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2|回复: 5

紧急求助

[复制链接]
别耍我 发表于 2012-10-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我的杠铃卧推   胸肌充血不充分  只有微微的发涨 发热  发紧      但不是那种很充实 很有爆炸感   是不是我的重量不够   但推12次 已经不能再推了
jerry 发表于 2012-10-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泵感”指导
0 \/ o+ q% u7 M1 l0 Z$ U* ]' z

! A7 M1 W2 p! k' A% T
& T7 u' z* p" l7 C
“泵感”是衡量专业健美训练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如果一次训练后没有获得这种感觉,你就应好好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训练动作不准确?2 R, a( g6 U1 H9 M
* G  F6 Q4 Q. u) B/ P: |8 F7 p; q
方法不对?强度不够?组间休息时间太长?还是训练过度?一般情况下“泵感”在练完几组后就会出现,如果训练过度,“泵感”就会姗姗来迟,接下来就让中国健美界的重量级人物钱吉成老师来说说,如何快速在训练中获得“泵感”,拥有劲爆肌肉吧! 5 Z; j; a" B# Q& `" M
4 x" g8 w' J: t& [
训练   N% H7 E0 c; A% {
# |! o0 t0 U; ?/ l7 M* K
多组数训练我认为这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很容易导致训练过度。我觉得关键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更大的训练强度。 * ^- f' C$ S' v$ u" D
- [+ F) N! U9 u8 f) R+ n0 v2 Q
*多次数训练

1 p  ]( C- F7 R) N8 Y4 K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多次数训练一直是获得“泵感”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你以前是采用大重量训练,但肌肉的反应并不是很好,很难获得“泵感”,那么建议你用一个月时间试试“多次数训练法”,相信结果会使你大吃一惊。除了能确保出现“泵感”外,还能促使肌肉里毛细血管的增生和神经肌肉的生长,使你再次用大重量进行训练时感觉倍爽!
4 c8 x6 n2 L( b" o* J: h5 X4 {" }( B6 p4 \
下半身肌肉对“多次数训练法”更为敏感。如果想使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肌获得充分的“泵感”,那你就应尝试一下。大腿的训练次数在35——40之间,小腿需要更多
0 R" o3 m6 T8 J( @! Q4 c. ]4 N; J5 |
*减少组间休息时间
8 h6 O0 k3 I6 `7 b
很多人称减少组间休息为“与‘泵感’赛跑”!这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更大的训练量,做法是组间休息不超过1分钟,最好是30秒,训练次数不应低于6次。当然,在这样高频率的情况下你应选择较轻的重量,但不用担心会因此而降低训练强度,且肌肉会更好的生长。 7 ~. `9 |8 x3 Q( [" |% N$ h

! }" ^) W/ Y( s8 A) ^  s3 N高强度训练
1 f2 @0 ^! H1 w; ~: @8 m
选择一个中等重量的哑铃做“哑铃侧平举”,直到力竭。不放下哑铃,接着做“哑铃前平举”,直到力竭。不休息,接着又是1组“立正划船”,直到力竭。如果你照此训练,“泵感”一定会来得更迅速、更猛烈!
( t1 `, n* w0 f8 E% \
适合这种练法的训练动作有:哑铃平卧推举(上斜、平板、下斜)、俯姿飞鸟、拉力器夹胸,仰卧臂屈伸和杠铃(或哑铃)弯举。)注意,组间没有休息,中间的那次休息时间不超过1分钟
; ^, \( B& X3 p6 N" L
9 [! D, i. @9 |$ X另外,你也可以这样进行“三联组训练”
2 w6 O) {$ O7 z
先做1次“哑铃侧平举”,然后是“哑铃前平举”和“立正划船”各1次,接着循环,直到力竭。

! ^/ [8 @- ?2 k, ~- t下面介绍几种超强“三联组”:
- N; V# w) }6 t, D, H5 O
1、背阔肌——“直臂下拉”——“引体向上”——“拉力器低位划船”
6 i6 z5 |# k0 Y0 [, t6 R2、胸肌——“上斜杠铃卧推”——“仰卧哑铃弯举”——“集中弯举”
* G# y2 b* c$ e8 O1 v% E2 d3、肱三头肌——“拉力器下压”——“颈后臂屈伸”——“凳上反屈伸”
( E4 S1 i2 W+ X6 B; B4、股四头肌——“腿推举”——“仰卧腿弯举”——“站姿交替腿弯举” , V" g" g: Q' S1 I8 z. R7 Q0 y
5、小腿肌肉——“坐姿举踵”——“腿推举器举踵”——“架上举踵”。 * ]' G" r4 s' s5 {9 G

8 R& ?( m: s) I0 Z! l另一种“高强度训练法”是“局部次数训练法”

% W8 ]% S; [/ `8 O0 C9 ~- \! h6 F在某一种动作做到极限的一次后或在做完力竭的“借力”或“强迫次数”后,再尽力做动作全过程的1/4、1/3或1/2。它能使肌肉获得充分的锻炼,感到局部有“暴涨”的感觉。 ! Z' q6 t  R# v! a; |' K$ p! [$ N

$ a8 V$ H! ]  u3 h: k5 a* ^0 ^: N营养
5 V$ \1 K7 i& |3 t( b
' ~! \  d) ]1 ?, |: K如果你的营养摄入不合理,训练再刻苦也不可能获得很强的“泵感”,肌肉也不可能很快生长。饮食中最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肌肉就没有足够的葡萄糖,也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泵感”。肌肉中储存葡萄糖的惟一途径就是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有人会说,我现在的饮食是按照低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设计的,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有效。是不是一定要换呢?不一定。训练时你仍可以执行以前的饮食计划,但在周末休息时建议你还是放弃以前的饮食计划,多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为训练储存能量。
2 g2 C. d8 x: K2 i& P; x
' {, r3 D7 O! g5 O运动营养补充剂
% G- A$ d& p+ v* ]
运动营养补充剂也是你获得高质量“泵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_/ ]4 q: g5 m% a, U5 k. R

5 E: i3 i4 I9 k! j# Y2 R钱老师已给你了一份增强“泵感”的指南,具体的实践则要你自己来完成。如果你用心了,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希望精彩健身论坛的业余健友能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12-10-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9 v( L& f/ x+ y) X# ^

$ W3 i% Z0 p3 p( q  m0 W. o追求泵感
# ?5 L3 D0 a) p7 O6 S& H$ J* V; o' R" s2 z- f! t) [

/ k$ N' `0 C) g' I+ Y
# w: u! E+ b5 Q1 P1 o# P9 C你一定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健身房中获得肌肉极度充血时的感受,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7 q( e5 u! `' S% z7 h( L+ B! \# O% w
  在训练过程中,人体利用葡萄糖和脂肪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随着能量的产生,其代谢产物也在肌肉细胞中堆积,我们称之为“废物”,但是这种“废物”并非真的一无是处。它可以使肌肉细胞周围以及静脉血液中的水分进入肌肉细胞中,肌肉细胞也随之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对训练者来说这叫做泵感——越多的水分进入肌肉细胞,意味着越多的血液流经肌肉纤维,训练者的泵感也越强烈。

. r# B2 v5 x2 a+ g/ X# J" d  只需要通过几组一定强度的训练,训练者就可以使目标肌肉获得泵感,而且它能够维持30~60分钟。当 然,泵感并不只是一种感觉,它意味着你的肌肉细胞正在被拉伸,正在通过生物化学途径获得生长,对训练者来说也就是肌肉块头的增长。你可能曾经感到奇怪,健美比赛前,专业健美运动员为什么要在后台不停地挥舞哑铃、杠铃和弹力带?这是利用了泵感的效应,使肌肉在比赛中显得更加饱满、坚实、紧绷!
8 f4 A" B8 e, C+ B/ h- B+ v
  美国肌肉杂志网创建者、休斯敦资深私人教练罗格·艾普怀特认为,在力量举重运动员的心目中,泵感的地位相当高,犹如宗教徒心中的圣杯:从初级训练者到专业运动员,都非常努力地想在每一次训练中获得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未能办到,可能存在两个问题,对自己身体还不够了解,或者是训练还不够刻苦。

# _5 v" J) f7 d. Q3 z: b  对健美爱好者来说,泵感的无形作用十分巨大,是很好的训练驱动剂:如果哪天没有去健身房,就会感觉到浑身不适,第二天去健身房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一旦在训练之中获得了泵感,就会乐此不疲,不想停止训练。看过电影《泵铁》的健美爱好者一定记得,我们的阿诺德大师曾把它形容为像性高潮一样的兴奋感。
7 o. e6 ~; H. W3 I* C
  但是也有许多健美爱好者不能在每次训练中都享受到这种快感,究其原因,可能是过度训练、脱水、睡眠缺乏、营养不足等。另外,训练方式也会影响你能否获得泵感,多次数的训练组更容易使肌肉充血。
  ~' Z( ?4 l7 N( }# s/ [' U
  但不要把泵感作为平时训练强度的惟一基准,而应该全面地去评价每一次训练,比如说是否对弱势部位进行了足够的训练,以及训练后是否摄入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6 d4 x7 r8 R$ z& {; z2 {
     \9 p- n  ?& \, c6 ]
  计划完美的泵感
; K8 i2 T2 C( Q- D3 ]   % n# N% G2 {& m9 g1 L7 r
  为了能在训练中获得足够的泵感,训练计划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因素:
; F& Z( Q, f6 Q" u4 ]. n  ★有意识地控制肌肉收缩;
( t' r5 {1 w8 |6 a- t% x& r6 b2 M+ B  ★不过分追求大重量;
; `8 y3 B9 Y7 {' p7 U  ★高次数的训练组更容易使肌肉充血; 2 R7 Q: E1 N, ~' y$ Q5 `, q. M4 N
  ★组间休息时间要短。 $ }. Y$ R: `$ E
  
* L8 \9 n1 M2 Z% V3 a3 t# \  你知道吗?
2 `3 q4 T5 e1 `7 [4 `6 p3 h  
: z) V, ^' f% ]  最佳表现,又被某些运动心理学家称为高峰体验或流畅状态,是指在各类活动中,超越了心理预期的高水平行为。
  一般来讲,若要在运动中获得最佳表现,需要对运动充满兴趣和期待,并全神贯注于运动过程,沉浸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12-10-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使回复 更科学,更全面,更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ltr168 发表于 2012-10-1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吴问 发表于 2012-10-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 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硬客健身

GMT+8, 2025-5-6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