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vapa 于 2010-4-2 16:49 编辑 , U) v( B! v, v/ \
; m- y: | P$ K3 ^. \
& j2 u7 n- [0 C
! ?! r) _' e! ]- \7 H0 l4 c* Z
& y" X9 l& |: Y
/ h5 j3 W- M% l6 P
* }$ F/ h U9 l- J4 W( q2 Q8 u2 W* e* Z Y
只见他一直生龙活虎地从事锻炼,并且总是满负荷运转,运动起来像个“疯子”一般曾经有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锻炼的效果确实不错,因为自己的力气在增加,耐力在增强,脂肪在减少,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好景不长,某天早晨醒来后。忽然感到倦怠乏力,浑身不适。从此这种感觉僵如幽灵般一直挥之不去。
# Y: a/ l( {. u* i; d: C; K' s; F3 P" E# y7 F' k* }6 A
如果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那就是进入了运动过度状态。训练过度是一种病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已经锻炼过度,同时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睡眠以及休息,因而很难有效地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发生训练过度时,两个最容易判断的征兆就是健身水平不明原因的下降与长期感到疲乏无力。
! z" \% G1 |0 V, O: `9 G
- B0 j& t# k3 e2 Z; [1 @1 f 短期的训练过度休息几天就可以解决,而长期的要想快速恢复过来会相对比较困难,没有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休息时间是无法再从事先前高强度的训练了。
! C5 A8 ?- c' t6 G, X# M$ ?( I" L& e6 x( S$ e3 T S0 C4 z! P
实际上,训练过度是逐渐形成的,首先,身体会先发出预警信号,只是大多数人没有留意罢了:随即,才逐步出现了一系列对身体具有深刻影响的症状以下就是训练过度经常出现的一些征兆,你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情况,其中只要有几项就可以判为训练过度,不必完全具备
6 h1 ]6 H1 ^5 Z! z2 k& ^, ?/ i% n8 \( p- ~; k! M) D. t
1整日感到疲乏无力;
) g6 s* j' f( B% D# L. T; Q 2对于健身锻练或日常活动变得索然寡味;) n- j1 p7 v5 F3 o5 m0 d
3睡眠失去规律,比如睡后易醒、睡眠变浅等:! g: r2 v. L2 z9 H' w
4心情变得急躁易怒或精神抑郁: \- q1 O+ [5 R s7 k* Z
5免疫机能降低,经常发生感冒:
' m% ^5 j0 w4 X9 @1 I 6食欲减退;
) ]9 v. m! E5 S3 [2 q 7健身水平不断下降:
' q6 ?( O. g! P0 M2 y 8受伤后长时间难以恢复:& d6 ~# V9 R8 s/ d \. r
9休息时脉搏跳动加快:8 T8 |# s+ K2 R$ [- D) v
10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
- E& W9 h( R5 ~+ T& L$ }( @ 11体重出现上下波动:
' u: \9 G* g! K0 D# S 12女性出现闭经:$ X( K$ A. K9 p' {1 ~2 c: R
13肌肉酸痛,以致不愿活动。
9 O$ P$ B3 `9 Y5 Z8 r# |
" P# N) F$ h; D2 K5 U, T$ Z) a 如果你怀疑自己锻炼过度。那就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治:: }1 J1 d% `. `1 J7 q
' S: o Z! K# t s 1)休息一周,但饮食要保持不变;! L3 C( e( I1 c& [3 a
2)采取间歇式循环锻炼法,即每锻炼8—12周,就休息一周,如此循环往复;. g) F( s( V' J+ u; t/ C- G
3)做好锻炼记录,不但要记录当时的锻炼内容,而且还要记录锻炼期间体能水平变化等情况:7 ]2 }: N6 Y- P+ w+ n1 q- b1 O
4)在每星期的锻炼过程中,有几天适当减少锻炼的强度,不要总是以百分之百的运动强度训练;
; W: T6 z$ `9 X9 k& B- K 5)当休息完一周重新投入到锻炼中来的时候。要逐步增加锻炼负荷与锻炼强度不要用与以往同样的强度重新开始锻炼。因为这样做你有可能会重新回到锻炼过度的老路上来;! h" e1 X s. ^5 v0 I
6)要确保在不从事锻炼的日子里实实在在地进行休养生息,7)要力所能及地进行经常性的按摩治疗。9 i" X \* F* a; _4 `& g8 Q" B
3 ^: I7 u5 Z% g+ ?. \
密切留意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这对于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随着健身水平的不断提高,锻炼的强度也会随之逐步地增加。在此过程中密切注意锻炼过度的信号,并及时加以纠正,会使你在健身与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