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3|回复: 16

向冠军一样训练—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完整版

[复制链接]
凯文 发表于 2009-12-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冠军一样训练—乔.韦德健美训练法则完整版
: D9 b8 {9 e2 k0 a4 {

9 o8 x9 x! @9 l6 J* c* r) u" W, ~2 S4 H9 \- c0 A3 g
绷起.jpg
9 o& N/ q8 M% ]# ?1 v0 n3 Q6 f
) p3 Z" _& ~; B
$ x% C* e, }+ t3 f' r
      虽然有不少健美运动导师提出这条或那条训练法则,并各具实效,但能够收集其大成,并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而形成一套完整体系者,是被称为冠军训练者的乔·韦德。他这些法则也在不断发展中,到目前已发展成 32 条之多。由于效果都较好,适用于初,中,高各级训练阶段用,现介绍如下:; y. e. X$ q! t' L: }! \

( |" S- g/ h4 t& |, j1 `, n) I1 m" Y$ U6 F
(一)    初级阶段训练法则
7 O: j) S0 ]1 k8 t# f

, T8 k6 o6 I' i3 i0 ^. _     1.渐进性超负荷法则- j2 h) t5 \, S' i: s& j
5 T- E' v# n  }$ d: }7 ^7 G9 c
      增强任何健康素质(力量、肌肉围度、耐力、心肺血管功能等)的基础是使你的肌肉去担负比它已习惯的更重的工作,使肌肉承担不断增强的负荷。例如,若求增大肌肉围度,则不仅要日益试用更大的重量,并且还要啬锻炼的组数和每周锻炼的次数。若求增大局部肌肉的耐力,你可以逐步减少各组动作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增加锻炼该部肌肉的组数和每组中的动作次数,一切要有渐进性。所有的身体锻炼法的基本观念是超负荷,这也是韦德法则的坚实基础。
. S' n; K! B0 x  s- A+ m. y) T4 k3 N, P% ~0 d/ a& Y  I
      2.多组练习法则1 X) k; v3 X. `3 X: k1 R+ w/ O
  O- V* s9 E7 s& @
      在韦德系统的初建时期,多数专家建议有雄心的健美运动员对其所选用的每个动作,只须各做一线。如果在一次锻炼课程中选用锻炼到全身的12个动作,那就共做12组。但韦德法则提出每个动作要练多组(3-4组)的训练法则,以使每一肌肉群都能得到彻底的锻炼而增大到其最大限度。
9 w$ ]0 g* ^, H/ `- d
- N$ G+ W& Q" ?- n: |      3.孤立锻炼法则
1 F- w3 M9 M" `4 e/ W; y; A3 l7 d! a# L$ L' F: e* Y: }
      可以让许多肌肉群共同来做某项锻炼动作,也可以使它们相对分离地进行这个动作。对完成某一复杂的整个动作来说,每一有关肌肉群都有其各自的作用,除起主要动力作用者之外,有的起协助作用,有的起稳定作用,有的则起对抗的作用。如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某一局部肌肉,就要尽可能使其在工作时与其他肌肉活动分离开,不借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助力而使其单独承受负荷来获得集中的刺激,这种锻炼法主要用于突出加强某一部分的肌肉和着重纠正身体上某一部分的缺点。6 C- T- t* X7 a
2 K7 t; Y5 b" D/ L) b$ s
       4.迷乱莫测(动作多变)法则  t6 C' J/ w5 R$ A1 T& f7 r9 M, t. [
3 e$ F$ n3 L$ u1 q# Q
      促使肌肉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决不让其顺应某一锻炼课程。如果采用一套采用不同的方法锻炼,使肌肉不习惯于某种固定的动作方式、角度、重量、次数,以及其程序编排,而感受到强烈的刺激,能引起良好的反应。
. |" D/ k) M9 Y$ `2 W1 K: T+ h- E" ?' W* L% S5 q' _1 t
(二)    中级阶段训练法则
6 a( R3 C1 c) T6 x$ ^$ B

7 V! U7 v) S2 _- ?5 c, m
' b) q0 _' U. W1 G/ N      5.优先锻炼法则/ I7 S2 Y- x* h/ l

; g/ ~. w! u; W      为了改进身体上最弱的或某一相对不够发达而需重点加强的部位,可把锻炼这一部位的动作全部排在一次训练课的最前面,这样就可以在精力最充沛时来做这些动作。
) R5 }+ Y3 q+ {; m* P/ ~7 k3 Q0 @9 D/ z( J% l* p% e
      6.金字塔法则
' N: m/ }( B- @5 x. i/ ?  X; U- V' \2 D! A! w# g8 ?
       肌肉纤维的增大是对重大阻力进行收缩的结果,这样做的同时还增大了肌肉的力量。从理论上说,如果你把能做起8 次的最大重量作为一组,做上几组不做准备运动,可以是一种很有效的增大肌肉和力量的锻炼法。然而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不做准备活动就用最大力量来练,具有受伤的危险。
' q+ S1 K& Q: ?) h! Q( |+ }8 |) d6 {. M6 l+ a
      金字塔法则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的。先用你一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60%做上15次,随后逐步增加重量、减少次数,直到你用80%的最大重量做5-6次为止。这样你就可在暖身后收到作用大重量的锻炼效果而不致受伤。1 W0 a5 q$ j. U; B
/ d, Z. \* _+ I* e  S% S9 R
      7.分部练习法则1 a5 {9 o$ T3 i. j% c! ~

0 c. O. c& s# j& ?' E+ J      当你以每周锻炼3次的安排,每次进行全身锻炼,练了几个月之后,如拟增加锻炼的全面强度,可以把你的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对每部各采用更多的锻炼动作和组数,分别在不同的锻炼日来练。在一个锻炼日只练身体的一部分,自然比在一个锻炼日练遍全身的锻炼强度为大。分部锻炼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安排。如有把身体分成三部的,有每周练4次或更多次数的。* T# X$ g1 ]( `
, b# z5 ~0 e. x/ V# G
      8.大量充血法则
! j7 H0 F9 Z6 |# v5 b# J! S0 R- H% o- J( x
      你必须使大量血液进入某一块肌肉,并使其保持在那里以促进肌肉增长,这实际上是一种锻炼法则。以集中锻炼胸部为例,就是连续使用3-4个胸部动作,中间不夹入锻炼其他部分的动作,直到这些动作都做完。这样你就可使胸部肌肉充满大量血液,使其感到发胀。然后稍加休息,转到其他部位。6 A1 H* [9 A8 h7 E( o
: i4 f: u( M  V2 p5 ?: z7 ]
      9.超级组法则
5 W. ~/ |" N- R7 @& v' W! E8 U) ^* x$ M0 H
      当你把锻炼两个起相反作用的相关肌肉部位的动作连在一组来做(例如,做完上臂二头肌的“弯举”,立刻接着做练上臂三头肌的“屈臂挺伸”),这就称为超级组。把这种起相反作用的相对肌肉群紧连一起来练。当练着其中之一时,有利于促进另一部分的疲劳的消除。这符合神经功能的原理。
- ^' B( Y1 |3 m8 O3 F0 A" W( n4 E: O# H2 L( h' D/ C; J% K8 x
     10.复合组法则
  K+ _; r, c8 r* F/ Q) ]( ]  S& C
3 }. u7 Y' Q% z# B      把两个锻炼同一肌肉部位的动作连接进行,就称为复合组。其目的不是为了加速消除疲劳而是为了对这部分肌肉加大充血量。例如在做了一组“杠铃弯举”后,立即做一组“上斜哑铃弯举”。- J6 T% I3 p/ \6 H& k3 _" f7 b

# |# \' `* q4 a, Q1 Q0 F+ b" e2 h      11.综合练习法则
5 I$ F) ?2 }" @5 d1 R- q
& D+ A$ C9 S& i4 n+ u      根据科学事实,肌肉细胞的不同部分具有对不同水平的锻炼起不同反应的蛋白质和能系统。肌肉纤维蛋白质遇到高阻力负荷时会增大。肌肉细胞的用氧系统(线立体)则对高耐力训练起反应。因此,为使整修肌肉细胞增大,就必须做从高到低的各种不同次数组合的练习。例如第一组做15次,第二组10次,第三组8次,最后一组6次。凡是重量不同,次数不同的多种组合,即称为综合练习法则,其次数和重量不一定按一定的幅度或程序来增减。
" ]2 p% u$ \. P3 W0 P0 @4 a' S- R
      12.周期法则
* x0 n+ D; Z/ ^( ~9 j* N( a( u# ?
+ }7 c$ U8 h, m0 I4 p, j      在全年锻炼中的某一时期,你应采用专为增大肌肉的锻炼课程。另一时期则应减轻重量,增加次数,并缩短组与组间的休息时间以突出肌肉线条。另一短时期,则大大减小运动量,主要用于休整。如此则可避免疲劳过度和受伤,保持稳步前进。
9 i$ ^1 W0 Z/ P; w3 U9 H7 M( t4 @& ^
      13. 静力紧张法则
8 H$ V( ^! X* n" N% w1 d- ^7 Y& j
9 h/ ]7 F9 f# w$ L* W9 W0 t: V; v      这种法则和肌肉控制有关。当你做一个动作姿势时,否认是否使用重量,最后若能静止不动,并保持最大紧张度3-6秒,或静止后再重复做3次,就是静力紧张训练法。冠军们常一周3次使全身各部肌肉都作此训练。这种训练法可以增强神经对肌肉控制的能力,而使你在比赛中更好地表现各种体姿造型,并使肌肉线条明显突出。
 楼主| 凯文 发表于 2009-12-1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凯文 于 2009-12-11 11:10 编辑
) I) N# W' H; z
" X& x0 _" l6 a8 x1 i
(三)  高级阶段训练法则
1 P" o: x6 r+ J, \0 Z

- T( ?/ J4 [- P" B( F. s
高级法则.jpg

; D! ~5 H8 h, {  u: J/ z0 S1 z4 V
* S; F) E  V5 s      14.“欺骗”法则
8 W/ ?2 A* o$ Y2 I- R' f7 K; f" W1 z8 w% o4 n. C" |2 u7 S
      要使肌肉在锻炼中受到最大强度的刺激,就必须在做每一个动作时,按正确的姿势练再也无力去增做一次为止。练到这种程度,是否还能高潮继续练下去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让动作稍稍偏离规定姿势的情况下,或是借助其他部位的力量,来完成那最后一次或是再增多一两次。韦德称这种不遵守规定的做法为“欺骗”。他认为“欺骗”法则应在你已按正确姿势做无力再做时运用。这样,你就是给锻炼的肌肉增加额外的负荷。还要在还有力按正确姿势做动作时,就采取“欺骗”手段,那样则会减轻对肌肉的刺激程度。1 J- P, A0 M  S& w9 c# X* V

7 O; t8 ]% R' O( e. f2 n* j0 P1 t      15.三合组法则
8 X2 P  G! C. Y& P, V
  y3 z% U/ d4 ^6 c# M, a  \# o5 Q      对同一肌肉部位做三个不同动作,其间不加休息,称为三合组,这能  你的肌肉迅速充血。由于选了研修不同的动作,应付使所练肌肉受到来自研修不同角度和部位的刺激。这有助于促进某一肌肉的完美发展,并能增粗血管。2 r& S* s8 Z- C( `( l4 r/ u

+ L, @1 F8 Y8 m& B& p( X      16.巨型组法则% m& W' b9 g- ?+ N* f1 m
) Q+ h/ _) ]/ I0 _! s7 Z
       这是把锻炼同一肌肉部位的4-6个动作连接着做,其间不加或稍休息,使所练肌肉部位得到全面的发展。1 J$ e8 y" ]" ?: U6 f
7 D: Z8 e# v7 A( w
      17.先期疲劳法则
2 A: z& G7 s0 V) }% d8 E" s1 q+ ?% x6 r
      有些锻炼某一部位的动作,同时必须用上另一部位肌肉的力量来完成。但由于另一部位肌肉力量较弱,往往当它已经无力继续做下去而不得不停止这个动作的练习时,原定主练的部位尚未得到必要强度的刺激。以“卧举”为例,它是一个锻炼胸大肌的主要动作,但又必须依靠肱三头肌的力量把杠铃举起来。常有的情况是:臂部已经力竭而不能再举下去了,可胸大肌还未到感到酸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做卧举之前,预先做一个不需多少臂力而对胸大肌影响圈套的动作,例如“卧式飞鸟”,以使胸大肌疲劳,接着再做“卧举”,练完就能使胸大肌较为酸胀了。这种练法称为“先期疲劳法”。进行这种训练时,要先练由某一肌肉来完成的“孤立”动作,再接着做由多部肌肉来共同完成的“基本动作”。
7 x* X2 r4 Y0 R% Y
- z6 r/ i1 s  `9 y+ B: \' ?      18.休息――停歇法则" x& ]# R+ n6 E  {7 o+ \) H, i7 ^
, q, c! f: G- o/ ~" j
       怎样能在做某一动作时,在它的每一组中都使用上你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答案是采用这一法则。其办法是:先用你能举起2-3次的最大重量做一组动作;然后休息40-60秒,再做2次;再休息60-90秒,做1-2次。这样你应能在一个接近最大限度的重量,这是一个增大体力兼增大肌肉块的训练法则。( `2 a: ~8 |! v2 k: z2 q7 A
: X( M; D7 S) z2 Z5 u/ e
      19.顶峰收缩法则: ]! A  ~+ D2 b( a. p) i" x

( o& g' s7 w# z5 m4 J. U4 b      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肌肉收缩最紧张   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有的动作并不容易做到,例如做哑铃“弯举”时,一般在动作达到顶点时,哑铃的重量得到肘部的支撑,反不易把肌肉收紧。为了使在肌肉收缩最紧时提供应有的阻力,你可把身体稍向前倾,让手臂出于地心引力的直接线之外,这样你就不能把肘部完全锁住,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能使肱二头肌峰凸起,肌纹分明。
0 A- |& x% s) F( @' u* d2 ^: p  ]% k2 W. D- @4 \& r" ^9 D% ~
      20.持续紧张法则
) l: U* y, x- i- d  F) D
& h- X; g8 c4 I      物理的“惯性”可能对你的锻炼效果起很大的损害。如果你的动作做得很快,使在动作的大部过程中借用了摇摆力,那就会减弱肌肉所做的功。不如有意缓慢地做。首先,在做动作时不要使用冲劲起动;然后不谣论上举或下降都要慢慢地完成,这样可使肌肉一直保持紧张状态,以使肌肉线条特别明显。
2 I2 J6 x' `$ c; B- E9 B- f
9 v4 B% R8 V4 v: F0 O      21.  反地心吸力法则
) f2 ]" R) E1 v' S0 J$ f; y, T/ ^  K- x  G0 A
      在你的动作回复下落时,用力抗住所用重量的下降力是一种强度很大的锻炼方式会使肌肉的迅速增长。这种训练不宜经常而只能有时使用。其具体的做法是:若做哑铃弯举时,你可用30 公斤连续做8次,再用35公斤的哑呤,借摇摆之力,把它上举到肩部,然后按正确的姿势让它慢慢下落到起点。这种训练训练 法可以增 强你的肌肉和结缔组织,更地增强体力。你也可用此法加速怍进你体格上的弱部。  X* [7 o* m- R6 x
' L  c; U! y/ O
      22.  强挤次数法则
- r: y' t) X$ f5 n. g" S, c) V0 a8 u0 y+ u' b$ @# V" k9 a4 a
      这是一种强度很大的锻炼过度。其做法是:以做卧举为例,你若能用80 公斤做8 次,当你已做到8 次而无力完成第9次时,让你的同伴在你的械中央帮上一把力(最小的必要的力),使你能把杠铃 过那个困难的胶着点,接着由自己把这动作完成。用这种办法,多“挤”出2-3次。这种练法可使肌肉达到超于寻常的疲劳度,以刺激肌肉使其更加增大,更为结实。
1 L2 \0 |' F; q5 ^% H1 F3 ~+ Q  j7 j' ]
      23.  双分部法则
% y1 M' l3 o- d/ K2 ?( ]5 T; h: Y7 {) `+ h! w# u
      许多健美明星一天进行两次分部练习:早上练身体1 或2个肌肉群,然后当天下午或晚上再练身体另1个或2个肌肉群。这就是双分部法则。其好处是明显的,因为在一次                       * h8 e  S* T! C( D' v4 m; `1 n
     锻炼中,只练上更多和更多组数,有利于促进肌肉的增长.9 O0 }3 c" j2 I* _. c1 y3 X  J; P; l

+ h; {, n, G) F/ X- h     24.  三分部法则
( j6 L  y& [* v8 D& F- g% b; q$ `, I+ c5 h0 Y* P% L6 d, U8 i
     有极少数健美运动员具有超常的恢复能力,他们就可采用三分部法则.在一天的早上,下午 晚上各练一次,每次也只练1 个或2个肌肉部位.世界健美的杰出老冠军,外号”常青树“的阿乐勃 脱 贝克乐斯就采用过此法。
- K- F$ |% q4 O, a& T% p4 G, j
% a$ W8 f  \' H- k4 e  s0 X      25. “烧点”法则
6 u5 j; a& H! z9 w: s! L. o& Q6 N1 Y
      给你以正常的姿势尽力做完一组的最后一次动作后。再续做几次短而不完全的动作,让额外的血液进入你有锻炼中的肌肉内,从而引起肌肉的极度酸主管部门疼感,象烧着了似的,故其名为“烧点”法则。从生理角度看,这些加多的不完全协作能给肌肉送入更多的血液和产生更多的乳酸。这些增多的乳酸会引起称为“燃烧”的不舒服感。但这些额外的血液和乳酸却会使细胞膨胀和微血管增生。这些都有助于肌肉围度增大和肌肉内的脉管增粗。& \( f0 ]* D9 H" v( a# A) L& H9 i, R' G

5 B4 P) W: h6 _4 G9 P2 K6 I      26.  质量法则6 ]# {( [2 w1 N" _
) z* L' M. P% A5 g9 @- I
      这一法则是在按规定的组数和次数进行锻炼时,逐步减少组与组这间的休息时间。这种练法大多用于赛前锻炼,可使肌肉纹路各肌肉内的脉管更为明显突出。- J/ N" Q2 V2 j0 _) c& i
2 j& }- ]0 r3 X. s, ?
      27.  渐降组法则 # D6 u4 h& x. `5 Y/ l

7 p" j1 w8 M' s' j: F/ I3 f. ^      这种练法要求由两们同伴帮你进行。当你用一定重量的械杠铃来做一个动作时,当做到规定的次数无力再做时,由站在你杠铃两前一段时间头的杠铃片各取下一块,你又再做几次。这样的练法可使一个动作的锻炼强度达到一搬难以达到的程度程度。这是很艰苦的锻炼,有一次锻炼课内,只宜限用于1-2个动作。
/ s2 o; o4 t9 b! ~9 U8 i6 Y4 K, H9 B' Q- p4 g
      28.  直觉法则
! ^& I2 y8 C+ P3 a6 X' P
; i$ T( o: R2 K" `2 B1 `! v      只有你自己知道进行什么样的锻炼对你的效果最佳.这是健美运动掌握锻炼之道的最重要的一条.一个合格的健美运动员必须要具有这样的能力来编制自己锻炼课程,采用对自己最有效的组数﹑次数和先后次序的编排。他也应知道吃什么,怎样吃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锻炼的效果。若缺乏这种能力,就难于使其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各人的反应不完全相同,通过实践的体验能迅速而正确地感到自己身体的反应,并依这种直觉来进行锻炼 。这种能力不是短期内能培养成的,要时常注意各种锻炼 中的身体反应,以便及察 觉某种锻炼法是党员干部否能起好的作用,或者还是起不了好的作用。
3 {0 y0 g& F. i! t0 B, c( ~2 ]" F+ h3 o' w8 m* @1 |  c" Y+ K! M* N7 U
      29.  兼顾法则
/ x6 A. ?' A" ]
& m" F2 s+ C+ r  y5 x8 U      把发展大块肌肉和使个别肌肉孤立起来精细加工的两种锻炼法则 。这就是要把各种对你最有效的动作 和训练 法则 应用于你的锻炼 系统 中。当你能把这一条和“直觉”法则 优一起时,那就基本上掌握 了把体力 ﹑形态和肌肉块一起增强 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本领。; C/ G0 K+ w9 [/ q; c' |' O

, _3 M$ N% c. c9 B& ~; B. {      30.  部分动作法则3 D% w0 v7 Q2 x3 g7 V. Z

' K- ^5 v6 v# @: }+ Y9 O      为了增大骨肉的力量和围度,你可以在练基本动作时,只练其动作的一部分,不论是开始 中间或结尾的部分均可。这最好在大重量锻炼用的支架上进行。当你只练部分动作 时,可以使用大午得多的重量 ,因为这种支架上有许多插孔,可让你在所选定的高度插入托条,以托住你在完整动作中举到手臂挺直那一段。再以引体上升为例,如不加重量来做,你能轻易地把身体上拉到下颏超过拉械的高度,但若在腰间加上20公斤的铁片,你可能只拉到动作全程的一半。这就是说当你不加重量上拉时,并不能使动作 开始时用到的那些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是受了在中程拉不上去的情况限制。因此,你就可以只练从上拉开始到中和这段部分动作 来使与这部分动作 有关的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锻炼 ,取得最大锻炼效果。
- J9 J! ]! M$ ?; L- S  \- p( k0 x8 g$ X5 ]& D& K
      31.  快速法则
6 p$ a2 b, h- v6 G6 |. [0 u0 C3 n3 n) m: ?/ t+ W! B9 H
      虽然一般的训练法都强调做动作 时以缓慢些为好,以使你能充分控制动作的正确进程并感到肌肉的紧张度。是一条常规。但当你忆按这常 规锻炼 了相当是后,当你已经养成正确 的动作习惯和明克的感到遗憾沉后,有时,你就可以试用快速法则 来进得锻炼 。它会促进你的肌肉的进一步发展。其做法是:如果你平时做某个动作时,用某个动作时,用某个重量可做8-12次,并且要在保持正确 做法的前提下,用爆发必的快速动作 来做。思想上要集中于尽快地举上支。但是只有具务一定锻炼 基础的人,才可试用这一训练法则 。 # Z% L$ ]; x5 y. Q

. p6 z) B" b9 K4 O* @, X- {# v      32.  交错穿插法则
- `) f/ Q5 G2 t+ Q/ O; J& N4 _4 W; D$ @) K
      这实际上就是“优先锻炼 法则 ‘的一个高级形式。用”优先锻炼 法则 “时,一般 是先练大肌肉群(腿﹑胸﹑背﹑肩 )或进步最慢而需加速改进的部分。练大肌肉群是要花出很大能量的。在锻炼课开始时先做这些动作 ,你就可能有足的体力来完成对它们的应有强度的训练而取得良好的锻炼 效果。练小肌肉群,精力可少花些,但若不先练,又恐 后来时间不够而被挤掉了。用这项法则 可以两全其美。# G8 z/ O8 g; H' F; l

( j$ G( a: R$ B, \" W! D     身体上有些较小部分,肌肉夸大非常 紧密结实。一般发展较慢,但并不需要 花费很大精力。那你就可氢锻炼 这些部分的动作 交错插放在锻炼 那些大肌肉群的动作 之间。这些可以作为交错 组的小肌肉群有:前臂﹑颈﹑小腿和斜方肌。请看下面的例子:假设你以大腿为你的大肌肉群的锻炼主项而又要了前臂,那你可以在做两组“深蹲”之间,不是完全休息。而是插进一组“腕弯举”,如此共做4组。由于前臂离大腿很远,因此这样做不会影响你的大腿锻炼效果。当你做完深蹲而改做另一大腿锻炼支作如“反弯举。”这样锻炼 的结果 ,你不仅能使大腿得到强不但是的锻炼,也会使前臂大量充血而发胀。这样做是一种锻炼 你的难于进步的小肌肉群的“经济”的形式。不晕一般不要采用这一法则,而只在真正必须加强某个小肌肉群而又须保证大肌肉群的充分锻炼时才用它.9 l" p% s) T; S/ @#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vtmk 发表于 2009-12-1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试试迷乱莫测(动作多变)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vtmk 发表于 2009-12-1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初级水平训练原则
- f. t5 g+ k0 u  X6 I$ ^1、渐增超负荷训练原则 (Progressive Overload Training Principle)
, y3 b! H4 h& I- f* f2、多组数训练原则 (Set System Training Principle)9 J4 v8 E0 H: g0 L4 E: I5 }
3、孤立训练原则(Isolation Training Principle)# v- f4 Q1 J2 w' l$ q
4、肌肉全面训练原则(Muscle Priority Training Principle)- [1 e# E% R( Y9 j$ F
) G/ ~/ R2 T& c7 B& M) g5 m/ {( {
初级水平.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vtmk 发表于 2009-12-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级水平训练原则
3 I, X2 g; ^8 R8 U5、重点肌肉优先训练原则(Muscle Priority Training Principle)1 b4 x( O- ?2 M# [, c
6、金字塔训练原则(Pyramiding Training Principle)
  E4 G2 |* u( U1 m4 Z+ r5 @7 A. i7、分化训练原则(Split System Training Principle)
* a1 F: _  @% g" B& z8、局部集中训练原则(Flushing Training Principle)9 _! R- S$ N9 V" t8 ]( T
9、双组合训练原则(Supersets Training Principle)
. R. k5 W  k7 B. I10、复合组数训练原则(Compound Sets Training Principle)3 J8 \7 E1 m! y6 X; M
11、综合训练原则(Holistic Training Principle)! x0 }, \& {( Q6 F# N
12、循环训练原则(Cycle Training Principle), {* J  H4 ~& h
13、静力紧张训练原则(ISO-Tension Training Principle)
中级水平训练原则.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vtmk 发表于 2009-12-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4、助力训练原则(Cheating Training Principle): ]0 \4 \" X/ i. N; l5 q, k
15、三组合训练原则(Tri-Sets Training Principle)# D' G* w# q7 Y2 m5 A
16、超组合训练原则(Giant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g# Z7 Q& u# i) t7 k( ?17、预热训练原则(Pre-Exhaustion Training Principle)1 L5 h: v; a5 Y- _
18、停息训练原则(Rest-Pause Training Principle)
1 x& J9 N) ~" O- Q) T" E& Q19、顶峰收缩训练原则(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
3 R; N+ u: N& C! q4 N20、持续紧张训练原则(Continuous Tension Training Principle)" r2 ~$ C# {- \, V2 b) s3 w3 P
21、抗重力训练原则(Reverse-Gravity Training Principle)! x4 f8 l/ F% [6 B
22、强迫次数训练原则(Forced Reps Training Principle)2 A. u8 q3 {( O6 d1 Y  v+ z
23、双分化训练原则(Doub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G/ U7 l$ N5 S9 N$ L" T
24、三分化训练原则(Trip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 h" i, v4 e* O25、膨胀训练原则(Burns Training Principle)# Z/ B: `4 a+ Y9 u. [
26、优化训练原则(Quality Training Principle)
5 f- O5 u9 I) d27、递减训练原则(Descending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 R- C! Y: Q( ~. }' e4 J4 y  }28、本能训练原则(Instinctive Training Principle)
- Y5 Y. w' x. g3 r# N! ^/ B29、兼顾训练原则(Eclectic Training Principle); J; s  N  ?% r1 u: l3 E( Y
30、粘点训练原则(Partial Reps Training Principle)$ ?; W; p3 Y6 V2 a
31、快速原则(Speed Principle)
: i8 c0 l. ^: c7 Z32、交叉训练原则(Staggered Sets principle)
高级水平训练原则.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火熖 发表于 2009-12-1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韦德健美原则包括从初学者、中级、高级水平的技术说明及全部系列训练方法。
  ~3 C: [6 m0 d
. B+ \0 A  ^3 Y      通常,初学者训练至开始训练的前6-9个月,中级水平训练指第9至12个月,高级水平训练是指超过12个月的训练。+ o5 e2 |7 \( M* }1 T
! S% \* e) S; W( e2 d' M+ P
      这些原则已被公认为现代健美运动的基础。韦德训练法是一个严格的体系。
* Q) ^: R2 x8 g) U! k' k
1 ?( |: Y0 t/ W: q/ |* a! H      强烈建议您按照韦德健美原则划定的水平等级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并且重点在领悟各级水平的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动作原理,灵活运用到自已的健身锻炼中,早日练出梦寐以求的健美身材!
. F7 i7 P& B8 s: }* O/ o# U  S" s
$ B) v6 r, f8 ^2 v8 P2 f
拳击.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09-12-1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从入门到精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izi 发表于 2009-12-1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梁祝 发表于 2010-5-1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硬客健身

GMT+8, 2025-5-7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