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y050501
发表于 2011-1-14 08:16
!!!!!!!!!!!
凯文
发表于 2011-3-10 18:03
本帖最后由 凯文 于 2011-3-10 18:03 编辑
卧推的多种效应
仰卧推举,是健美训练的常规动作之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训练有素者,都要经常做这个动作。练习时间长了,有人觉得练这个动作发达肱三头肌比较理想,有人感到它发达肩三角肌效果不错,又有人认为它对练背部两侧的大、小圆肌很有用,还有人指出它对发达胸肌效果突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各人的说法都有自己的体验和事实根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要对卧推动作进行一番剖析,弄清这一动作的多种作用,从而提高我们运用这一动作的自觉性。
仰卧推举的主练肌是肱三头肌、胸大肌、肩三角肌、前锯肌和大圆肌等,能使肩、胸、背、臂都发达起来。因为,卧推时,张开肘角主要靠肱三头肌;上举改变肩角主要靠胸大肌和肩三角肌;使肩胛骨同胸腔固定成卧推的坚强底座,主要靠前锯肌和大圆肌。至于兼练的肌群,如喙肱肌、胸小肌、小圆肌、冈下肌、肩胛肌和菱形肌等,在卧推中起着改变肩角与肘角的协同作用,因而也相应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可见,卧推动作是由肩胸背臂的一批肌群协同完成的,有着共济的训练效应。那么,为什么做这个动作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效果呢?
这又同做卧推时的握法、握距、肩角、肘角、阻力角、负荷强度、解剖特征乃至意守等等的不同有密切关系。
就握法来说,如用正握法做仰卧推举,由于肱骨内旋,肘尖朝外,引起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向外旋而更受力,附在肩胛骨粗隆上的长头向内旋而受力相对减弱,从而使此法在主练肱三头肌的同时,着重锻炼了它的外缘。如用反握法做,则在发达整块肱三头肌的同时,则得锻炼了它的内缘。同时,反握法卧推一般都伴有手肘内收和肩角缩小的现象,因而对胸大肌的锻炼同正握法相比有所减弱,更多是发达肱三头肌。
就握距来说,如采用窄距(两手比双肩窄)正握做仰卧推举,便有收肩贴肘现象,胸大肌收缩所做的功变小,受到的刺激量比宽握少,主要是肱三头肌受力,从而出现肱三头肌发达比胸大肌快的现象。如用宽握法(两手比双肩宽)练,肩角较大,两手握点至肩胸处的阻力臂较长,胸大肌对抗的阻力增大,受到的刺激强度大,因而发达得快。
就肩角来说,卧推时,两肘贴身同两侧张肘相比,收肘对发达肱三头肌更有利,张肘则能较快发达胸大肌、喙肱肌和肩三角肌前侧。
就肘角来说,如举起肘尖接近水平状态做卧推动作,肩与胸的负担量相对减少,肱三头肌的负荷量相对增加,因而能比肩胸部肌肉发达得更快。如肘尖下垂做卧推,则肩胸部的刺激量增大,对发达肩胸部肌肉更有利。
就阻力角来说,倒身仰卧同斜身仰坐做卧推相比,由于阻力角不同,对抗阻力的肌群不同,发达身体肌肉的部位也就不同。倒身仰卧做推举,对抗阻力的正面肌群主要是胸大肌、前锯肌和背阔肌下缘,因而这些部位发达较快,显现出下缘肌肉起伏分明的效果。斜身仰坐做推举,则能使肩膀、胸脯和背阔肌上缘发达得较快。
了解了上述不同做法的不同作用,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运用卧推练习了。譬如,若想着重锻炼胸脯与肩膀的话,就应多做张肘宽距正握的卧推练习;若想侧重练胸肩上缘,就要让双手在胸肩上缘的上空做动作,反之,则在其下缘做动作。又如,若想侧重发达肱三头肌,那就应多做收肘窄距反握的卧推练习,并加强意守,强化心理锻炼。只要动作规范,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