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哑铃三角肌训练计划 : {$ l, N2 l5 l- ~3 [! H
目标肌肉 | 动作名称 | 组数 | 次数 | 组间间歇(秒) | 三角肌前束 | 哑铃前平举 * | 4 | 10~15 | 0 | 三角肌中束 | 哑铃侧平举* | 4 | 10~15 | 0 | 三角肌后束 | 俯身哑铃侧平举* | 4 | 10~15 | 60 | 三角肌前束、中束 | 哑铃推举 | 4 | 10~15 | 60 | 三角肌后束 | 俯卧哑铃侧平举** | 7 | 8~12 | 30 |
- q9 b, Y3 ]! Z/ } * 前三个动作组成一个三联组,前两个动作后不休息,三个动作连贯完成后休息60秒。 7 d* \: t# U' }, ~
: U O! ]2 \% g+ f1 V
三角肌爆破
$ ?4 N0 k: f% k) t* H4 }* E3 w& k. D0 b. B+ w
训练建议:& }0 ~6 e- ?6 {: |' E
( p5 Q# E7 c+ Q7 j; k 1、由于肩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运动范围大,但非常容易受伤。因此,训练前做好充分热身;
6 p2 N! [0 }8 _- w9 \" @: H$ q( n5 J% i7 q
2、在三角肌训练中,斜方肌常常参与运动,所以经常在训练三角肌之前,提前训练斜方肌,这种提前疲劳斜方肌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斜方肌助力的问题;
1 G5 `4 ]# W* f9 I6 _! L" y' u! O# e2 E$ L+ E4 T9 P$ _
3、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和后束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同的训练动作和角度都会给三角肌带来形态上的变化,让它们更加饱满和发展全面;7 y: `7 u" J0 {& o! _+ _
& h2 X4 i1 q; o* S9 W
4、重视“肩袖”肌群的训练,它会给你冲击更大强度提供基础性保障。
* ]6 {: Y% s3 ]% e% Y只有一对哑铃,求训练计划! 7 X) _. z5 p& g9 w( n P
哑铃健身之热身 8 w- ^- Y, _/ W. l0 O
# B' S) v+ l' G" T9 q8 b4 t0 s/ {6 X
哑铃健身之肩部训练 5 n8 b: b8 W/ J8 ~- I9 e' u
% `8 i8 X; ?( M" ]
哑铃前平举是不是掌心向上好点? , E0 l/ s% _) } m/ ~2 F
( y* ~+ p, j: a1 d3 V2 w- @/ m哑铃前平举 ( u/ T: i2 k) B) q% _1 o0 _
- F' {; E/ V; b* I0 W
训练部位:前三角肌
* r! l7 `: }4 v0 p* k. x) O' M初始动作:直立,持一副哑铃(掌心向后)握住哑铃。双臂自然下垂,双手位于体侧或大腿前。
, T* e: p! v, E4 z" U$ c
动作要领:保持手臂挺直,将一只哑铃提至体前,与肩同高。在顶峰处停留几秒,之后慢慢降低到初始位置。换另一只手臂重复此动作。
9 E% u, x) g: G: k5 Q小贴士:“如果掌心向后的握姿让你不舒服,可以试试自然握姿(掌心向内)。这个握姿对人们来说要更自然更舒服些。”
; }8 T9 P8 Y' Z0 x梁祝健身日记之三角肌 动作小改变 收效大不同
1 O# K' G9 C; S/ Q8 o" L( ] 按照传统方式做侧平举时,你的掌心是朝向地板的。既然对你来说,这样主要是刺激斜方肌,所以,我建议你在做侧平举的时候,把掌心朝向身体后方。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你的大拇指是朝向地板的。
+ ?; j+ _4 l5 C6 |# f$ e1 E4 P+ M7 s" Y* O( B3 y3 {
攻克三角肌后束(精彩健身,快乐分享)
5 D: I& B6 K3 J/ K! W( K% q- \俯身飞鸟 - ` T& d2 ]3 U4 {( Z- t$ p) { Z
7 I7 i9 r3 z( W7 \: }% T1 |6 t# [" W# ]
动作要领:双脚开立,两脚平等站立,后背挺直屈体俯身;收腹,膝盖微弯;双手持哑铃,手臂与地面垂直,不要太用力,握住哑铃即可;将肘部处在旋前位置,掌心相对;三角肌后束带动肘、手外展。肱三头肌放松,后束用力将肘部外展抬至最高,停顿、静力收缩。然后用三角肌后束控制伸展的力量下放至初始位置,不要停顿,两次重复。! K- D) J* i, X) l( W
8 W& J8 F4 Z0 k1 {0 ^
要点提示:
$ N: A0 q" P- R/ A$ B7 Z& i+ f& H$ [* |' T. T
1、动作过程中,脊柱要保持不动,防止借用后背的力量。6 m) d+ X) r. P9 A) n) g
" y1 K( t; q/ e; O6 W$ i4 I2、肘部一定要抬至最高,这是影响三角肌上翻至关重要的一点。
9 g2 r% O/ i, |) O( Y
. K9 b7 o/ \- @& \3、肘部一定要处在旋前的位置,这样发力才能作用在后束上。
6 k* F. I" k; i9 y7 M @% G: p0 X% \$ r$ i z
4、下放速度要慢,发力上起动作稍快。
; J; n" ~. P9 i
! L+ n9 d% t" x5 v/ P9 n6 d' X) X注意事项:0 m% z! [$ s- D1 b) [, `& u
( f7 P2 V0 m6 @' A如果后背不能挺直或不能坚持太长时间,就要加强腰腹部的力量训练及柔韧性。
& j1 D0 g. P q: q# M" m+ B9 N1 v' P
次数范围:
2 o" E) w2 t3 K" q1 N" c
% M1 C" ?: _3 v后束属于力量型耐力较好的肌肉,每组的训练时间要在40~75秒和范围内,每组完成的次数是15~25次,这样才可使其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促其生长。
# k2 ]- y8 I3 ?( g% L问:做俯身侧平举时,掌心相对和旋前腕关节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 d j5 y; S, s5 ~/ Z) E' [
' E% j, ?+ r# B& f. d# F* o( b
答:改变手的位置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区别,但是这会使锻炼的重点从三角肌的一部分挪到另一部分。在做肩部训练时,这种变换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训练方案的简易或不正确操作,健身者或运动员通常都会毫无意识地忽略了三角肌后头的训练。
4 N1 L0 C+ J8 D, v
R9 ]9 f+ E; Q# Z; b$ m! E 旋前握法
+ T& X+ }* i3 T3 k- D' g3 U' f8 i$ W3 u. l
. }% Y- @/ h' b& b+ r2 `/ [+ Z; \
在俯身侧平举训练中,当双手旋前(掌心向后)时,小臂内部肌肉就会旋转,同时上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这样。这就迫使训练的重点转移到三角肌的后头。如果后头正是你的弱点,双手可按这种姿势完成动作,以有效地锻炼三角肌后头。 3 y* k; q8 Q: v# N1 @9 j! e
( Q K# a& R( D H% Y 中性握法
/ v! X' N. \: B9 q9 W
% `" M$ q3 X- ^ 做俯身侧平举时,掌心相对可使小臂和上臂处于解剖学上的中立位置(没有旋转),这样训练的重点就会从转向中头。这种变化的优点在于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压迫中头,提高其新增长的潜力,此外还能增强后头和中头之间的黏着点。
4 j+ y/ B; ~& ?9 p
! x# B3 _3 ~. c ?8 D1 Z2 L8 _
1 j$ q7 ]" T: V, W& b* V7 B, G6 {: M3 g: \
U7 b, ?8 Y) a* f; D3 r& x+ x4 n
3 W; b& b |; y: ]9 u1 F4 M# R8 w& |$ t$ c
1 k& w% i: r% s* F" ?) S9 M% V三角肌的27种锻炼方法(图文) - Z, b2 O3 M$ ?! c& J( \. o% q
Lying Rear Delt Raise 俯卧哑铃侧平举% |. x! Q* i; ^% P+ F i
! Z6 ?1 ^0 q7 Y# f( Z
主肌肉运用: Shoulders 三角肌
0 i6 a. ]8 e0 Q) m$ G# n. K* r: G其它肌肉运用: 无 1 o: o) y1 l2 e; o0 T3 X0 g5 [* I
使用器具: Dumbbell 哑铃 . m8 | m! H4 Q$ H5 E
4 V$ p$ x) ^+ P9 s( j9 \; `锻炼三角肌后束
1 ^5 p( p9 ^7 i: r* w- I
" K) F+ A6 o% d* W, |4 C( m/ p# B起始姿势8 D/ }0 ^7 [5 s4 ?; b- f+ G: d
面朝下躺在一个较高的平凳上。双手握哑铃,掌心相对,手臂向下垂。
0 N" j# \! B8 l手臂伸直但手肘不要完全锁定。 / t5 M' _- g3 ?6 Q& v
; M/ k, v# g/ q6 K' \
动作
; G* ^. S5 n- w7 u用哑铃划个半圆的动作向两侧抬高到肩膀的高度。 5 o6 u g6 b% O0 h! R+ [
最高点跟耳朵位于同一水平线。慢慢下降至起始位置再重复。 0 B3 \- y1 f3 @# n# q8 R, a# g& \
6 G0 N) T! g3 A
步骤一 步骤二
* _" @8 ?, M# @- V8 i
. J; r$ b* K1 z I. @7 `4 {
5 E; N9 z5 e! C& \- D5 C
1 h$ e0 R+ `3 h# z/ H1 l. N9 j$ i @; A8 m' S* w& [! x
4 I2 N. u- p0 Z6 H* ]0 z' R2 U
8 \! f( e) e, E2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