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4-1 10:04 编辑
. v' T: S$ P/ U" Y; i: L5 F: k( O4 B% z) f* ]7 x7 ?; l, W( u$ c
3 B" K- h" {/ q- W! v动作小改变 收效大不同 9 a; B- i0 M( ?9 J
从图片上看你的健身已经小有成效,胸肌很出众,看来没有少练上胸,只是三角肌还稍欠丰满,非常高兴又通过论坛认识了一位热爱健身的朋友,愿意与你分享我的肩部训练计划,让我们一起拥有宽肩招招领先,精彩健身快乐年年。 建议你以侧平举动作开始肩部训练。不过对这个动作做了一个非常细微,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改变。
; [- v( _% R- M& v# R. N( K! L; t, I5 b
按照传统方式做侧平举时,掌心是朝向地板的。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我建议你在做侧平举的时候,把掌心朝向身体后方。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你的大拇指是朝向地板的。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刺激到三角肌中束甚至是后束。) z) M7 p9 }" E% f% E+ | }. r
7 h. P6 B+ l8 r" K
0 c5 r+ m8 L0 A8 D* |0 Q3 y
/ h# _3 ^( W# Y! s, j$ _" V( A
在做侧平举的时候,把掌心朝向身体后方。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你的大拇指是朝向地板的。
* w+ E- ?$ O0 ~; ]5 k 4 K9 y+ l0 d7 `) Z& J
+ M, _& B1 u1 G! J- n0 k
在具体尝试之前,有两点要提醒你:首先,你的动作幅度将会因此而稍稍受到限制;其次,你可能需要在常用负重量的基础上减轻25~50%。你可能很难把哑铃平举到与肩膀齐平的位置,而只能平举到下胸部的位置。但是不必担心,因为这样做可以直接刺激三角肌中束。很多长期无法孤立刺激三角肌中束的人,尝试这种改变之后,第二天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建议你做3~4组,每组10~12次; ?8 n) A% B+ E. v
+ r6 U% W" T9 b1 ?; M
0 G& }: ]2 H: Q# f! z7 R* l 在动作的最高点,两个哑铃的上部可以相触。 $ V; \; c! Z3 e/ H( z6 L
1 d8 H4 _9 K1 e2 N6 w
8 b6 y5 e0 B, B& F" D" b; T2 g/ G1 l E
' C4 F' K# v& v4 ^坐姿哑铃前平举图未找到暂时用站姿单臂(双臂)前平举代替
6 C1 O# L% O( q* M" m0 D; _: J6 a1 Q3 T0 N, B2 s
我推荐你采用的第二个训练动作是坐姿哑铃前平举。建议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也做一些小改变。在动作开始之前,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就好像你正准备做哑铃交替弯举一样。随后,保持掌心相对,把哑铃前平举。在动作过程中,手掌可稍稍内旋,这样,在动作的最高点,两个哑铃的上部可以相触。同样做3~4组,每组10~1 2次。
. j6 m5 Y0 x* n a
, F" C9 F! l" G( b9 E, a
$ z# Z# i2 t: j u ! D L5 \: ]% _6 k( }2 y; }
$ x7 a5 J/ j" z1 }: {5 S% H3 g5 k s( B0 t! i
杠铃杆下放得过低受伤的风险很高,只需把杠铃下放到上臂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就可以上推了。
* ~! c# k0 b/ A* |; u- g% ]' W: @9 }
最后一个训练动作,我建议你采用坐姿颈后杠铃推举。这个动作受伤的风险很高,这也就是我建议你最后做它的原因。此时,你不必使用过大的重量。很多人受伤是因为做颈后推举时,把杠铃杆下放得过低。所以,你只需把杠铃下放到上臂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就可以上推了。保持对重量的控制,动作过程要均匀、平稳。同样做3~4组,每组10~12次。
. a1 P# g t: L+ l) V9 }( f/ a1 ]$ O# U
根据我的经验,采用这个训练计划(当然了在具体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你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那样会更加富有挑战性和快乐性)三周后,你就会看到明显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