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8-5 09:16 编辑
( k5 l# K3 o6 f& L, p' M8 q* l. t, f t! E8 p* o7 e# Z5 \ M1 J5 b1 M
***胸肌***
, w9 x" `. T; Y' ?; [) o4 d s6 j: m( f3 q n
杠铃仰卧推举 & \4 n2 w+ V9 k7 K$ n
% O) w- R2 j& U. |$ Y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绝大多数的冠军健美运动员把仰握推举作为锻炼上身最好的动作。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握住横杠,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胸的上部。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杠铃垂直落下,直至横杠接触到胸部(大约接近乳头线上方)。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窄握推举
" x, ~1 d; l9 z$ m/ ?% C
' Q3 }4 U* s9 s: \1 G( u) R) {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的内侧部位,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俯卧在长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以维持身体平衡。两手握住横杠中间,间距4-6英寸,两臂伸直持铃支撑在两肩上方。 C.动作过程:两臂慢慢弯屈落下至横杠触及胸部。然后向上推起至开始位置,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宽握卧推主要是锻炼胸大肌,由内侧向外侧发展。 3 b( L1 ]9 B, J E# V# V- ]
* h5 _- d5 |$ R. F9 |0 p, Y% M哑铃卧推
t. U" Q) o9 `( ^& U$ ^& w/ K
6 _7 P) X' T6 G8 j; Y3 p3 p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 \1 L: u# e( _2 i5 m5 a
/ Z% { R4 {+ l7 H r" O) ~- T! \
双杠双臂屈伸
! V1 }1 T3 G' v G2 K# _' w7 f7 G$ J9 f3 @# M7 {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下部,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双杆间距最好宽于肩,双手握杠成直臂支撑、挺胸、收腹,两腿伸直并拢放松呈下垂状。 C、动作过程:呼气,屈肘弯臂,身体下降,直至两臂弯曲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头部应向前引,两肘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伸展。随即吸气,以胸大肌突然收缩力撑两臂,使身体上升直至两臂完全伸直;当上臂超过杆水平位置时,臀部稍向后缩,躯干呈“低头含胸”的姿势。两臂伸直时,胸大肌处于彻底收紧状态。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借身体的振摆助力完成动作;撑起时速度要快、挺胸、抬头、收腹、不耸肩;为加大训练强度可在腰间负重练习。
1 I; \: Q4 q2 Q - ?# H( s; m0 J [1 A
上斜杠铃卧推
( [5 p; V& f) O6 {: s
" D6 {" I. f; V" r; r; K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当横杠一接触胸部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一般都采用较宽的握距,横杠放下在锁骨处,这种方法使胸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8 b- Q$ e1 y3 [* L7 a) U7 Q
: \) r4 e6 K, _: _2 e & A9 {; e. \& y. D; S3 H- k
( t% W/ |$ z2 Q2 S6 d) b2 I
上斜哑铃卧推
9 t% D% G5 p0 E$ C
# b3 e L& J# s; s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的补充力量。
* b# U3 N. |( F7 Z; S
& U- q7 `! D! L( g5 {6 N+ h$ m
- b' g; X I, X; o, V5 b
7 F- d Z+ x/ n" y4 V8 W! r2 M平卧哑铃飞鸟
% \( k y+ n& c% r# D7 i2 y
" R( ~% A. P* ] _1 \2 v& a8 L5 p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感觉。
?1 I) L6 }6 F& j; N1 }! T( g4 Y0 Z' P, D* ?2 h# L5 d3 Q* H
$ m- _" |! i7 p& D" Q- h0 ]) w& T8 T/ L
! x, k$ p. h+ C) o& P; K/ R站姿双臂侧下拉夹胸
[, ~+ |- Z7 ]
1 F/ F% h( K1 O! k) a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胸大肌和三角肌。握把相碰的位置高,健美的是上胸部;握把的位置在中部或下部,健美的是中胸部或下胸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站在拉力器的下方,两臂侧上举,肘关节稍微弯曲,两手心向下分别握住拉力器的各一端把柄。重心方向应该由上向下成45度角。(不小于30度角)。 C、动作过程:吸气,上体稍前倾,两臂由上往下斜线用力夹至胸前呈交$&*状,直至两拉力器把柄相碰。稍停2-4秒,然后再呼气,缓慢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上体始终保持稍前倾,不准前后摆动助力;要充分伸展胸肌,动作需缓慢而有节奏地进行;完成动作时两臂均衡用力,防止猛拉或突然性还原动作。
' h( Y* x5 S N9 \# a' Q, e
9 y) n# i0 K! Y$ i: ]7 h* ~
6 e E) B; J: P1 I! }0 o4 y" ]2 ?- z+ I6 Q! l
坐姿屈臂夹胸
, U9 Z1 p. L0 R- W9 i! I8 L
' Q2 v% E( i( f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肩部三角肌群 B、开始位置:坐在蝴蝶训练器固定椅上,收腹、挺胸、紧腰,上身直立,两小臂放在小臂阻力器的护垫上,小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上臂与地面平行。 C、动作过程:吸气,两臂同时用力向中间夹胸,使两个相分离的阻力器尽可能触到一起,稍停2-3秒,然后呼气,缓慢还原。 D、训练要点:注意动作完成要圆滑、从容,防止突然性猛夹动作。
9 [" \ Z L- R6 V, S3 y: A0 X% H% Q ) J: O5 Z, E2 {$ [
& f5 z8 o( n1 m& V: [8 y. y4 q8 h2 \- T( o, ^, J. f. I% @/ X5 M
上斜哑铃飞鸟 , h3 v* l3 Z" I( S* F
. O: i9 f+ n7 }, O9 U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斜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的拉伸感。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感觉。5 ]# x& Z" h! d9 Q4 R$ s( i
* z1 Q8 O! |- W& W9 R* t! p
/ n& v/ c1 w; E3 c6 g
1 m$ o. }0 j! f***肱三头肌***8 z- W( i* O: u; `! e( a2 ~( ~7 D
! w( i1 Z. H+ _5 d2 l" r
仰卧后撑
a* M, ^0 _* A! p- H8 o4 h; Z1 q
% U4 R7 K; w: R# J9 c8 e' K& d" _% I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胸大肌、三角肌和大圆肌等。 B.开始位置:身体仰卧,两手背后撑在稍高的凳子上,两脚放在较矮的凳子上,身体其它部分悬空。 C.动作过程:呼气,两肩放松,两臂慢慢屈肘,身体尽量下沉(尤其要沉臀),稍停2-3秒,然后吸气,用力伸两臂撑起身体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臂屈伸时中速平稳,身体要直,两肘要向内夹臂。抬高脚的高度或负重可提高训练难度,加大负荷刺激。
. O! f( q6 F% l; p! @& u
. U6 {5 {* L5 e, h+ U, I# T4 U 8 n0 E2 c5 E- r b, ?/ ~
. H8 w$ U6 L1 I) C# Z
仰卧屈臂上拉 & r9 a1 n$ W- d: O$ D
; v! B/ S# k b6 r9 T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肱三头肌、前锯肌和背阔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长凳上,使头部露出凳端,后脑$&*在凳的端面,两脚着地支撑。两手握住横杠中央,两手间距比肩稍窄,两手持铃放在头后地上,使下背部稍挺起。 C.动作过程:稍屈臂持铃,把杠铃上拉起至胸部上方。然后,屈臂循原路放下至杠铃在头后稍离地面(杠铃不接触地面)。再用力上拉提起。重复做。 D.训练要点:你可以用较大重量做屈臂上拉,并做直臂上拉比较一下,这样对训练会收到较大的效果。
- q" |* v- I' E' { u {9 ]% o6 A7 C- C) y- n) R* E5 B
( z. y+ d; J7 S6 B
. G# t% A) O! \0 S. q
站姿颈后臂屈伸
8 Z2 ~& y" U2 J: P) t
2 N$ k4 j: ]3 S- A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全身直立,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上臂屈曲固定在头的两侧。 C.动作过程:吸气,以肘关节为轴,用力将前臂伸直上举,稍停2-3秒。然后吸气,屈臂慢慢落下还原至颈后,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上臂必须紧贴耳侧,两肘夹紧,上臂保持与地面垂直状,两肘尖垂直向上,不要向前后移动借力。
1 ?$ U( ~- U6 q' a' s! X9 I+ y" R4 Z; ? X# N' o' m- B
坐姿单臂颈后臂屈伸 # h& K' V+ @+ Z0 ^+ ~
/ `& \# g( L+ w+ s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右手持铃,掌心向前,伸直在头顶上方。左手托于左侧腰间。 C.动作过程:右上臂紧贴右侧耳旁,不准移动。持铃以半园弧落下至左肩上方,持铃下落越低 越好。然后,以右臂肱三头肌的收缩力,持铃向上举起还原。重复做。左、右手交替做时,要完成同样次数。 D.训练要点:持铃向头后对角线落下要比直接向后方落下的训练效果要好。
- O: g* d6 M2 l& ]' L* E+ n) a. q+ t1 P& X' w3 b0 k6 T' o9 A/ Y
8 ~$ x V: z1 @! N1 L/ h; y* F( p8 I
5 J' \) H4 G$ M" a8 ?4 W2 Z俯立臂屈伸 ' S/ Z4 H: T8 z+ G" [
7 b% H8 D6 U P- p+ l3 Z: E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在凳的一端,上体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行,左手以手掌支撑在凳上,右手持哑铃,屈肘,使右上臂紧贴体侧与背部平行,前臂下垂。 C.动作过程:手持铃,上臂贴身,固定肘部位置,持铃向后上方举起至臂伸直,再慢慢放下还原。只有前臂上下活动。 D:训练要点:采用“孤立训练原则”,持铃至全臂伸直时,使肱三头肌彻底收缩,保持静止并默数1、2、3,然后再放下还原。
2 S2 I: X5 A+ `
( e D5 ~7 V4 h6 H4 |4 I8 f6 m% h
. J5 Z4 u f. X# m
. n+ H, E% x6 \8 A3 \9 Z6 C2 a站姿双臂胸前屈肘下压
0 y) a2 J1 t+ p A2 Y
( G8 `+ ^3 G' ?+ r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和肘肌。 B、开始位置:面对臂力训练机两脚分开站立,身体呈挺胸收腹紧腰状,屈臂两手紧握阻力杠两端把柄,两手间距小于肩宽。肘关节紧贴体侧, C、动作过程:吸气,小臂用力向下压撑阻力杠,使臂伸直,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缓慢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注意动作要舒展,关节紧贴体侧,防止猛压或压到中途未能完成功作。身体不要前伸后仰借力。; B+ M3 q; Y5 M7 P4 Y3 _. c
' o+ Q2 t2 j1 [0 L 2 ~" g/ o6 q. b/ F* z
6 ^, k* f( o5 _8 y$ O# T***背部肌群锻炼***
( {5 c3 C# R: x `) b% Q6 U1 U7 v9 k8 y
颈后宽握引体向上 ! f# X5 h$ p4 ]) P3 Y9 X8 r) F! ~
0 ~ n- Z( L0 l0 r6 p1 A$ _
% q. b# S: Z. n' z A、重点锻炼部位:背阔肌和肩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臂悬垂在单杆上,两手宽握距,正手握紧横杆,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背阔肌充分伸长,两小腿弯曲抬起。 C、动作过程:吸气,集中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上开至颈后,使之接近或触及单杠,稍停2-3秒。然后呼气,以背阔肌的收缩力量控制住,使身体慢慢下降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前后摆动利用惯性给予助力;全身下垂时,肩胛部要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 : v( ]( q. _/ I$ b) Q+ H
3 u) R- U3 w' O& Z( g. n0 j$ e) i1 F, u
杠铃俯立划船 # c* \& a5 F g' v1 \, E- Z0 w# y
$ \) | q2 P: C8 R [6 i( U
1 b8 K* m p7 K7 K; r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锻炼上背部最大的肌肉群-背阔肌,其次是斜方肌、冈下肌、挺直脊柱、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前臂部有效。
B.开始位置: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曲与地面平行,两膝稍驱使下 背肌群没有拉紧感。两手掌心向内,间距同肩宽,两臂下垂伸直持铃。 C.动作过程:使两上臂移向两侧,横杠贴身提起,直到横杠接触上腹部 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大多数运动员在练这一动作时,采用较宽的握距,这就使不同部位的肌群受到刺激。在提铃时,应感到运用背部肌群的收缩力,而不是只是把重量向上提而已。 & A, Y3 }+ o" g, A$ b
哑铃俯立划船 - e. X5 d' r6 l) u4 y' n9 _
$ g! O4 P: O0 p/ Q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背肌群,特别是背阔肌以及上臂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一腿屈膝跪在长凳上,一手扶在凳面上。另一手拳眼向前握住哑铃,下垂体侧。另一腿伸直站立,以及上体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行。 C.动作过程:持铃贴近腿侧向上提起至肩前或更高些,提铃上拉时,集中用背阔肌肉的收缩用力。然后循原路慢漫放下还原。重复做。一手练完,再换另一只手。 D:训练要点:当哑铃提起至最高点(肩前高度)时,同时使上体稍稍 向另一侧转体,这样会更有利于背部肌群的彻底收缩。; B& \6 H! M D5 M u+ u6 o4 p
' R1 L) J( M, m+ R+ ]& n$ i0 N! q# Q# t$ P) E
1 s+ ^- f k8 c7 \
俯卧挺身
& F, A; \: U, w+ ?$ w* j6 N
: v% b# Q/ d/ W. ~% B! k, a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骶棘肌等腰部肌群。
B.开始位置:俯卧垫上或鞍马上,上体前屈,两足固定,两手抱头或肩负杠铃。 C.动作过程:吸气,上体向前满满弯下,然后再以腰背肌肉的力量,挺身还原,还原后再自然呼吸。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在动作过程中,腰背部必须始终挺直,不准松腰含胸弓背;上体前屈时,尽量慢些,切忌突然快速屈体,防止腰背部肌肉拉伤。7 T# k% r* u, k) V+ `" D* ~
7 ~. a0 R/ D4 ]& H- w$ _
( P2 u/ j$ C" i+ L) A
* Z0 J& |* [2 F. }! c站姿负重俯身弯起
; Q% M; T; N1 s B6 k/ R# D9 f- |& d6 B8 F$ V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骶棘肌腰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持铃置于颈后肩上,挺胸、收腹、紧腰,两手必须托牢杠铃,全身直立。 C.动作过程:吸气,上体向前满满弯下,至腰背部与地面平行为止,这时臀部应向后移,使身体重心处于脚跟后方,稍停3-4秒。再以腰背肌肉的力量,挺身起立还原,还原后再自然呼吸。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在动作过程中,腰背部必须始终挺直,不准松腰含胸弓背;上体前屈时,尽量慢些,切忌突然快速屈体,防止腰背部肌肉拉伤。
+ v2 q! ]: L! A# ` h3 X( P
$ B/ P8 `) C9 l$ U# ^5 N7 ?硬拉- L2 ^' T6 B' [
. ?# D7 i8 s# j
# Y `7 M" R! b8 w" }! @
( i5 H9 y2 w: R(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下背、臀部、中背、大腿和斜方肌,也能增强手握力。 - {! U0 L; f9 e2 T
B.开始位置:两脚开立同臀宽,两手一正一反握住横杠(增强手握力),间距同肩宽。 屈膝蹲了握住横杠,使横杠贴近身体处于脚背上方,挺胸收腹,腰背挺直,目前视。
* i; w6 s# `; E `C.动作过程:集中用腿和腰背肌群力量,使杠铃离地提起至全身直立。横杠要尽量贴近身体上升。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做。, F K5 Z: E2 i$ _+ J' J4 X* q
D.训练要点:当你能熟练地做上述动作后,可以改做开始位置时两腿伸直的预备姿---直腿硬拉。这种方法下背的负担较大,一般是高级运动员训练的动作,不要举得太重。 2 o" I; D2 x2 X1 k( D
& K7 q) P6 h' i4 }8 l5 Z
8 X& U+ D1 K) Z, c: ~4 S" x俯立正握上拉
7 P! S7 }. q$ [5 U
: v9 d* s3 R, K6 V1 r* ^( Y6 U
: T$ Q: L, F$ D5 h A、重点锻炼部位:背阔肌中上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在“T”形划船机上,两腿自然伸直,挺胸塌腰体前屈,两手臂伸直正握住“T”形杠把柄。 C、动作过程:呼气,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使“T”杠提起至胸腹间,稍停2-3秒。然后呼气,持杠缓慢放下还原。 D、训练要点:提拉“T”杠时两臂要贴近体侧,上体要始终保持挺胸,这样就有利于背阔肌的收缩。放下至两臂下垂时,两肩胛骨应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但“T”杠不能触地。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上下起伏借力。
1 {" T# Y- N4 B& k0 F5 t* h4 ] C9 n9 U r* Y
7 r* v8 I+ C- a/ ?) v/ d; `
4 b) D8 S# c+ C0 P; ? D5 }
颈前宽握引体向上 1 [; ]* H* B- b
- O. I& k- q3 ?8 l4 ]. ^& O9 ^, e( j9 |' Y! n' i& ^2 [
A、重点锻炼部位:背阔肌和肩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臂悬垂在单杆上,两手宽握距,正手握紧横杆,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背阔肌充分伸长,两小腿弯曲抬起。 C、动作过程:吸气,集中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向上至颈前锁骨处,使之接近或触及单杠,稍停2-3秒。然后呼气,以背阔肌的收缩力量控制住身体慢慢下降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前后摆动利用惯性给予助力;全身下垂时,肩胛部要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
3 K$ N+ h9 d3 a; @; o3 Q
" r$ a3 a2 d A! [& y3 x- x; m* p# W. ]8 X; q& L# [" T3 F* e1 t" _
1 o* o+ N; x5 a$ b. p
***肱二头肌群***5 }. \! k, a1 r: B
9 I/ z! @' l" Y俯坐弯举
5 V& }/ u! v9 d4 T/ ]
/ c' V' |. x7 U0 P) r, p8 \6 y, S0 {# z f7 o& b* J) K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坐或俯立,上体稍向前倾,一手握哑铃下垂于一腿内侧,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搁在一侧大腿上。 C.动作过程:持铃慢慢屈肘向上弯起至胸前,上臂不准移动,紧贴大腿内侧。 D.训练要点:当持铃弯起时,腰背部不要放松。当持铃弯起至胸前时,使肱二头肌尽量收紧,并保持静止3秒钟。然后,再慢慢放下。也可以立姿进行。
6 E& n5 S# x! C6 m, W, g* H7 u* a {: x" V* ~
0 t z7 z2 {; }, H+ \; W' g $ K9 a. J- R( ]! O4 v7 h& V& f
杠铃弯举
9 O* G, e* e- l. b1 l/ V4 g
& K4 L$ {0 r" M" ^4 d
' I3 C8 X! [( K# R$ c Q) ^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肱二头肌,其次是前臂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掌心向前,两手间距与肩同宽,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上臂始终贴于体侧,杠铃下垂在腿前。 C.动作过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由腿前向上成半圆状弯起至肩前。然后,慢慢地循原路放下至腿前。 D训练要点:当杠铃弯起时,上臂不准移动,在举杠铃的同时,使躯干稍微向后仰起会、 更有效些。弯起至完全收缩后,杠铃再循原路放下。放下动作要慢些,当杠铃放下还原时,前臂要下垂伸直。每次试举必须做到完全伸展和彻底收缩。
! i) y+ _" A4 [6 r' B9 n2 T4 m/ I X$ G0 P; J& x
2 n" \6 {" b, d
5 g" o: k: a+ e坐姿斜托双臂反握弯举
6 k( S* X$ P, P2 y1 ~
, ~4 y9 C1 ^# K# S
% y0 j, E% a% x& ^! s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二头肌等屈肘肌群 B.开始位置:身体骑坐在固定的凳上,上体稍前倾,两臂伸直搁在斜板上,使腋窝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两手反握哑铃与肩同宽。 C.动作过程:吸气,两臂以肘关节为轴用力弯举举至铃$&*近锁骨,稍停2-3秒,然后呼气,两臂放松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屈臂上举时上臂保持不动,伸臂时要缓慢且充分伸直。做此动作时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体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对肱二头肌的训练效果显著。但对于初练健身的人,开始不宜做此动作,达到初级锻炼水平或具有初级训练水平的人可做此练习。 / l$ D7 r6 d8 f6 ^$ A: @+ G# F
5 i, [5 ^0 V2 q站姿哑铃锤式弯举 # a( k8 V, ~; J* O6 c* C0 p. H
0 ^3 N* O6 O4 {9 R ) J J& q; Q9 Z* M4 ]: K$ I
: h% V { c. t4 e" i! T' v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头肌肌群。 B.开始位置:直立或坐姿,两手臂伸直自然下垂,手握哑铃,虎口朝前。 C.动作过程:两上臂同时以肘为轴经体侧弯起带哑铃,上、前臂用力收紧,稍停2-3秒,然后呼气,持铃缓慢放下还原至体侧,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对握弯举时,两上臂固定不动,直腕握铃,不得借助上体摆动的惯性力。
& G. k2 b; ~1 O) o# V# F( q2 {$ N+ I& w2 ?1 B/ V& K
; W" R' L5 b. w- p# a8 S
& [7 k0 V# e5 k$ p站姿拉力器单臂反握弯举
4 C( O! ^" j( C! z, `
$ {. v- h' P4 u& i) Z. f0 _
5 E+ r# l+ A; l, v" z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二头肌和肱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脚间距和肩同宽,挺胸收腹紧腰。右臂向下伸直置于体侧,掌心向前握住把柄一端。 C.动作过程:吸气,屈肘慢慢向上拉开拉力器置右手接近右肩部,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缓慢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上拉时,上体要保持平直,肘部不要前后摇动。" ~1 @/ s, B- \: s
4 a3 E f! s6 R0 n9 U: d$ l- i0 r' j/ l" Y* p, s
* J9 o: Z5 Z# u( B! }0 r; m& r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 O: Q4 X0 I/ I% t8 w7 j+ m
5 \+ _' N8 G, g" P& ?) l
6 m; g* {" F# H2 O5 p6 Z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的一端,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侧。 C.动作过程:把一手持铃弯起至肩前.然后慢慢放下,同时另一手持铃 弯起.两手交替做弯举。 D:训练要点:有些健美冠军喜欢在开始时掌心向下,弯起时,使手腕 向外转至肩前。放下时再转回还原,他们认为这样练更有效。
7 r8 t4 |3 N, x, W; I正提腕弯举
: p$ y0 d& T8 n" p. J% ^% I
9 W6 W7 K# r9 R% \: O; ?8 h B& e' X A.重点锻炼部位:前臂肌群
B.开始位置:坐在凳的一端,两手掌心向上握住杠铃,间距8—10英时,使两前臂贴在大腿上,手腕放松,手背贴住膝盖。也可以交换成手背向前,用同样间距,手腕下垂, 掌心贴住膝盖。 C.动作过程:手腕放松下垂,用力将杠铃弯起至不能再弯高时为止。然后,放松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手掌向上的腕弯举,主要是练前臂内侧的屈指肌。手背向上的碗弯举, 是主要练前臂外侧的伸指肌。
( ]! t1 ]: p( ~# b# N; Y ' [% {( c$ \5 l
) v( D- h6 g7 i) z: }
' u/ g# d' ?) I3 C- u4 g7 l* W5 w% J
2 t+ D* O; p8 K G9 g
***三角肌*** / d$ q* N C7 ~. V7 r# O4 ~
立正推举 1 W3 L: B# T! O4 _4 C3 X5 _
0 d; a7 ?# s& o4 [0 S" ?* H! d& ^0 H8 p: ]# l5 u* m
* U/ D! }* f# r8 }. h$ c& f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三角肌和肱三头肌,其次是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部。
B.开始位置:两手握住横杠,间距与肩同宽,把杠铃提起至肩上,掌心向上。 C、动作过程:把杠铃贴脸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在头顶上方。然后,慢慢循原路放下至肩上。再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上推时,上体不要后仰。最好是在腰围上束上举重护腰皮带来练。另外不要在推举时憋住气。
+ l# G7 c5 ]. O, W% v+ y6 K7 r6 M' J: F+ a9 W* C
/ ~+ r3 \9 _ ^9 Y$ W9 G
颈后推举
# d9 ~ Y' z+ Y1 p M, u6 D( {+ }
* s! |- F( D( P0 ]( I3 X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躯干上部的大肌肉群。例如:三角肌、斜方肌、上胸肌、肱三头肌、和上背肌群。 1 m) i/ g) }+ e+ A
B.开始位置:把横杆置于颈后肩上。
( _" E% t# I* b# W) S7 n$ M! S C.动作过程:两手握距比肩稍宽,把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至颈后肩上。
+ R8 V+ G y+ p( b: U D.训练要点:如果定期改变两手间的握距,就可锻炼到不同的部位的肌肉。宽握对锻炼三角肌较有利,窄握则集中锻炼肱三头肌。
O# c8 B% \: o
, g1 V$ g9 v* l; [4 |, F6 M S
* r8 [5 @( e6 F" \( K% _哑铃推举
: t0 [7 W g9 w$ l. l
# N( \+ w" t- d2 |. _9 `$ f5 \: U
& j$ F& l2 d2 g* O' `3 E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躯干上部的大肌肉群。例如:三角肌、斜方肌、上胸肌、肱三头肌、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双手持铃握于头部两侧。 C.动作过程:两手垂直方向把哑铃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 D.训练要点:哑铃握法比杠铃有很大的自由度。
9 |: q' x+ F0 \0 M- D0 D- g5 m: @6 u, ?1 y+ z( X/ A0 T8 r
' ]0 \, I2 X4 E' k. N& ` r
: z+ i8 E% g# [* r! E' I/ {
俯立侧平举 # i7 ?5 Z3 h( \, [9 [( G7 ]% p
k1 j2 e- U. p& @# u2 ]7 E. ]5 A% x) b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相对持哑铃,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 C.动作过程:两手持铃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哑铃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如果在持铃向两侧举起时,使肘和腕部稍微弯屈,你会感到能使三角肌群获到更好的收缩。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在收缩的肌肉群上。# z1 z" r8 c$ U2 l5 {/ ^
9 @) D7 T3 Q1 T2 V+ C
& h8 B6 N, G( d
" @3 Q- S' b0 c8 `, e. b侧平举 3 V) p9 }) s6 n C
& f$ b. W; w! V- m0 e5 y! G+ [" W9 }) ^: H" ?6 m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外侧中束部位。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前,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 C.动作过程:两手持铃同时向两侧举起,直到举起至与头部齐高位置。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复做。 D.训练要点:在持铃提起和放下过程中,使肘和腕部始终稍微弯屈,对三角肌的收缩更为有效。当哑铃向两侧提起时,同时使手腕向上转起至比大姆指稍高些,直到提起至最高位置。哑铃落下时,手腕再转回。+ T# J1 E% r2 t. i& @/ R0 N) H5 H
. o; i2 l0 Y8 ^8 N2 ]) ~3 M
) L5 F4 G; y) l) u
. } l: c7 y* S1 ]* c1 m. c8 R立正划船
/ T1 J o1 O0 X" m5 @' ?$ l. M
% q1 O- E4 G% W2 _0 b( X
, |; ]) |/ c9 k9 |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和斜方肌,其次是肱二头肌和前臂。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手背向前握住横杠中间,间距6英时,两臂下垂腿前。 C.动作过程:持铃慢慢贴身提起,两肘上提始终处于握手上方.直到上拉至接近颈前水平位,稍停。然后,循原路慢慢贴身放下至下垂于腿前。重复做。 D.训练要点:每次放下杠铃要慢些,上提时要比放下时还要慢些,这样训练效果会更好。$ |0 V6 y6 J/ N2 p
1 _! C$ j% S% z. s* ]& }( T' W$ |' m: f0 m2 }) S* S3 \% c. j
- J Q3 _) ?2 x6 d4 D* p
“前平举”(哑铃或杠铃) . n0 ^5 j# f% y2 Y) h2 G A8 ?
$ o6 j; Y: @3 b4 ~5 `
) e" E: B% @, C5 U, q0 r. C3 j# Y$ ]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部和三角肌前束。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亚铃或持杠铃下垂于腿前。 C.动作过程:把哑铃或杠铃向前上方举起(肘部稍屈),直至与视线平行高度。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如果采用哑铃时,以拳眼向前,持铃于体前上举。这种方法是单独集中锻炼三角肌前束。& W. u4 O- n8 D* z h; w, m; o
6 x5 |+ V, Y9 n3 t# n' R$ y. v. ~
2 v' ?0 G' o5 E$ T 坐姿颈后下拉 0 p" t0 l; K( l
5 e% ~! K+ c Z
u+ j6 Q& I! r3 |5 I# e0 Q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斜方肌、上背肌和上臂肌
B.开始位置:坐在拉背练习机的固定坐位上,两手分别握住上方横杠两端的把柄。 C.动作过程:吸气,从头上方位置垂直下拉横杠至颈后与肩平,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沿原路缓慢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注意完成动作时两臂均衡用力,防止猛拉或无控制地突然还原。采用宽握距抓握把柄。也可以采用颈前下拉的方法来练习,即下拉时把横杠拉至胸脯前。
; c9 L, G* a5 z0 s1 |3 h
$ V- M, Z! Z3 `# ?
* ^; w+ i Y3 v0 O* F4 m1 v- Z : L9 d' {+ T* c; w, h! _9 [$ M
坐姿颈前下拉
# Y5 g# E3 o: W5 A" E$ |1 ~
; q- ~4 c R$ p: f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前束、斜方肌、上背肌和上臂肌。 B.开始位置:坐在拉背练习机的固定坐位上,两手分别握住上方横杠两端的把柄。 C.动作过程:吸气,从头上方位置垂直下拉横杠至胸前,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沿原路缓慢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注意完成动作时两臂均衡用力,防止猛拉或无控制地突然还原。采用宽握距抓握把柄。也可以采用颈后下拉的方法来练习。1 l- E! b( J& [1 Q S. v8 o, O/ j
4 \. i+ b: ?& A$ x
$ Z4 B: J7 i, d7 |耸肩
/ u9 |1 }2 y' O6 L" u. t5 H# U/ R3 Y
7 j- d; K5 R X9 h3 P# M4 X3 }+ E- F: p. q& P0 M/ X
A.重点锻炼部位:肩侧斜方肌、颈肌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背向前,持杠铃或哑铃,下垂在腿前。 C.动作过程:两肩同时向上耸起,使肩峰尽量触及耳朵,然后在这个顶点位置上慢慢地使两肩向后转,再慢慢由后向下转至两臂下垂的原位。重复做。在耸肩过程中,不要曲肘。 D:训练要点:如果你使手腕稍屈,并使两肘尖向外转,这对肩侧斜方肌的收缩效果更有效些。
3 j& ?3 _8 y* V1 w( _
4 v3 v2 w! v3 @% E * A$ O+ ?% D% B
& {3 J, o0 F: Y. t绳索俯立侧平举 6 x. H7 e- p" y2 S2 A* r9 v+ }
' K5 m" F( d0 U2 z
+ {+ y: q2 B" b* u# n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相对握住拉力器把柄,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 C.动作过程:两手持柄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把柄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因拉力器的阻力在动作过程中始终存在,所以对三角肌的刺激很明显。
2 I# e( m* J( y" _7 x! M
% R$ k1 ~4 t/ E' } ; Q; p) Y- j7 B5 @0 o
! a/ G. }5 a% h& q8 Q: v; B
绳索侧平举
. ?4 L; k9 ]+ r
* \6 U& L8 F0 S6 `% w& A3 x3 ^# o' F' c! z$ k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外侧中束部位。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单手持把柄下垂体前,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 C.动作过程:两手持柄同时向两侧举起,直到举起至与头部齐高位置。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复做。 D.训练要点:因拉力器的阻力在动作过程中始终存在,所以对三角肌的刺激很明显。
! U4 {) y8 z4 o- o! ~
% H6 t2 t& j3 _* \ : n% Y6 s# M/ A+ n, Q- d. H
Q; g) Y: o8 \$ I
***腿***+ V9 n) w9 b9 t
% _8 u' \( c6 t+ q+ i+ l6 ~颈后深蹲 / ^; x5 B* Y# l9 b
- b% `9 F8 \( }% c
! N3 b7 p" D& S% l6 K6 o. O A.重点锻炼部位:这是一个最好的训练动作,因为它对全身大肌肉群都有好处。深蹲动作主要是锻炼大腿肌群、臀大肌、腿筋和下背肌群,同时也能锻炼腹部、上背、小腿和肩部。
B.开始位置:把杠铃置于颈后肩上,两手握住横杠的两端,使杠铃重心两边平衡。两脚分开间距15-20英寸左右,脚尖稍向外分开。 C.动作过程:两眼始终向前方看。然后使两膝慢慢弯屈,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在整个下蹲和起力的过程中,使躯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头部稍微抬起(始终看在一点上)。当大腿起立超过水平位置时,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两脚始终平踏在地上。 D:训练要点:如果使脚踝放松或脚跟离地,你会感到深蹲过程中很难掌握身体重心的平衡。你可以使两脚跟站在2×4英寸的垫木上来练。
. l7 F! C4 C% L1 s% g+ T! m/ y+ \+ ]. E/ D7 L: ?
蹲举器深蹲
$ P; h3 ?8 R/ G5 f
e a7 C- U6 N& q+ J* QA、重点锻炼部位:股二头肌。 5 V6 J* P& i# U* y: W2 l& S7 l
B、开始位置:身体站在蹲举器器的下方,把杠铃置于颈后肩上,两手握住横杠的两端,使杠铃重心两边平衡。两脚分开间距15-20英寸左右,脚尖稍向外分开,两腿可稍向前移。- b- i, @/ U2 B D: Q/ I
C、动作过程:两眼始终向前方看。然后使两膝慢慢弯屈,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在整个下蹲和起力的过程中,使躯干挺直,背部保持平直,头部稍微抬起(始终看在一点上)。当大腿起立超过水平位置时,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两脚始终平踏在地上。 8 u {( Z; c$ A3 V: |
D、训练要点:因两腿稍向前移,可集中刺激股二头肌。 0 `9 Z# q1 M% n2 B
- K+ U, G4 i ]- B& X2 B4 W斜卧负重腿举
5 b, |6 Y! X& n+ f
3 h1 D! X9 i) U- B2 z* r
! r$ d) w U: X A.重点锻炼部位: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群,美化臀腿曲线。 B.开始位置:身体斜躺在“腿举架”的$&*背板上,两腿斜上举 起,屈膝,两脚掌朝斜上蹬在阻力板上。 C.动作过程:吸气,两腿用力向 斜上蹬阻力板,直至两腿完全伸直,同时尽力收缩股四头肌 群,稍定3~4秒钟。然后呼气,慢慢屈膝让阻力板下降到预先 卡定的高度。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腿举架”上阻力板的下降高度要领先卡定应合 适。蹬板时要让整个脚底平贴住阻力扳。屈膝时应控制阻力板的下降速度。
0 D' w5 s$ e- R/ Z: ]) E4 Q+ A
( m4 I# h& C# s, l0 E! Z0 v* O9 U) m
* W* f0 G0 W$ a- c# P s
腿弯举 & A: r# R d% Y6 ?1 v' n) m
$ R9 W' I2 J, r+ P
3 @" w) X Z+ H, ]* L X- B* L A.重点锻炼部位:它是单独锻炼股二头肌最好的方法。
B.开始位置:俯卧在伸腿架的卧凳上,使膝盖正好抵住凳端,两腿伸直使脚跟紧贴 在上托垫棍的下缘。两手握住凳前端两侧。 C.动作过程:集中以股二头肌的收缩力使小腿向上弯起至股二头肌彻底收紧,保持静上默数1、2、3。然后,循原路慢慢回到起点。重复做。 D.训练要点:你可以坐在伸腿机上,用一条腿单独练,也可以使两脚背绷直来练,还可以把脚跟转向内或转向外来练。, B& A2 R! Y" [1 a! q8 N
2 j6 u4 Q6 M4 b# L" X
斜架负重蹲起- E4 D& r9 x4 j: I+ k9 ]
9 O$ ]0 U( \3 y R5 W! H" L
A.重点锻炼部位:大腿股四头肌群。 B.开始位置:背靠在斜架蹲起训练机上,两腿并拢,屈膝下蹲 (尽可能蹲得深些),上体收腹、紧腰、挺胸,紧贴靠背板,肩负重力架。 C.动作过程:吸气,两腿用力伸膝蹲起,向上扛起重力架,直至两腿完全伸直,同时尽力收缩股四头肌群,稍定3~4秒钟。然 后呼气,缓慢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在完成动作过程中,上体必须保持挺胸、收腹、紧腰的姿势,不准松腰弓背;下蹲时要缓慢,使股四头肌在紧张的状态中逐渐伸长,直至两腿呈全屈膝蹲状态;蹲起时,腰臀 部要有向前顶的意识,不准利用屈膝反弹力量做伸膝蹲起动作;伸腿起立至两腿伸直时,必须使大腿股四头肌群彻底收紧。
- `) r! [' k1 `) E7 t. L5 h0 q, l+ A* Z3 }% U% q+ |1 X1 z
腿伸展
& J. t* R* O5 y
4 W! o. T; l; G* s8 h
- x& c/ a9 `' d4 a# x% X% B A.重点锻炼部位:它是单独训练大腿股四头肌最好的方法。
B.开始位置:坐在装有伸腿架的卧凳上,两脚背面分别紧托在伸腿架的下托垫棍的下缘。两手握住凳的两边,使上体正坐在凳上。 C.动作过程:以股四头肌的收缩力,慢慢的使两腿伸直,保持这个静止收缩状态,口中默数慢的1,2数。而后,放下原位。重复做。 D:训练要点:你可以坐在伸腿机上,用一条腿单独练,也可以使两脚背绷直来练,还可以把脚跟转向内或向外来练。) h! K2 _& C6 i: m" ]1 v$ v( @) `
! _+ ~& c1 S/ i3 B, ?$ d
, O" s/ H: X8 t* j7 y5 a6 L# Z; ]2 i
剪跨
/ N& B K8 S2 r: Q1 n# d
5 ?2 {, Y: W! X; O% Z( o/ O( z7 r* c- ]0 K/ e2 x& B
A.重点锻炼部位:臀大肌、腿筋和股四头肌。
B.开始位置:两脚并立,把杠铃置于颈后肩上(或双手耻哑铃)。先使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然后,慢慢蹲下,右膝前屈,左腿稍稍挺直下沉。 C.动作过程:当下蹲至最低位置时,再使两腿同时向上伸直,左脚向前收回,并向右脚$&*拢并立。然后,再使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下蹲。重复做。 D.训练要点;如果你在下蹲起立至四分之三或还有一段短距离到即将伸直时,主要是以股四头肌用力收缩的。这个动作也可以作原地剪蹲,左、右脚交替练。
" D2 h: [; O& _" A7 {* H* X- Y- f! X6 S. J7 V3 t
, o$ |9 M& a7 \; x
8 H+ Y$ [, [, b+ `7 `/ @坐姿提踵
6 ~5 L* ]9 A5 u+ A
4 t: _$ ?- D- K/ ^
" S6 Y4 \( D' d' d9 o( v A.重点锻炼部位:小腿肌群。
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上,两前脚掌站在垫木上,在两膝盖 上负重物或杠铃,以两手托住不使其滑动。 C.动作过程:吸气,以小腿 三头肌的收缩力量,使脚踉跟起到最高位置,小腿肌肉群完全 收紧,稍停2~3秒钟。再呼气,慢慢放下脚跟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两脚站在垫木上,两脚跟要露在垫木外。直立负重提踵和坐姿仅姿势不同。
/ v# ^! C% ^! _/ a- c
% F/ x3 B; l9 m: \
8 k) f0 U. q, _! W: T& Q- R
3 Y0 K' U# J$ A0 |' T***腹***' U, ~- s) Q4 |1 u/ l: v5 E+ k
+ O- J8 [" b8 S* |; q
搁腿仰卧起坐
2 Q& I# q3 W% g* D. }% L; C# x6 L
5 q" }" v. P: V8 [0 v J/ W; t: b# u' b5 N3 n$ [; s9 ?! S
A.重点锻炼部位:上腹部位。 B.开始位置:仰卧在地上,把小腿平 行地搁在凳上,使大腿垂直于地面,两手可以交$&*在胸前或两手交叉互抱于颈后。 C.动作过程:慢慢地使两肩向膝部弯起,直至肩肿骨离地面1~2英时,保持静止一秒钟。然后,回复到开始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当屈体收缩时,为了更好的使腹部肌群收缩,使下背紧贴地面。在采用重量训练课程的开始阶段,在完成每次试举中,要避免用跳、弹的借力动作。
5 L6 {* K5 L3 o: e& K9 e4 c
2 p6 x. V1 ?- ] D# M: C2 O* _' x# H5 n1 c
' N; j+ H% c7 ] g* L仰卧腿上举
$ R. q: G5 }- q2 Z3 K
5 q8 ]# D6 ]3 Z% l }5 d: r( g Q# T' O$ ]
A.重点锻炼部位:下腹部位和大腿上部弯屈肌群。
B.开始位置:仰卧在凳上或斜板上,下背部紧贴凳面,两腿并拢自然伸直。 C.动作过程:使躯干和下背部紧贴在地上,两膝稍稍弯屈,两腿向上举起直至两大腿与躯干成垂直位。然后,两腿慢慢放下。重复做。 D.训练重点:当背部始终紧贴凳面时,它使下腹部位肌群处于收紧状态。如果下背弯屈或离开凳面,就会影响下腹肌群的收缩效果。为了加强训练强度,也可以仰卧在斜板上来练。
0 T; O+ F7 i5 z8 a; Z% o
, I8 {$ F3 C& w: V+ r
2 A" ]1 M7 ?. y0 j! \仰卧起腿 ! C- l$ g* Z3 q# C2 D' ?! v1 D
- n+ P3 P* D3 w* e8 s! Q+ f" z% J% `, g+ u2 t/ T, c
起始姿势 仰卧平垫上或头朝上仰卧斜板上。两手握住头后方的固定物件,全身伸直。
动作过程 收缩腹肌,将保持伸直的两腿向上弯起,直到可能的最大程度。保持一秒钟,再让两腿徐徐回落。 呼吸方法 向上弯起两腿时吸气,回落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下落两腿时,仍要控制腹肌,勿使下落过快。
4 U9 @" L2 u- b! S/ }; [. h% d6 v* y! q7 O' B; Q0 @
8 y! g- j! M1 o2 v: y3 K
/ m& o5 ?6 G0 X% E+ _, F悬杠屈膝缩腿
" g8 j \5 R: Z& @" d9 {" k, p
3 `7 z" Y$ g$ Z8 K- o5 _. |+ d) P# o6 l9 R0 E/ K- l* x
起始姿势 两手正握单杠,全身直垂杠下。
动作过程 屈膝,把小腿尽力向上缩起,到最高点时,彻底收缩腹直肌一秒钟。然后徐徐下垂小腿,直到完全伸直。 呼吸方法 缩起小腿时吸气,降落时呼气。 注意要点 缩起小腿时要尽力把两膝向上提升 。; }* U; A/ {2 P$ {5 Z( `
1 d1 p) m1 U C0 ~3 ?: a Z
# G5 W7 q Y, Z5 _2 c8 T, g 8 C$ d, g, A5 c2 {1 k6 }) g
坐式缩腿 & y* X1 X) U, M- r/ E/ B
; b1 ^0 \) w- V* }
`4 Y* m+ e- h" ^ 起始姿势 坐在凳边,两手向后撑在凳上。两腿向前直伸。 动作过程 屈膝缩起小腿到可能的最高点。彻底收缩腹直肌一秒钟,然后徐徐降落小腿,直到完全伸直。 呼吸方法 缩起小腿时吸气,降落时呼气。6 b) \+ K# z3 ~5 h. K
注意要点 本动作较简易,其作用大小全在膝部上提的高低和动作的快慢上。愈高愈慢愈大,反之愈小。
8 N. Z, ^4 Q) k/ g0 q- L% U( j9 \
$ x1 j S! M8 Z6 N : \) L1 P( ]+ ]2 L
& t5 ^6 m$ ^' X4 |颈部
; a9 D& z; K1 A( }- M' P9 m6 e
7 e$ K4 G5 K* H& `2 [单手侧压颈屈伸
7 Y9 i# x3 p0 O- m \" M: r
, L- n X. v8 ?2 ~; f* Y5 z
+ u* f, q5 {1 t h Y
起始姿势 一手按头右侧,另一手$&*在左侧腰间。坐立均可。 动作过程 按在头右侧的手用力把头向左侧推压,而颈部则用力顶住,不让轻易压倒,但逐渐被压倒。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向右抬起,而右手则用力压住头部,不让其轻易抬起,但逐渐完全竖直。如此反复多次,直到颈部感到酸胀。练完一侧,换练另一侧。 呼吸方法 一手用力侧压头部时吸气,压到底时呼气。 注意要点 注意不要用过大过猛的抗力,前几次用力要小些,再逐渐加大,以避免颈部扭伤。切勿让颈部有任何旋转,而只是屈伸。
, N* N5 n, P9 S
2 m' w; l% X6 Q* {) W * v# y$ f; F1 ~( k, K6 v3 W
5 D. A/ t8 {" _$ s: j双手正压颈屈伸
: F. y% H9 ~ f% _; O
* {4 O: p z/ z; j% B
2 J+ j# Q4 d1 G4 m. p) G0 C( w1 H 起始姿势 双手十指导交叉,按在脑后。
动作过程 双手用力压头部,使其向前下屈,颈部则用力顶住,不让轻易下压,但逐渐被压到颈部触及锁骨柄。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抬起,而两手则用力压住头部,不让其轻易抬起,但逐渐抬到原位。 呼吸方法 两手用力压头时吸气,压到底时呼气。头部上抬时吸气,抬到原位时呼气。 注意要点 头部屈伸时,身体不要前俯后仰,注意不要用过大过猛的抗力,前几次用力要小些,再逐渐加大,以避免颈部扭伤。切勿让颈部有任何旋转,而只是屈伸。
8 s, G9 g+ m+ ` W$ t+ O; I1 M+ L: f* a7 m1 X# E% d
( D, y5 |/ q! V j9 O
# d8 q2 _ g8 \ M
头压铁片颈屈伸 ' i' @* Q6 ^! S! _, L% t+ I1 y+ ~
8 |' M: S; {2 E; L" u& g; t; p# s
7 K( W: p* D7 q0 `, F 起始姿势 俯卧长凳上,两手握一铁片压在头后,头部下垂。 动作过程 颈部用力把头抬到可能的最高点。颈部放松,让头部徐徐下垂到原位置。 呼吸方法 头部上抬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头部上抬时,目光尽量上视,下垂头部时,目光尽量下视。这样,屈伸才能彻底。
- B+ o3 j+ ^8 W" o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