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健身论坛里,发了几篇关于上海免费健身的帖子。在我们杭州也有免费健身的公司。
) J) {# e: a, G( i& {# m+ C5 E7 B( z3 x$ B
上海的是GYMME,杭州叫“爱合约”。都是签订对赌协议,"免费"健身。7 R( X9 @# U2 M$ r( @- ]! B" Y0 `. g U& s
$ E, o/ `# w+ Y都是剽窃的老外的模式,不过杭州披上了用心服务客户完成健身计划的美丽外衣。其实对赌就是在公司和健身客户之间存在根本利益矛盾,真心坑你没商量。
6 p) O/ u( F J! g( m0 m5 L/ A6 G; }: _. @* F
先来了解国外原版的创意。
A3 W5 p6 G6 |) F& x) ~$ r5 f5 |0 U
Gym-Pact:免费健身的对赌
3 ^+ P# l3 |- D5 Z
; m# W3 ]+ p6 I0 V. w( L4 Q/ H 这周看到美国有一个极有趣的新定价模式,一位哈佛刚毕业的华裔年轻创业家张怡芳,创立了一个新的健身中心的获利模式,她称为Gym-Pact,中文翻成”健身合约”。 ( |# f9 k. M- ]; E1 t# T
如果你想健身,可以免费加入Gym-Pact,免费使用健身设施。签约的时候,不必缴一毛钱,但Gym-Pact会先留下你的信用卡号码。按照约定,如果你今天明明该来健身,却没有出现在健身房里,那么,你就要付钱了——失约一次,Gym-Pact就马上收25美元,如果整个“不玩了”,75美元又从信用卡转入Gym-Pact的账户。 ! G# B0 i6 n0 M% }
换句话说,你看到在健身房运动的那些人,他们并没有付钱,反而是“没看到”的那些人在支付费用,让这间健身房继续存活下去! 8 @* z) i- L; A. x
这样的定价模式,有人买账吗?
' ^) R3 \4 P f: C) s 首先,Gym-Pact打的旗帜是,它是要来帮助大家约束自己。我们都只会说要每周健身三次,但大部分人都无法实现诺言,因此,Gym-Pact说服大家,来吧,免费的健身房!如果你没按时来,才需要付钱!
- U% ]. i, X* z" E 这是张怡芳从哈佛经济学教授那边学到的:人们对于哪种事情最容易有动力?虽然未来的“梦想”(变瘦、变更健康)会很有动力,但人们倾向对“立刻的好处”更有动力。免费健身无疑是最具诱惑的“立刻能得到的好处”。所以用户几乎是想都不必想,就直接签约了。
: T6 R9 s+ f6 Y& _$ ?6 B+ V" Z& J1 j 虽然他们到健身房办月卡不过30美元,而对Gym-Pact违约会被罚款25美元甚至更多,可是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被罚款,即使被罚一次,也不会有下次,还是能继续享受这个美好的免费方式健身。
" K1 W& a" O/ a 交代清楚了客户端,那么健身房哪来呢?要自己开吗?
) v) s4 _% v5 a8 `* U& M1 u( D 不,张怡芳只需要去和一些健身房谈,让她代替那些想运动的客户,以优惠价大量地购买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位的健身房会员卡。你说,哪一家健身房会反对这笔没风险的大生意呢? 9 u- p4 N* z5 ~
于是我们看到,一人一月罚一次的钱基本上就能抵消掉Gym-Pac向健身房购买一个健身名额的成本了。何况Gym-Pac拿到的价格会更优惠,还不用维护健身设备、没有房租等压力,利润绝对比开健身房更丰厚。而失约的人总是比想象的更多,积少成多的罚金源源不绝地进入Gym-Pac账户。
" q/ r3 g& _4 S 当然,目前Gym-Pact还是有缺点。它的定价的变化性还不够,未来应该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模式,让人们可以更依照自己现在的状况,设计出最适合自身的健身课程。这样一来,有更多人会想加入这个疯狂的免费健身服务。
% U, a' V' e- W! f0 a. m Gym-Pac就是这样以免费为“诱因”,利用客户一定会自己出状况、从而放弃自身的福利获利。客户被罚绝对无话可说——谁叫你太相信自己的决心呢?
9 C* G, l+ C; g0 [. _: q 只要人性永远都是这样,那么,Gym-Pact永远都是赚钱的。
8 u$ t7 \6 r" h: X- P1 H5 E 新浪财经 $ k: h! V+ M+ ?& |; ?; d% M
Gym-Pact:健身全勤者免单
6 g4 T( u/ \: Y. ~7 Z* S 先付款,后消费,是服务行业约定俗成的规则。然而,来自美国的健身企业Gym -Pact却打出“免费服务,只有违约才付款”的招牌。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有趣的收费方式再加上轻资产的运作模式,让Gym-Pact能够像保险公司一样赚钱。
; F, a& ~, m/ G5 A 违约才付钱
& ~) Q) n. r6 Y) W; u0 [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支付一笔不小的年费开销之后,一开始雄心壮志要坚持定期到健身房锻炼身体,可没过多久就“歇菜”了。一年到头把年费摊到健身的次数上,发现自己为每一次的锻炼支付了“天价”!
' X0 F- \/ ]( M0 j+ @ 现在有一家健身房告诉你,可以免费入会健身,只要你按照约定的频次前来健身,费用全免;但是,只要一次没有按时前来,那你可要付钱了。据美国《Boston Globe》报道,有一家叫Gym-Pact(健身合约)的健身俱乐部便是采用这一有趣的定价模式。 5 S/ o! m1 |9 _ F# M( i+ d4 l
即是说,Gym-Pact当中那些在健身房运动的会员,他们并没有付钱,反而是“没看到”的那部分会员的“违约支付”,让这间俱乐部得以存活和运转!疑问就在于,违约的人真有那么多吗?如果所有会员都坚持了下来,Gym-Pact不得赔钱? ) L4 a' r. J% n3 Z8 ^2 n5 q
在著名博主Mr.6看来,正是有太多自信能够持之以恒的消费者,而做到的却寥寥无几的判断,让哈佛刚毕业的华裔年轻创业家Yifan Zhang有这样的勇气推出这一有趣的定价模式。
* q! q1 I2 w# L4 X& d 眼前好处的“代价”
2 U3 a: ?5 q6 G 一开始Gym-Pact打出的口号是,帮助大家“约束”自己,“来吧,这里有免费的健身房!”然而,当你准备签约时,Gym-Pact会明明白白告知你,在一般为一个月的约定期内,只要你有一次没按时来健身,就需要付钱!
( b/ g1 S! f B' d8 ~4 V# x' y Gym-Pact与客户签约之前会先留下客户的信用卡号码以及授信签约,只要客户有一个星期没有好好照着约定的运动日期前来健身,Gym-Pact会自动从客户信用卡划扣25美元,如果客户不想继续玩下去了,也可以,Gym-Pact再一次性划收75美元。 $ y/ `" y6 ?; M- {9 I- g& X
细心的客户会留意到,这样的收费水平并不低。与传统的健身房消费一个月只需30美元相比,75美元的收费不可谓不高。然而,为何还有那么多客户对这一收费模式趋之若鹜呢?
. e" n6 g$ G4 u4 M( t& d2 W( B 创始人Yifan Zhang从哈佛经济学教授那边学到,虽然人们对未来的“梦想”(比如瘦身、健康等)会很有动力,但他们对于“眼前的好处”显然更有动力。
& w/ L9 B) N* B/ C/ \7 g “健身保险公司”?
- q4 {$ C6 }$ A$ w# g. H% _ 更有趣的是,Gym-Pact是一家没有实体健身房的俱乐部。原来,Yifan Zhang只需要去和一些健身房谈合作,让健身房给到Gym-Pact “团购”优惠价,一次性采购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位的健身房会员卡,这样的大单,哪一家健身房会拒绝呢?而这笔大采购的成本风险,都由Gym-Pact的支付模式承担。
, T) O; u8 T( X A" T; ~ 目前,Gym-Pact已经和当地两间知名健身中心合作,分别是“Bally Total Fitness”和“Planet Fitness”两家。 % n9 G- U3 i! W$ Z" _
这样的“空手道”点子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保险公司的模式。好像保险公司为了要负担少部分人的理赔支出一样,每个客户的“违约罚金”理所当然会高了一点。即是说,少部分做到持之以恒的免费健身客户签约健身房的会员费用,便由违约的大部分客户“承担”了起来,还能留下Gym-Pact自己的利润。 ' C( r# r7 C& p! ]/ e% w/ C1 m! C
Gym-Pact赔钱的几率照样存在,但它也有着赚取“丰厚利润”的可能。根据可以想见的经验,后者的几率并不低。细想一下,类似的逻辑在商家赠送的优惠券上也有出现,有多少在消费者手中浪费掉了?而商家销售的“礼券册”,消费者看似预购了一大堆“小便宜”,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在限定的期限内全部用完?
2 Z% o' C- n7 w" o 可以说,只要“人性”永远都是贪小便宜又容易犯懒,那么,Gym-Pact就会赚钱。人类就是永远都是太相信自己的决心,Gym-Pact则让你为了这份决心的草率而乖乖的付钱,还能顺带跟你说,“都是为你们好啦!” GYM-PACT在中国 GYM-PACT一经报道,便引起很多创业者及健身爱好者的关注。在中国,目前由一个叫“爱合约”的网站首家发起。不过模式与美国还是有差别的,他们体现了更多的服务,更适合中国的消费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