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7-14 15:44 编辑 ! o3 R7 n! Z3 w( i p( c, s+ ?
& d: N& c; H x F4 P/ K让侧卧侧平举复活
. Y4 ~6 ^' C) Z0 f' j6 g# ~9 ~/ S& b4 ]- }( ?
) a5 ` I5 t/ ]- {" S" i$ A6 X9 o, T, h
侧卧侧平举曾是针对三角肌中束非常杰出的练习,但现在好像不为人知。阿诺德‘施瓦辛格在70年代发明和普及的这个动作,上一代健美人都曾使用过.今天人们似乎对站姿侧平举和机械侧平举情有独钟,侧卧侧平举却很少有人问津了。
~- k' @9 E$ f2 D& G) L! Q3 K# T* p& i( @! ~' Y( _6 L
3 G: n! Q9 I" B
几位奥林匹亚先生都有拿手的练习,多里安·耶茨的拿手练习是反握杠铃划船;罗尼·库尔曼喜欢在停车场做箭步蹲,阿诺德·施瓦辛格喜欢他创立的侧卧侧平举以及阿诺德推举。与其他练习动作的一直走红形成反差的是,侧卧侧平举却长期落入无人问津的境地.事实上,对于阿诺德创立的侧卧侧平举,需要的仅仅是一副哑铃,在绝大多数健身馆都可以做,甚至在家中也可以完成。 ' c" n* q- s; n; c z
) J. B' }, i) c$ ]8 E; ?9 E2 [1 e
; v2 p& L0 Y& Q# C) j1 i2 \+ O
+ ~$ }4 c- M: R
" a0 b! }( c' R$ z- x* r; L0 n& P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上斜板或腹肌板,与地面成30度角,身体的左侧贴靠在上斜板上,右手抓握一只哑铃放在大腿右侧上,哑铃的重量应稍轻于站姿侧平举。
4 Y0 \ R# D3 X9 G3 G0 J
1 t( I- G1 A0 A7 G 右臂稍弯曲,用半圆弧度举起哑铃过肩避免借力完成动作。在完成10—12次/组后,交换到身体另一侧,左手持铃重复动作。 * [. R, q+ w3 c, i
3 g7 G1 i" e9 C. k8 @' L
# C0 K! {2 V6 z 从本质上讲,采用上体侧卧的姿势,存在着与站姿或坐姿侧平举相反方向的压力.当使用后两者时,在运动的前半程压力相对较少,那时胳膊向外比向上运动的范围更大。在运动的一半至顶点却存在很大的压力,此时胳膊几乎是一直向上运动。但做侧卧侧平举时,从一开始哑铃就是向上运动,也就是说,从运动开始就与重力反方向拉动,接近最高点时哑铃停止运动并处于压力的最小化,如再继续拉动.哑铃的重量将拉动你的胳膊向下,基本没有强度了。 , |2 ?( n( X! o# I4 r* F1 ~' Q% d
* H, r% N- ~( u/ u' ~2 m `1 B. u# j! R( a k ~( [# F
通过改变身体与地面的角度,可改变传统练习压迫肌肉的方式。当哑铃。拉力器和其他机器侧平举关注在顶点最大化的收缩时,侧卧侧平举却关注在动作开始和整个运动过程,这种反常规的动作应加入到肩部训练计划中,以保持训练的新鲜和多样性,促进肌肉更好和更快增长。 9 L+ v. t4 R' |
; b5 N: G- @* |: L
. R2 P2 j- F* u
7 B1 z0 `8 X4 Q! e3 {" _ 要想运动从一开始就强烈刺激三角肌前束,最好的方法是仰卧在上斜板上,两臂下垂,肘部稍弯,两手掌心向后各持一个较轻的哑铃(或杠铃),用一种半圆弧度向上举起哑铃至肩高,三角肌前束将因此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5 D9 i* c0 R) O; d% q% y
1 S; y5 A) ]& a: y
8 B1 b- o N g9 u# `. d* [+ X s) u0 {; ]
要想对三角肌后束成倍的施压,身体可左侧卧在上斜板或平板(地)上,右手持一个哑铃于胸前并保持右臂稍弯曲,然后用半圆弧度向上举起哑铃,接近最高点时停止运动并控制还原,整个运动过程三角后束将感受到强烈的刺激,完成所有规定的次数,身体交换至另一侧重复动作。
% b* t/ b* e4 L$ G& E- U8 E5 n0 n2 @' _( C8 ^: X
为了说明上述几种增重模式,下面给出了我为弗莱克斯.惠勒参加奥林匹亚大赛设计的整套训练计划。依靠这个计划,他在那一年获得了奥赛亚军,后来又两次获得这个名次。
7 w0 D) T( K% \6 l3 [$ h
. C M! l* j( G% Y( ~6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