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方法—正确的增加重量
训练方法—正确的增加重量许多健美爱好者常抱怨自己进步太慢,什么原因呢?如果训练采用的组数、间歇时间、营养恢复等方面都没有多大问题,那就要认真检查一下训练重量了。
正确的加重方法有三种。
1.稳妥法。
采用的重量能连续做3~5组,每组至力竭可以举12次。要想加重,就得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重量不变,努力将每组试举次数提高到18~20次,达到能连续做3组以上时,即加大重量,回复到每组能做12次的水平。如此循环往复,使训练重量不断加大,肌肉围度便随之增大,一年后可见显著效果。此法最适宜性格冷静理智而富有耐心的训练者和初练者。
2.强力法。
采用的重量相对较大,每组做8~12次,连续3组以上。如果一组超过12次,则需立即加重,回到每组8次的水平,但必须能做3组。高级健美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周期中每组下限常为6次,一般健美爱好者不宜采用。此加重法适合有一定训练基础且体格较强壮者,因为他们不大有耐心等到举20次再加重。需要提醒的是,此加重法要有一个适应期,以巩固训练效果,防止关节受伤,并给肌腱、软组织以成长强壮的时间,以迎接进一步加重。
3.复合法。
这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组合运用,一般练5组,前面2组采用的重量为力竭能做12次;中间1组为“突击组”,采用的重量为力竭能做8次(在增重周期内可力争突破8次,达到12次以上。一旦能做16~18次,就可将此重量作为正常训练重量);第4、5组仍回到力竭能做12次的重量。在提高“突击组”试举次数的同时,另4组的试举次数也会随之提高,做到力竭即可。此法的优点是进步明显,训练的积极性提高,且安全稳妥。
如果能将上述增重法切实运用到训练中去,那么,回报将会自然而然地降临到你身上。 精典的文章啊 冲击大重量时最好有健身伙伴保护 五、劈拳回身式:
1、劈拳回身式
若想往回打,则在打成左式三体式时停住。
1、落左手、扣左脚:和前边讲的落手一样,把左手落下,双拳停在小腹前,动作和要求都与前边讲的一模一样,只是在落手的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向里扣转135°,此时身体与原练拳方向顺时针转了90°(如起式面向正南练劈拳,则这时面向正西)。重心在两腿间,两脚都向里扣45°。身体的高度仍保持练三体式时的高度,保持上体的挺拔、直立,不要前俯或后昂,收颏、顶头、眼平视。
2、.提右手,向反方向垫步钻右拳:提右手垫步钻右拳和前边讲的完全一样,只不过回身式是往反方向钻出(身体与扣左脚时的方向再顺时针转90°,如前,扣左脚时面向西,钻拳向北编者注),这样拳就向回打了,这时是回身向北打劈拳。
接下来又是做右腿独立支撑,再出左手左脚进行换式,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练到起式处,再做劈拳回身式再往回打,若到起始处不想再打了则做收式。
如果想回身正好这时打成右式三体式,而且前边也没有地势了,也可以用下边的方法来换成左式三体式之后再做回身式。
六、后带后原地劈拳换式:
如右式三体式,落右手时同时左腿向后尽可能远的地方后撤一大步。后撤的脚落地时双拳也正好攥上停在小腹前正确的位置上。右手提手钻拳时,右脚也向后撤横垫一步,把前边留出换成左式三体式的位置。落手、钻拳和以前讲的完全一样,只是落手小腹前攥拳要与后撤的后脚落地合拍。前手钻拳要与前脚后撤的横垫落地合拍。然后则是单腿独立支撑再出手出脚。如果地势很小则这样练可称为原地换式劈拳。这种步伐的练习是一种从防御马上转为进攻的一种练习。这在今后的练习中是会有理解和体会的。 将你训练得较好的动作的要求重量逐渐增加(即重量增加而重复次数减少),这样的方法不仅是最安全的,而且还可以使你在健美训练中可以举起更重的分量。
阿诺德.施瓦辛格 好,学习了。 好贴,天天学~~~ 健美运动不在于你举得多重,而在于你如何调节肌肉控制重量和使用正确的训练方式。 “金字塔训练法”既可以采用每一组都比上一组的重量增加但次数减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每组重量减轻但次数增加的训练形式。由于训练次数的变化桅的有点像三角形,故定义为“金字塔训练法”。
另外还可以做双金字塔,即重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次数由多到少再由少到多。金字塔训练法主要对增加力量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增加肌肉围度,是最受健身健美训练者欢迎的一种训练方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