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力概念:1 e- d- N9 n8 H4 @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耐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人的发育成熟,也和负荷要求有关。合乎规律的耐力性负荷训练可使肌肉、器官、心肺、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物质代谢调节出现适应现象。 ; z: e& p4 a* v- r% E; y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可安排室外较长时间的走、跑,跳绳、爬山、游泳、滑冰、各种球类运动等。同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 n# I' U" P- e9 z9 U
2 t4 K0 M) S" {0 b+ I9 X+ h提高肌肉力量锻炼效果有几个因素?1 d% \' f: M: e" c" l8 \3 p5 e
答:众所周知肌肉力量的增长依赖于一定负荷的科学训练。运动负荷合理程度直接影响锻炼效果。影响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 j m, m5 v' m; O% C' M: \1)强度:即负重抗阻的大小,一般讲,用极限负荷85%以上的重量为大强度,60--80%为中等强度,50%以下为小强度,通常以竭尽全力只能做1-3次的重量为大强度,6--12次为中强度,15次以上为小强度。
, N% n$ G, E1 p' x2)组数:使用器械的回数:一般4组以下为少组数,4-8组为中组数,8组以上为多组数。 3 U$ F8 k h' _! g3 P5 _- z$ Z, V# e
3)次数:一组中的动作重复的次数,通常以1-5次为少数次数;6-12次为中次数;15次以上为多次数。 - K; e( I, J8 H
4)密度:指每组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间歇时间达2-3分钟为小密度;1-1.5分钟为中密度;每组间歇30秒以内为大密度. ! d3 }( J! p6 R4 O! V$ j
5)动作速度:指动作快慢,据研究,快速对发展爆发力有利,混合速度对增长力量有利,而慢速和中速则对发展肌肉有利。要根据锻炼的目的任务不同进行负荷因素调节,发展爆发力,增加肌肉体积,或增长肌肉耐力削减脂肪,其练习中因素也不同。
8 \0 m' ^1 @. Q- z: d; p9 P( H& Q. ^
力量锻练的几种方法
& \0 f5 q$ @+ G# D+ m7 y, _ 在健身,健美运动中需要进行举重和各种负重训练来发展肌肉力量和增大肌肉的体积,同时许多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也经常采用举重和各种负重发展肌肉力量,因此,所有的体育锻练者,健身,健美训练者必需了解掌握发展力量的内容和合理的运用它,你就会在训练中达到自己所理想的目标。
4 B7 {4 Y; N5 c. q, ?8 F
2 ?. m( ~: n6 ?) H" c6 u
* m" F! q0 v5 x发展绝对力量:绝对力量即人在完成某种动作所表现的力量,不考虑与其本人体重的关系。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重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克服相当大的重量训练,肌肉的最大力量就不会增长,采用重复次数少而大的训练,最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重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最大力量的百分数或一次训练能重复的次数来却定,发展最大力量采用能重复1-3次的重量(相当于本人最大力量的85%-95%的强度)进行3-5组训练,组间休息1-3分钟,隔天训练一次效果最佳。健美训练者会定期进行肌肉绝对力量专项训练。
) h5 F9 X" u( I- H, c$ Q0 _4 d. _. S# x. V
但在健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肌肉体积,所以发展肌肉体积最有效的重量是本人能连续做8-12次,最低不少于6次,最多不超过15次的重量,如果只能连续做5次以下,就只发展肌肉力量而很少增大肌肉体积,重复次数多而重量中等训练,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久力,如果重复次数能超过20次以上的重量,则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很少增长,会消耗体内能量,减少脂肪和发展肌积肉耐久力,
% I5 E9 X" H" E O" b( T G7 Z/ l& O/ R% l, a- f6 r
所以。要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就要在训练能重复次数超过12次时,便增加重量,重复次数不到8次时,就要减轻重量进行训练。但直得注意,不经常从事力量锻练的人,最出采用的重量不能过大,因为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过一定的最低限度(约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 ]4 V# ]! K2 i- Q% |0 V
: v2 C( i, D5 S; s; p+ j
/ s+ c7 a4 C R6 S5 A/ ]
发展速度力量:既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从事这类训练疲劳出现较晚。发展速度力量与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有所不同,要适当减少重量,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动作,发展速度力量采用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即60%-80%的强度,每组5-10次,以爆发性速度训练4-6组,组间休息2-5分钟。
" b* o9 ~3 d7 P0 p" u
- l* Z [! N' D) m R0 Y$ Q- C) Q# N+ d8 r- B8 b! J2 V* W8 x7 A( |$ K
力量练习中的呼吸:极限重量或大重量时需要憋气,即在紧闭声门的条件下使肌肉紧张用力,我们训练者曾是验在吸气,呼气和憋气的情况下进行肱=头肌力量测定,结果表明:吸气时举起25公斤,呼气时举起28公斤,憋气时举起32公斤,憋气能提高肌肉用力,但憋气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会引起胸阔内压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环产生障碍,长时间憋气会影响训练效果,而且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等弊端疲劳,甚至导致短暂脑贫血或休克,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须注意:在短时间内必需最大用力时才允许憋气,当有条件不憋气的时候,不要憋气;对初学者进行力量锻练所用的极限(最大)和次极限负重力量不能过大;在完成力量训练前不应做最大吸气,以做中度吸气为宜;用狭窄的声门呼气(舌尖顶住上牙膛)可以达到类似憋气时同样大的力量,因此尽可能不憋气,以慢呼气完成最大用力训练为好;训练时的呼吸还应随动作而变,正确呼吸不仅要起到供氧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 X, M, C7 s" e0 D/ U# G! k/ ^$ \
/ d; D5 o/ o- P5 Y4 F
0 R) H" X" z3 s2 J, m 发展力量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超负荷和渐增加负荷原则,超负荷就是按某人能承担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进行训练,适应后要使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逐渐增大,超过原来的最大负荷(重量),才能不断发展力量。超负荷能迫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大收缩,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力量,小负荷只能使肌肉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甚至会有所下降。力量增长后。必需逐渐增加负荷,例如某训练者平卧推举重量能重复8次才出现疲劳,这种重量就是该训练者中上等强度的负荷量,用这一负荷进行训练,直到能举到12次后,便可增加重量,增加量以可以达到最多能举8次为准,使肌肉在每次训练中始终处:超负荷的收缩状态。 : p ?' I8 \, ]( B& p3 L
9 R" n5 @* W$ S9 R3 U1 `7 j& a5 k: i# Z9 t2 \% w
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全身不同肌肉群交替进行训练的原则。人体总力量最大相关肌肉群有:脊柱的伸肌,脊柱的屈肌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两腿的肌肉,两臂的伸肌,胸大肌等五大肌群,在身体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全面发展肌肉力量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专门性训练来发展这些的肌肉群力量。 . x+ x* K+ i7 d. W2 R5 m8 p% o9 s6 B
! T, s5 P# i4 t6 }# T/ k! X( ]' H! q+ s; ?
按力量增长规律训练的原则:举最大负荷(重量)50%以上的重增加重量--增加次数和组数--增加重量--再增加次数和组数--再增加重量,循环往复,坚持六周以上,每周3次必有成效。力量训练要坚持,如果停止5-7天,力量就有开始消退,所以,我们训练者以隔天-次为适宜。 ' x( |! W2 |1 R/ r
在训练中应培养肌肉放松能力,在热身活动后,力量训练前和训练间做有关肌肉群,关节和韧带的伸展活动,可使肌肉尽量放松,消除疲牢;同时可提高训练效果,可使肌肉变得更有弹性,增加肌力,减少受伤。增强体质与防病治病密切相关,所以身体训练必需与讲究卫生相结合,就是说:增进健康,除坚持训练外,必需遵守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指度将对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 q) C/ J4 L- b! K# e
0 k$ f* o7 G- A b Q
7 F4 Q8 p" s3 C2 c
身体训练要讲究实效,从各人实际出发,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必需注意身体全面发展,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管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体各个器管系统的活动机能需要一个逐步提高,逐步适应的过程,如违反这一规律,不仅不能很好地增强体质,而且会损害健康,所以只要你认真遵循以上训练方法,你就会达到你理想中的目标。
( j& y1 H% `9 F+ A: e5 s+ u , ]/ y$ H# d9 ]% h) T5 D v
; ]" H* _6 V# z, ]2 j3 W
何时为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多年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最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最新鲜。但是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的缘故,最佳锻炼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 j' L) D+ ~& S/ s# e5 o
) X5 c2 F* p1 V8 _4 w7 U* e
) T' Q K* h" _: ]' l6 U 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特别是冬季,早晨和?傍晚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因此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停留在下层呼吸带。在工业集中或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及汽车飞驰而过的道路两旁,这种现象尤为典型。这时,有害气体要高出正常情况下的2-3倍。
( m8 J% ?4 ?5 D7 W
, _( N( {5 R9 }, J1 `/ C5 Q3 ~% ^
0 j3 w- u9 G/ q( E7 m' v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天吸入空气约10多立方米。而锻炼时,由于代谢的需要,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2-3倍。所以锻炼时环境与时间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i* ]1 _6 [2 Z1 ]# x. W
& w/ K& v2 D% G
# _6 J- V3 O8 i9 \# }! w 什么时间的空气最洁净?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最佳期。故提醒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段大好时光。因为这时锻炼不但会使您紧张之余得到松弛,您还能呼吸到高质量的新鲜空气。
+ b) D7 R/ w# s2 Z# x. K K
- H8 G( ^$ v, T4 ~& g% P" e! ?8 A- l0 w6 b v- z/ p* ]; E
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如果一段时间内或某一地段里大气污染指数过高,就应该调整锻炼地点。: v, F- ?( B1 G8 k' p. Y3 t
$ G% C$ B/ Z9 {" s5 f1 ]( Y; V* r. n
7 v9 L6 m( s$ _8 _6 V) a2 z
++++++++++++++++++++++++++++++++++++++++++++++++/ r0 c" E; [7 h8 |& G* W" C+ X
, A5 A a' d$ ^7 h, W打造前胸的肌肉 `3 j n7 B5 D: [
( U% c5 e, O! s1 B# q3 E" x" T
星期一,也就意味著又一個反復推舉而枯燥乏味的星期開始。如果沒猜錯的話,你也和大多數健身者一樣,每週的第一天都是胸部訓練。當你走進健身房的時候或許會發現平板臥推凳上早就排起了長隊,你又要擔心自己趕不上訓練,又要顧及即便趕上了,組與組之間或許會休息過長時間,因為你要給別人讓地方,而這一讓,或許就影響了訓練的效果。同時,杠鈴重量的變化也會煩死你,要知道大家採用的重量都不一樣,也許你要費半天勁把那些大塊頭用的一個個杠鈴片搬下來,又或者自己好不容易安置上去的杠鈴片被幾個“骨瘦如柴”的小傢伙搬下來,是的,在人多的時候,平板上的胸部訓練總是那樣不盡如人意,那麼,為什麼不試試其他的鍛煉方法呢?2 J. S) b; ?, H$ e' Y; S: @
基本上每個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傢伙都知道上斜訓練是針對於胸大肌上部的強化動作,同時,相對於平板的器械而言,用上斜的器械開始訓練的人通常都會比較少。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訓練計畫是以史密斯機上斜推舉開始,採用大重量多組數少次數的方法;然後,我們採用一些啞鈴的訓練來給肌肉纖維更大強度的刺激,同時,也可以使更多的肌纖維參與到鍛煉中來,培養肌肉群之間的協調性,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輕、中重量多次數來鍛造肌肉;最後,用繩索飛鳥來結束,這個時候就採用很小的重量和更多的次數來給肌肉反復充血,最好能達到這一個星期內每次收縮胸大肌都能感覺到酸痛漲的感覺。按照我們的計畫,等你結束一天訓練的時候,那些在平板臥推架前傻等的傢伙們,或許連杠鈴杆都沒摸到呢。
% S4 h( C. V& _& \2 y2 J, w. ^4 }0 u
1.史密斯機上斜推舉
8 h* h' T1 N% l$ G2 ?" z組數和次數:2組熱身+4組訓練,4組的次數分別是6、6、8、82 h% k, v( r. r% s/ J2 D
訓練準備:將一個30~45度向上傾斜的凳子放置于史密斯機正中央的位置。躺在上面,雙腳蹬地,記住,千萬不要翹腳尖或者以腳尖點地來借力,這樣很容易受傷。以等肩的寬度抓握杠鈴杆,大拇指環繞的握法可以增大安全係數,防止杠鈴脫落,記住,我們訓練的時候,安全是第一位的。開始發力的時候雙臂是彎曲的,杠鈴杆應該處於你胸大肌上部的位置。
0 P1 q, D9 F, `2 P! M( f動作要領:將杠鈴緩慢下放至胸部的位置,並作短暫的停留,然而,我們所說的停留可不是指讓杠鈴接觸到你的身體,你要自己用力控制住杠鈴杆,然後將杠鈴杆推舉到雙臂伸直的程度,也就是肘關節幾乎要接近鎖死的時候,如果你真的把雙臂鎖死,這就意味著很大程度上的重量都作用在你的三頭肌上了,而不是你的胸大肌。記住要領,如此反復。
' P$ Z/ H" w; e$ R
! x9 X0 k* P* M7 ~. V2.上斜啞鈴推舉2 H$ q, v5 K$ j( Q9 w' T
組數和次數:3組,每組10~12次/ h5 [+ G0 W7 w% ]
訓練準備:躺在一個向上傾斜約20~30度的斜板上,雙腳的腳掌要完全貼緊地面,手持一對啞鈴,置於與肩水準的位置。. e' s* k% N+ ?) z$ J9 d
動作要領:將啞鈴推起至幾乎要互相接觸的位置,作短暫停留,進行頂峰收縮,然後緩慢下落到初始位置,注意動作的全程要控制好啞鈴,不要貪圖過分的重量從而影響了訓練效果。
2 E! o" ]' _& E. V1 p3 V% G4 c7 M& B/ p0 I9 ~+ K
3.上斜繩索飛鳥
6 L( w _2 p t0 u: s7 x/ c組數和次數:3組,每組12~15次
. E4 @, ?+ {, Y( |; {# [2 {訓練準備:手持D形手柄,採用大飛鳥機的兩個低位拉力器,躺在向上傾斜約30~45度的斜板上,雙腳的腳掌要完全貼緊地面,頭和背部要完全靠在斜板上。
" R8 g% v4 q1 }! z7 J" b9 c$ i( x動作要領:肘部微彎,不要繃直,雙手以劃弧線的動作以繩索帶動重量將D形手柄對聚於胸前,作短暫停留,頂峰收縮,緩慢下落,全程發力,控制運動軌跡,在雙臂與肩膀在同一水平線的時候停留在最低點,然後再發力至頂峰,如此迴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