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组间休息时间
9 o$ R! B' V0 H6 M2 p
5 F1 x" x# }: B- b: b# s/ }: \$ X
! I6 V* b/ `3 Z/ |! ^3 I- ~1 ~4 W4 P/ G4 `, Y* l( d6 \2 h8 Y
间歇时间的长短,一是取决于练习所采用的重量,二是依据体内能源物质的恢复状况和重新锻炼的时机来确定。
" A6 |4 K3 b8 Z3 x0 {( B- {- I. |; g) I. m- @( r9 r' ~% p
在动作或组间间歇时,被肌肉做功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逐渐恢复和消除,当能量物质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就应该再度开始对肌肉的刺激,否则就不会产生训练刺激的叠加或累积效应,达不到对肌肉刺激的深度,影响训练效果。能量物质的恢复通常用半时反应表示,半时反应是指恢复运动时消耗物质二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磷酸原的半时反应为20—30秒。基本恢复时间为180秒左右。鉴于健美训练的特殊性、一般是不等磷酸原完全恢复就要进行下一组或下一个动作练习,所以,健美运动要求的组间或动作间间歇一般不得超过180秒,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流行于健美训练中61“间歇超过3分钟,就等于二次训练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V$ v$ f \7 W& I1 U
) S. ^* x0 Z" `9 ?6 N 训练目的不同,训练所采用曲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则各有侧重,其中作为负荷强度重要构成因素的动作和组间间歇时间也各不相同。9 V& C5 q; y8 b1 T4 _& Q
4 [7 Z' L6 m, k% L4 [- t# j( R
正常情况下,重点在于增大肌肉国度、发达肌肉的锻炼中,间歇时间一般为30秒—60秒;重点在于突出肌肉线条的。间歇约为10秒—30抄;重点在于提高绝对肌力的。间歇约为60秒—180秒;重点在于提高肌肉耐力、心肺功能和减脂的,间歇分别为30秒—60秒和60秒—180秒等。
6 v# P: H, V8 e* o H# d5 k& T6 s
3 l0 k# Z$ y& f' `' I: L; z0 l 力量训练的强度,可能通过改变训练的组数、次数、负重量,以及组间休息时间来调节。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也会相应改变。例如,如果减轻负重量,运动员就可以做更多的组数和次数。相反,如果减少组间休息时间,运动员的负重量,以及能完成的组数和次数都会受到限制。
# j# P9 Y5 q8 N4 J- G7 N. H; Z7 ^2 N c8 H. d
巴西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采用5个训练动作、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做8次的训练计划练上半身肌肉时,与组间休息1分钟相比,组间休息3分钟时,运动员的训练量能显著增加。
6 v% V! D8 A& C$ R* X
6 Z" X* b# R6 w! A3 f 当然了,训练量只不过是测量训练努力程度的一个标尺。较短的组间休息时间,通常能迫使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增加。这样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更长的组间休息时间(比如说5分钟),也许更适合大重量训练(也就是每组只能做1~2次的训练模式)。 n( A, _) F" D5 h* u9 ^
& ~2 \% a* x- I 总而言之,我们判断一个训练计划的效果时,应该看肌肉块和力量的增长程度,而不仅仅是看一次训练量有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