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c7828306 于 2013-4-8 17:31 编辑
; j" D: m' i( D( d( D( F- x
. S3 s9 d* \6 Z, G 划船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健身器材,它可模拟划船动作,从而可以很好的锻炼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常见划船器通常采用优质钢材做中心滑道,表面喷砂氧化防腐不锈,滑道光滑平整,对称型油缸阻尼,手感阻力均匀可调3档。划船器动作通常可分为:入水、拉桨、出水及回桨四个阶段。 “划船”时身体每一个屈伸动作、每次划浆的划臂动作,使大约90%的伸肌参与了运动,因此它对平时几乎不参与任何动作的伸肌来说,实在是受益无穷。划船动作对锻炼背部肌肉有明显效果,让脊背在体前屈和体后伸当中得到最大活动范围,同时有效活动脊柱的各个关节,不但增强了弹性,也增加了韧性。 划船动作周期为入水、拉桨、出水及回桨,若初期使用划船器则可从出水动作开始练习,从分解动作慢慢练习再进阶形成连续动作。以下即将划船动作简单的分为四个阶段: 出水阶段 躯干:适度的後仰 上肢:将握把拉至肋骨下方 下肢:腿完全伸直 回桨阶段 躯干:向叶扇方向适度前倾 上肢:肩部放松、手臂逐渐伸直 下肢:待身体完成前倾与手臂呈放松伸直状态时,腿部再缓缓屈膝。 入水阶段 躯干:固定并维持於回桨阶段已完成前倾角度即可 上肢:肩部放松、手臂放松伸直 下肢:个人自觉舒适的屈膝角度,约为小腿(胫骨)与滑轨成垂直状即可。 拉桨阶段 躯干:身体角度的展开是待下肢蹬腿快要完成时,才和上肢一起完成拉桨动作。 上肢:拉桨初期手的支撑相当重要,虽然不是主要动力来源,但愈接近出水阶段,手才呈现弯曲和背肌的使用向後,二者合力则愈显得格外重要。 下肢:腿给脚踏板的用力,是拉桨中最先启动,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来源。故快速的使用大腿力量(股四头肌为最重要)伸展膝关节的角度,将是决定每一桨的关键。 练习“划船”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每一个蹬伸的动作不要出现停顿。划行过程中的动作一定要到位,幅度过小,参与运动的肌肉无法充分伸展和收缩。 如果锻炼的目的是减轻体重,应将手柄的力度调节至中低强度,每次划船时间不低于30分钟,中间稍做休息;如将力度调节至中等强度,可得到肌肉力量的锻炼,同时明显缓解背部肌肉的紧张,并辅助治疗陈旧性或新创伤;如调至最大强度,即可得到健美背部肌肉的效果,锻炼时注意呼吸配合(前倾时呼气,后仰时吸气),中间休息不超过1分钟,每3次为一组,组间休息3分钟,共做4~5组。 注意事项:单纯进行器械的训练,容易造成身体力量、耐力、肌肉发达程度的片面发展,而忽视了反应、速度、协调性,所以平时除了进行常规器械训练外,还应加入必要的辅助练习(如球类、武术、健美操、街舞、拳击、舞蹈等),使身体获得全面的发展。 ( p* u7 b9 A+ Q0 u+ @- T(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