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iiop 发表于 2011-1-9 13:09 
7 Q+ [& B4 o$ f+ d6 o4 F如题怎么能算超级组 例如推胸时候是拿大重量推完马上换小一点的重量继续推还是是有别的方式? 有人能 ... % ]# R) s2 Z2 v w
超级组训练法则5 P, y5 |1 X9 H+ a, d. d+ G! d, _
! ~& w9 S& D' x2 _6 d& Z把两个训练动作连续做,组间不休息。
+ j5 W. [* p* [
( s1 n: i- B% _! F3 g, z& i7 r逐降组训练法则6 Z1 p$ b- ]6 \( s4 M) U
1 x# r# v# @$ G/ l# |1 `7 h/ j1 F2 _用一个重量做到力竭之后,把负重量减轻20~30%,然后,继续做尽可能多的次数到力竭。随后,再次减轻负重量,练到力竭。
2 s& g; X% H& V7 ^- x4 [: i$ \ s& B* O( ]$ ?
) d- d% ~5 a) l+ k' j如何使用超级组、三合组和巨型组 " V+ Z) v$ s* b" P
7 N, I$ h* ]/ l+ b0 u
4 g3 |# O- c. R( [8 U8 L+ y$ r% Q8 e
超级组、三合组和巨型组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在休息前连续进行的动作数量。6 e; m: Z+ e: ?7 F/ m
. @7 U" B ]4 n5 ?; ]) I. d 超级组由两个动作进行中间没有休息的背靠背训练组成。只有在完成了这两个动作以后才能休息。超级组可以包括一对对抗肌的训练动作(如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或是相同的肌群(有时候叫它复合训练组)。你可以认为一个超级组就是一个有两个不同动作的训练长组;它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保持两个动作之间休息时间的最小化,也就是使你从一个动作切换到下一个动作的时间尽可能地短。
$ I, C' [3 w. {$ T1 h) m5 A1 e |0 z' I0 v
肌群是围绕着相同的关节进行工作的,它们有:肱三头肌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与股二头肌,胸部肌肉与背部肌肉,腹肌与下背部肌肉,以及前臂屈肌与腕伸肌。
( R8 H: S$ P% g1 M2 i( @) [+ D$ H+ |. z# y( v0 {0 ]
三合组由三个动作进行中间没有休息的背靠背训练组成。你可以对身体的任何肌群进行三合组训练,尽管它对身体的较小部位效果最好。例如,将三角肌的前、中、后三个头的训练动作组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能从所有的主要角度有效地轰击三角肌。
' |. a: m3 b3 O( m& p0 p3 C L1 C4 u9 |% @
巨型组由四个或四个以上动作进行中间没有休息的背靠背训练组成。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循环的训练,通过它你可以在一个完全的循环组中练习同一个肌群,快速地从一个练习动作切换到另一个动作,并保持你的心率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巨型组经常被用于身体的大肌群和复合训练中,诸如背部、胸部和腿部等。
( W, q* I+ ^2 Z/ A7 W
5 N! ]; k& n) E 超级组的好处
8 v+ M5 e3 k3 i/ g) x1 w: s! y: D( w: @% C f5 v
在更少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背靠背地进行动作练习能极大地缩短你的训练时间,而这却没有减少你必要的训练组数,并通过缩短你的休息时间来达到这一目的。
$ _& b2 L$ x/ |" n3 |
( x/ j& y! |- w h ~- a% A 超级的训练强度。“使用多个动作来训练相同的肌肉群,而且每组之间没有任何休息,这能增加你的训练强度并给你训练的肌肉细胞一个更高的要求,”蒂姆·斯切特博士说,美国查尔斯顿大学(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位副教授。“这也能增加你训练期间和接下来训练中生长荷尔蒙的反应,它将帮助你增加肌肉围度并减少体脂。”1 g! R4 L0 E4 {
( S" {8 S0 E0 x6 O7 `2 D
燃烧更多的身体脂肪。这种连续的训练能保持你的心率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你的新陈代谢并燃烧更多的卡路里,并帮助你减脂瘦身。“巨型训练组由于其训练量大和强度高的特点,因此这一方法经常被用于比赛前的备战训练,在一个给定的训练时间段里,通过燃烧更多的卡路里来帮助增加肌肉的分离度和更多的肌肉细节。”斯切特补充到。1 f) z* \! V+ i+ e3 j" Y
1 O% Q( P* b V: N' O
超级组训练指南, k: @7 k6 R( P
9 k0 k4 a* _9 L/ e: S F9 M+ M 超级组由两个针对对抗肌群或一个单独身体部位的动作进行中间没有休息的背靠背训练组成。当训练像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这样的对抗肌时,你将会在第二个动作比通常情况下的第二个运动稍微强壮一些,但当你做针对同一个肌群的两个动作时,你将会在第二个动作比通常情况下的第二个动作感到更疲劳和更虚弱。只有在完成了这两个动作以后才能休息,并完成计划所建议的组数。4 _; J( T) O; c' V
. R* r; f2 s) ` 对于臂部超级组的两个训练动作来说,它们使用着一个相同重量的曲杠。因为它训练的是一对对抗肌群,你可以进行相同重量的训练。
' g4 @$ ]3 R2 k, k
# e( t4 a, M c 在健身房中,你可以在不用打扰其他会员的情况下,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通过两个器械训练动作的组合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这个针对腿部的器械超级组训练以一个多关节动作开始,并以一个单关节动作结束,允许你将股四头肌的这些肌纤维推向训练的极限,而不必担心重量的平衡问题。; z, P H: A0 X4 I, ^. g
; t% X, U# @" a/ Q& ?( l
臂部超级组训练(为对抗肌)
, h, C8 Z2 y9 k; B' \& U1 l' t: _: t. y+ c
动作 组数 次数4 P% M1 \: u, V; h8 J9 Z
8 I* K; X& \5 j* n* |) M( v
立姿曲杠弯举 3 8-10
4 T! k9 F+ T$ z" R6 q0 V% L! h5 |) ~1 Q/ I+ d) P
仰卧肱三头肌臂屈伸 3 8-10/ ]9 T [9 v4 ]
( x2 o1 B. W; y
在你下次使用超级组训练臂部时,先做肱三头肌的训练动作。
# ?1 y q7 c8 ?; }- N+ x0 z9 J; b7 `- X* U% S$ \4 t E$ _
腿部超级组训练% d5 u @* {) ~0 W
+ g2 L; [1 U y2 J 动作 组数 次数
& u* r$ |6 D+ |7 X/ t5 q- X' c; t0 z4 T, o) X
腿举 3 8-10% f# X9 w, ?; G8 X
1 H! f* B: ]% K2 W& f, E. ?
腿屈伸 3 8-10- y- l6 X- j i! c- k% |. k" a
: I: j0 m! q% r2 @/ E3 b9 o# t/ q 给你的训练增加多样性。这不仅能减少训练的枯燥感,还能通过迫使你超出自己训练的舒适区,或者通过震撼一个落后的肌肉群来帮助你克服训练的平台期。“对于中级或高级的训练者来说,这些技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替换的方法来增加肌肉围度,尤其是如果你已经处于训练的停滞期,”米切尔博士解释说。“超级组、三合组和巨型组训练对肌肉的刺激有所不同,当你对肌肉进行一个新刺激时,那么你的肌肉就会被迫作出反应。”' E: C. b& h% r1 p$ |1 N. e+ T& u8 k' _
0 r: Q+ }4 S8 \! ~, \5 p% d 变得更大和更壮。“这些训练方法允许你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进行大量的训练,”斯切特说。“研究显示:进行大量的抗阻训练,并且组间休息很短的时间,这对增加肌肉的围度非常有效。这是由于在这样的训练中,你的身体分泌和释放了大量的生长荷尔蒙。研究显示使用这种高强度的抗阻训练法和两个练习间非常短的休息时间,还能增加睾丸激素和其他生长因素的水平。”米切尔说:“特别是通过加入对抗肌群的超级组训练,你还能够期待着变得更加强壮。”
2 T9 |. @* T' U3 o/ Q
: D# b, K/ m1 \ 加快肌肉的恢复。“例如,当进行腿弯举和腿屈伸的超级组训练时,在腿屈伸训练中,由于股四头肌的收缩,而将大量的血液压向股二头肌(反之亦然),这能给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激素来潜在地帮助肌肉恢复,并且还能够运走更多的代谢废物。”米切尔指出。
* C3 X: l) M, B# M {3 k; l- ~( Q$ @
添加超级组到你的训练计划中
l0 v6 k# A9 O# h) Q
1 i z$ j, w, [' r+ [% ^ 这些训练技术不建议初学者使用,他们应该选择一些更适合自己的训练技术并打造一个坚固的身体基础。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垂直组训练。对于那些想要刻划肌肉线条或仅仅想要快点完成健身房中训练的中级和高级健身者来说,他们才应该使用这些复合练习组。/ M7 }2 |3 s2 w+ k
( q0 {8 }* Y; h7 c, u5 l% @ 你可以将两个、三个或四个动作组合到一起,并使用最难的动作来开始你的训练,如像深蹲这样的复合(多关节)动作,然后紧接着进行一个较容易的动作,其中包括单关节练习动作。“对于使用这些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告诉你——世上永远没有不变的规则。而首先使用复合动作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斯切特说。“使用孤立动作来结束一个三合组或一个巨型组训练,这能够让你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练习的肌肉群上。”
' C8 m- Z' r( N) V* u5 J9 D
6 J& q/ i7 O; E! H" n 要选择那些对肌肉稍有不同的动作。例如胸部超级组训练中,你可以用一个平板哑铃卧推来作为开始,然后紧接一个飞鸟动作,或是首先进行上斜杠铃推举,然后进行下斜飞鸟。你要选择那些能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刺激目标肌肉的训练动作。如果你选择的动作是针对某个肌肉群的同一区域,那么首先使用自由重量的形式,然后再使用器械训练形式(诸如哑铃头上推举之后,再进行器械头上推举)。
+ f; U5 m% u6 P1 p0 V3 o4 c" f
4 X" I& f# x: Q3 k" H 三合组训练指南" b) T# ~+ }' }+ J, F
6 b% p6 o Z( K+ P8 o9 w! F
这一训练技术允许你使用三个不同的动作来训练一个身体部位,而且三个动作之间没有休息。三合组训练可以被应用到任何身体部位,但它们对较大肌群和腹肌更加有效。$ s: z, l |7 _( S
6 }! j$ D/ `9 L; r$ P
如果你的目标是打造或保持肌肉块,那么在你的三合组训练之前,首先进行一个大重量的训练并进行一个标准的组间歇时间。这个三合组训练可以围绕着拉力器来进行,这样你就不用满健身房地跑来找器械了,并使用一个不同的握姿来提供一个稍微不同的刺激。+ _! {& e! N" o5 o
& G e, F7 z: `& u
如果你想使用哑铃在平板上做三合组训练,这个胸部三合组训练使用最难的哑铃动作作为开始,然后使用较轻的哑铃进行飞鸟练习。
. w7 [# h% n3 {- C2 ~" U: \4 Y( N1 `4 q, M
背部三合组训练方案(先进行围度训练) $ Y( f) H( g( e, z& M1 a
7 Z( s4 [4 y3 l2 X8 v4 f' Q$ { 背部三合组训练:使用这个绳索三合组训练来从多个角度轰击背部肌肉,从而练就一个宽大、厚实的背部。* c4 v% n# w( }. h8 z7 L
: D2 S v7 h% z1 I 动作 组数 次数
3 J, m q. o% y, I$ x2 {* U
3 P/ E0 W7 [1 T+ p 杠铃俯身划船 3 6-8- ~& J1 p8 |9 t# A* \/ Z: r
$ o1 c9 M: x0 i. C* [
三合组:4 D( B) D0 L' L* n- `6 _" w
* n2 \; t9 p2 G5 ^; ^% l* i; {
坐姿绳索划船(窄距) 3 10
; _9 H* S" A" |# y- Q1 H4 l2 {: V) E3 _- Y( ^; _
高位颈前下拉 3 10
" x7 _7 i) I0 w1 K- \- I4 u8 p2 l0 M5 P- p6 v% u2 {% W3 N9 W) S+ X3 z+ A; {
立姿绳索划船 3 107 ]- P% p' c2 X7 X
$ r/ C: }; e) z7 `3 b. u( f1 \ 胸部三合组训练方案
2 a! ~+ Q( K/ i& r: j9 p' J; e. `1 n. q* o: W- c# W
动作 组数 次数
9 R9 @7 r2 N: R
, ~9 `8 ^2 W- H$ H1 q! c 平板哑铃卧推 3 10
0 A5 S \4 }" I) v" r: k! [8 P- T: s9 C
平板哑铃飞鸟 3 10! [5 J6 D3 ]& K4 a9 P, w
* j/ e ?" _$ y, ?
俯卧撑 3 10! }7 T, U8 j" ?( G; }
( ~* [/ p/ t6 B f
肩部巨型组训练方案! |- h1 E( m! T$ o$ j
1 ~- c( ?8 q, d( Q% g9 m
动作 组数 次数
9 j/ h$ w3 Q8 I9 G( C" M1 ^5 l5 j& X; e7 k1 T. n3 ]
哑铃俯身侧平举 4 10
; T ~! Y$ s/ Q3 \( n6 Q7 f" h0 g( {6 [/ R* i/ J
立姿哑铃侧平举 4 10
7 y/ N1 z# }: `3 N
& k H; h7 Z" O1 c 哑铃直立划船 4 10, j! H. Z. c4 _) }% U( T; h% a+ Y% n; E
9 ?, n/ i. _1 ~1 u. A
哑铃头上推举 4 10
5 ]- h& Y7 H+ k& m) V" }( _8 j5 F: E
腹部巨型组训练方案
* Z; u+ D. x, X& T8 W. e& r) W
: w! T# @$ V- Q1 ~: U3 [& ^& @ 动作 组数 次数& W$ o# g3 Z& ?7 Z
' R& E7 @' M- I- `! o
悬垂举腿 3 156 Q# ~+ W3 y9 I1 p6 {
2 w N: ?/ k* O3 ?3 G8 ]) p( y$ ` 绳索卷腹 3 15
4 }! n% T2 T0 \9 e0 S# z
% q3 e9 o& f" W 卷腹 3 15
. [0 c) g5 O% [% v$ o" ~: T
w3 q8 f/ B1 H# Y# ^& u 腹外斜肌卷腹 3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