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打练习,是泰拳师赛前积极训练的主要项目,在曼谷已获排期出赛拳师,每周对打不下三次,通常是隔日练,星期日休息。
5 b, l0 M6 j& b8 h
2 l0 p( G7 V. s5 r) K练对打可增强拳师的耐性、速度和斗志,缺乏对打练习的拳师,在比赛时往往想轻取敌人,反而力不从心。 $ ^( h* F8 X$ O7 p
3 X* ^0 {8 [6 a1 ]- C- i1 b
泰拳师在对练时,一般只运用穿戴拳套的拳头,全力搏击,腿膝招数危险性高,因此不适宜在对打时使用。
Q1 x( [( u' B4 w( G, d1 f
$ S# V- ^0 F) D5 ?' I 泰拳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冶炼升华,训练方面的确别具一格,例如比赛每局时间三分钟备战练习回合时间达四分钟,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若比赛每局两分钟,则练时三分钟。这种高度压力式练习法,无疑使拳师在擂台上比赛时,有足够的体能与耐力应付比赛的需要。 + {- f1 w2 A5 I& {* W1 q0 G
& J; r6 Q, x9 j+ j% g) l0 x( J; y 对打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如预期比赛十回合,那么每次练习只要对打四回合,一般五回合赛事,对打三回合就足够。至于四回合一下的比赛,则练两回合就够了。
" [0 P$ G# {. X$ [7 v( w5 E2 ?" G: p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练习须隔日进行,使身体充分休息,不致因练习过频而损害脑部健康。 * r' l" o/ o) g
% Q4 H" ~2 O5 ~( ~6 b: d+ i3 h$ m3 q 1982年举行的一场泰国拳坛高手争霸,战前“通天膝”狄西莲迎战“飞将军”沙玛,双方积极备战,训练之刻苦前所未有,狄西莲练习65日,对打练102回合,特别注重击靶练习;沙玛则练了45日,对打86回合,加强角力练习,以对抗狄西莲之膝撞战术。
$ I0 V! r- M8 X# W! \2 L# @
% Y/ x; D1 ?+ \- c 5.手靶训练
' ^' P( a1 b% R2 s" g2 k2 J5 t( Z3 ^' z
近年泰拳师最重视的特殊练习法,有“手靶”与“摔跤”两项。
* y1 `" A, b# S K: C: k
, l- w1 C; s3 a3 l$ n% h0 U 手靶是引进的先进训练方法,由教练或专业靶师手持正方或长方形长靶,其形如枕头,作活动目标,带引拳师攻打。教练可任意引导拳师向各部位进攻,并不断报以干扰、回击,使后者同时练习防卫。
- l/ j" ]0 R! D: ]
1 a% `2 B0 c- ] 手靶的特别功效,在于拳师的膝、腿等各种招数,灵活准确,加上教练的催促、压逼,其攻击方法和密度相应提高,比独自攻打沙包,效果好得多。
, L5 K0 \: I7 ?+ ~* c, m! P0 a/ u: F, L$ u! G* W
“通天膝”狄西莲,以膝技卓绝威震拳坛。他在击手靶时,大部分时间缠着靶师,集中练膝,其膝招威力骇人,急如闪电,尤善连环冲撞,每一击足以至人死命。* c0 X, }) R2 C( G4 L: e: y! |" K( j, |: v
8 ~9 _2 U- M% u6 A 6.摔跤
" h1 {( r8 D- N
, H6 `$ n( B8 f4 \ 摔跤练习,又称搂抱,是凭长时间的缠抱投摔,使桩步坚稳,膝招灵活,对磨练耐性,最有效果。
$ T8 j& v2 P& }# e% T
* U$ _3 ]% [: L; h7 W. \: a& ~ 方法是选择体形相近的对手,互相抱住颈顶,轮流用力拉拽、压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击,被动一方则竭力抗拒,发劲将对手撵开或向侧投掷。在两力相抵之下,双方常成紧贴、绕转形势,必须不断移动或运动消除对方牵引和膝功,抗争十分激烈,双方体力消耗很大。常练可帮助拳师在内围争持时发挥膝技,争取优势,在应付敌人膝攻时,则善于护卫与回击。 0 c- ^3 i" ~3 f% h4 ]$ [- e+ O1 n- \
6 R- ]* U1 g& \# i& r 在泰国部分有名拳馆,拳师在赛前练习,摔跤时间长达三十至四十分钟,其激烈程度,难以言喻。
) p2 X1 s3 p/ |
6 B1 s8 ~3 a+ } 7.过招: m3 B' S" N+ M
$ {( m9 R, c6 U9 ^/ b' b; S, _ 参加比赛拳师,还经常找同伴或教练过招。以磨练技艺,在原定练习程序完结后,拳师即与教练或体形相近对手相战,只是不像比赛时那么认真凶狠。否则造成意外,未及登台已受创伤,适得其反。
* A y' K' u+ b" h* \: S: y
- A) p# M' h( R2 P 过招的办法是,双方各出招数对战,而不用劲,互相拆解、回击运用战术,借以培养反射神经,灵敏性与实战技巧。
% U) { N" \% X- }1 K9 r) L/ ] e9 Q" u& G+ d0 y; r
拳师可随意选择各种招数演练,例如练腿踢招数,甲方踢,乙方挡格后回以反踢,使甲方招架,互相轮流练习。又如一方用低踢或肘撞,或练内围膝撞,对方则集中护卫,破坏前者用膝之势,用退击战术者可专练退战方式,如此类推。此种训练,可改善拳师打斗时姿态与风范,养成攻防技击之节奏和韵律感。+ ~# n5 z2 P) C, ?% t
& p& n! G& Z% V4 p 8.跳绳
; w' Q( ~# Z% D3 g3 D5 p8 m
' ]( @7 ]+ K1 ?: ]+ c 最平凡简单的训练,是跳绳运动,是拳师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项目。其一处在可强化腿部机能,使拳师移动敏捷,体重下降,耐力增强。 3 w0 [& Z2 M" R! h
" F, D5 P0 @7 ^ 初出道的拳师,每日下午练习前,必跳绳三回合,作热身运动。因体重问题而须减重的拳师,可每日进行三十至六十分钟的跳绳,练习时加穿厚衣,催助身体内水份挥发,效果尤佳。 2 J" x) f- Q$ }3 T, q
% ?. K8 g7 e) y5 d0 H
跳绳这一项活动对于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多少都曾接触过,它是非常简单的一项全身运动。从器材上说:结构最简单,携带极为方便,活动时只要小小的地方能跳动就行了。占地面积小,并且没有过多、过高的要求,在其他项目中作为辅助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跳绳可以提高人体内脏功能、健壮身体、增强下肢弹跳力和耐久力。一根绳看上去很简单,但它能帮助拳手提高弹性、速度、落地缓冲性、弹跳持久性等,在练习跳绳时要结合比赛的需要,按三分钟一个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的方法进行,在跳的过程中动作要有变化,速度也要快速和中速变换,这才是拳手练习跳绳的要求。
N3 H$ k: x: n. `$ o+ a/ k0 }) s* R
⑴器材(绳子)及准备
+ u- n( f0 \: K4 `) r3 D' r% r' {+ a+ B& H/ j* j
要用直径10毫米的腊绳,或机用皮带(直径8毫米)和代革用品,长度以本人脐部高低到地面,用脚踩直一圈为标准。 / _' H' n! G7 Y. P* u, d/ }8 B1 H
' O( l( Q/ ^* ~9 L9 v% X3 S4 \* y
要穿平底软性鞋,跳前须做准备活动,使各关节韧带和肌肉展开,尤其是踝部关节及手腕关节更为重要。/ ?7 M$ T- L& I( b
W( {2 c* C; `: W. y. }
(2)姿势要求4 t% X0 U: A, N; d+ g
/ h4 x/ I; U. o$ D8 } 头部要正直,双目正视前方,下巴自然地靠近胸骨顶端凹陷处,含胸、两肩下沉,双膝微屈,躯干向前下方弯曲,保持颈部、胸部脊柱生理弧度。
6 ~4 ^% j) ? b# A/ K$ ?
) t' ?/ k( N! _! f% h 两手握柄,手心向前方,肘部靠近躯干两侧,手内侧贴近大腿外侧股骨上13处(握绳柄主要靠拇指、食指,其他三指为次要,用两手腕摆动绳子)。
8 t. x+ K0 K" v( D8 q' B4 l: @( D0 r! x i; S( f [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弹跳落地,在落地时要轻松,膝部自然弯曲,略有缓冲动作。( @' E0 {( Y& s b X7 l
$ x* G+ N1 L$ ]; i% I) K: A
(3)跳绳的方法与要领3 J, m2 T! H4 V/ V
) U' S9 F5 F0 R3 Q 跳绳时除了两足的动作随着变化而转换外,其他部位如头,躯干和手臂尽量保持基本姿势。如果在跳绳失误时,要立即恢复跳动(间隙时间越短越好),绳子的挥动用两手腕同时发力。
6 _7 r, A: ]% m) {
& n8 y5 F, `9 e ①原地双脚跳: Q. D0 v% d N& _- q
( O4 z# \ \' k0 {, y: ~ 动作要领:好似原地跑步,弹跳时靠一足前掌跳动,在落地同时另一足再做弹跳,依次交换。每跳起一次绕绳一圈,身体中心保持不变,始终在中间。0 L/ Y: K! i2 `4 X+ g
1 o+ L# R* t) N* q
②单足二次原地跨步跳:" x8 {, g6 V0 [
: ?' y- m; G# t& u( H
动作要领:一足做二次弹跳,每跳一次绕绳一圈,左脚第一次弹跳时右脚作后伸动作(只能用膝部作屈伸动作),当第二次弹跳时右脚作前伸,足尖绷直,这时快速落地换上右足弹跳动作,然后依次轮跳。
3 ]( S; T# K, K m5 z2 H2 i4 h* ]- t B$ K8 B- u
③前后交换跳:. z, J+ Z* t: d' }
l1 W$ s+ J4 R
动作要领:跳动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足前后距离同肩宽,用两脚前脚同时弹跳,跳动时,左、右脚不断前后交换,一次轮跳。
: r3 U0 n3 K' B* R8 c
& {6 a, j0 t$ Z ④提腿90度跳& p+ q+ a3 d, M2 S
. q N2 w# s. v9 n& y0 t 动作要领:一脚落地弹跳,另一脚作向上提腿与躯干成90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脚尖下垂,紧紧落地,原落地弹跳的脚向上提,交替进行。$ M" Z- D( }: V5 o- F3 u. a+ ?4 S
0 c% L' j- {* t4 e ⑤踢臀式跳(类似后提腿跑):
' \: t3 F0 h! \# v1 k# K. t% M( v! I: w/ K' k' L- j% Q) A# A
动作要领:一脚弹跳落地的同时另一脚小腿后屈,将脚后跟尽可能敲到臀部,然后落地换另一只脚作以上动作,连续交替弹跳。
0 U9 ?7 ]+ {8 N Q6 y1 p+ h& ?, G- ]+ L3 A" M$ U
⑥步伐式(如泰拳步伐前后跳动): W0 e( S, J5 G% V3 w% d" [
! f p+ J% P& i8 Y9 o% Z 动作要领:按拳击基本步伐的要领作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跳,每跳一次摇绳一圈。
: W1 E* m, K) K; ]1 ^
( B% v' [/ }# ^# a ⑦双飞式或三飞式:
- P+ B) b* t5 d6 T2 {+ G
" }4 {+ W% K* l1 U: p9 w2 _5 O 动作要领:双飞即跳起一次摇绳2次,三飞是跳起2次摇绳3次,要求两脚合并,同时用脚前掌跳起,提臂收腹直腿,两脚尖绷直,两手腕瞬时间加速作2次或3次旋转。. Z$ N" j9 d+ v: f3 X( z
) \: Y$ ~6 t. f* j; e
⑧负重跳:
/ {# Q0 J9 s" F9 ]6 v( X9 a: v& N) o+ p. u
即上身穿上沙背心,或腰部带上沙袋,还可用沙绷带,只要能增加一点重量,不拘跳的形式进行跳动,这一类的跳是增加难度提高效果。/ ^8 Q# s" |2 [- N3 y. X- A
. Y7 [$ B8 _2 h ⑨变速跳(好似变速跑):- E5 }3 |# a+ F
$ y- ^) m5 T1 @4 L8 _
在一个回合中(为三分钟),分阶段的快速与中速跳,这是符合拳击比赛中回合需要的,为的是使生理和呼吸系统等方面适应回合要求,每个回合跳绳为600次左右。
2 w+ r) u6 @6 l1 N/ B6 {
5 P& H5 E3 |, C5 a 要求,一个回合400次以上为及格,550次以上为良好,650次为优秀。
% @* O) e& q3 y5 ^/ O
6 s5 r) K& S+ G3 |% H; ]! M 跳绳时必须注意:
8 l; @ C. ^8 D0 i
6 G1 ^* Q6 w* i2 a- _ ①跳绳时不要跳离地面过高,以绳能通过脚底为佳,落地必须要有缓冲,严禁用足跟着地,否则会震动大脑,影响健康。
& z O6 H$ i+ h9 x. e" p( P" b* r
7 T7 c- H7 M9 U4 s ②跳后,两足各组肌肉有酸痛等的正常现象,严禁用冷水冲洗,要用热水洗或按摩,使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群的疲劳。
+ ^! j0 p1 O' j9 \' `, t; J
% j$ N. A' o2 j. x+ r ③跳时呼吸必须用鼻以短快吸气,呼气要慢用嘴呼出。在快速跳绳前先吸一口量大的气,随后加快跳速,气慢慢吐出,甚至气即将吐完,再憋口气,实在憋不住,放慢速度,随后再吸气,这样不断地交换是为了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当休息一分钟时,应进行深呼吸的调整。
5 o6 r6 e. @7 P: D! S. s
5 d6 K, P* \: t/ p5 \4 _ 9.体操! @6 i+ n5 u3 g: e
( E3 \ S z N, ]
最后的练习项目是体操,在练习前或后均须进行,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各部位的筋肌功能,伸展筋骨,训练后的体操动作宜放缓,使身体神经松弛,体内各部机能平静,回复原状。
3 h! D, N2 n0 h, B+ [, Q) C5 W
: S; v! |6 R1 x! m( D: ` r$ u0 g 体操项目有蹲跳、开胯、溜腿、摇颈、掌上压等各项运动,其中以腹肌运动为主,与拳师的耐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 \; b: U+ x" Q5 t; m' z# |: d9 J. D1 d$ ^7 z$ G- E0 H
泰国拳馆的拳馆,每日须作腹肌运动一百至二百次,以增强腹部抗打击力。 , @8 _/ I a; a2 l+ D' j* d
. ^* y1 p/ j+ k' j/ D
60年代以前拳师之练习程序,一般均以空击、打沙袋、对练为重点,辅助练法则有跳绳与过招。80年代后各武馆即相继大幅度加强摔跤训练,同时有长方形皮靶出现,引靶协助拳师追击焦点的训练技术迅速发展,使新一代拳师韧度及组合技术、密度等全面强化,至今这两项特殊练习法已成职业泰拳训练绝不可缺少的项目。
- s2 D3 O/ L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