 6~8,6~8,15~20,15~20 |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仰卧起坐 | 4 | 6~8,6~8,15~20,15~20 | . K' `6 D- g8 ~- I# D6 Q
胸部练习包括平板、上斜和下斜卧推动作,再搭配孤立训练动作。而肱三头肌则以上斜仰卧臂屈伸开始,以平板窄握卧推结束。在这个训练计划里的所有动作的运动量都是比较高的(20组胸部练习和12组肱三头肌练习,每周两次),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燃烧的热量和调用的脂肪。 e! K. ^9 f' j a3 l% p
" v5 Z+ K2 Q, y J
% T/ I8 [1 {+ f+ G& g4 T
# L# i0 _0 C9 i$ O3 d- b9 q$ R: f( O史密斯机深蹲 | 4 | 6~8,6~8,15~20,15~20 | 仰卧腿举 | 4 | 6~8,6~8,15~20,15~20 | 坐姿腿屈伸 | 4 | 6~8,6~8,15~20,15~20 | 俯卧腿弯举 | 4 | 6~8,6~8,15~20,15~20 |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头上哑铃推举 | 4 | 6~8,6~8,15~20,15~20 | 90度阿诺德推举 | 4 | 6~8,6~8,15~20,15~20 | 器械侧平举 | 4 | 6~8,6~8,15~20,15~20 |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杠铃耸肩 | 4 | 6~8,6~8,15~20,15~20 | " P5 s' Q2 X$ Z* Y; P
腿部的所有肌群主要包括股四头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将在所涉及的动作中得到全面的刺激,每个动作(史密斯深蹲、仰卧推举、腿屈伸和腿弯举)做4组。头上推举、器械侧平举和阿诺德推举将会给予三角肌每一个头强烈的刺激。虽然斜方肌和腹部都只有一个动作,但这两组动作可不是随意添加上去的。你要尽可能的连续完成它们。腹部的练习总量会随着你训练的深入而逐渐增加。
+ T. a& B: I8 U" Q( ^. j3 L7 s. w& _2 _- D& s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反握俯身划船 | 4 | 6~8,6~8,15~20,15~20 | 站姿拉力器划船 | 4 | 6~8,6~8,15~20,15~20 | 高位下拉 | 4 | 6~8,6~8,15~20,15~20 | 坐姿宽握划船 | 4 | 6~8,6~8,15~20,15~20 | 5 ~7 l5 r6 Q9 F) e# D: C" `
动作 | 组数 | 次数 | 上斜哑铃交替弯举 | 4 | 6~8,6~8,15~20,15~20(每侧) | 杠铃弯举 | 4 | 6~8,6~8,15~20,15~20 | 拉力器托臂弯举 | 2 | 10 |
* ?) q6 z; x0 B( z动作 | 组数 | 次数 | 杠铃反握腕弯举 | 2 | 15~20 | 坐姿腕弯举 | 2 | 15~20 |
% \5 u' P$ f" }8 R' w! \, o2 W! f2 `- y0 b6 m
. W1 L$ L. W0 a. l3 p* O2 H2 X' J( I&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