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我的历程——马克劳伦突破自己的故事7 ^' {# r+ |: E6 O6 L/ H# E
, y( |8 q- w2 p: f2 M+ P$ M* _5 R; O+ D. ?, z
这一章中,讲的是作者马克劳伦自己在美国特种战术队中训练时的一些故事。曾经,马克也很“弱”,一口气在水下潜泳25米都够呛(军队中必须一口气在水下潜泳超过116米,要求真是非常严苛),仰卧起坐姿势不标准没通过评估,训练的最后一天被打回初级班,86人的班级中只有4人毕业,而马克也没有毕业……书中有一个故事十分感人,马克为了让自己能通过考试、打破记录,凭着意念突破了自己的极限。这一段特地摘抄,希望能给正在犹豫、瓶颈、困恼中的伙伴一些激励! r' m4 f& y% O5 u
3 Z+ [3 w: `+ ]2 ^3 Q. n
9 Z4 U" h9 p$ {) v1 x: t& W6 v8 C: P' a& X6 R2 _
: b( F. K5 A5 Q8 {( w C
================================================================
6 Z$ H8 \1 f4 E1 F: Q! h0 h# [$ w; B7 e* a( ]/ U! }. B# o* _7 b0 e
/ B7 t" ~/ d5 p3 @
所以,我开始从头再来。每一天,我们在课程正常安排的训练——包括60分钟跑步、2小时体操、水下秘密行动、1小时蹼泳——之外,还要在圣安东尼奥德夏日骄阳的暴晒下训练几个小时。不过,最困难的总是早晨刚要开始的时候。
0 l2 V% X& f" |7 w6 i6 n, S3 E7 @4 |" L
0 E( D4 G) s: b$ e$ Z B
从周一到周五,我们都要去泳池,而走出泳池的情况只有三种:成功完成联系、推出、累得昏过去——一旦恢复神智,就要立刻回到泳池,成功完成练习、退出或累得昏过去。搞砸一项意味着你得重来一次,而每一次都会变得更困难,尤其是那些需要你在下前的过程中踩水的项目,像装备复原——潜到泳池底部,取下所有装备,按照正确的顺序放置,然后再教官检查前在全部重新穿戴好或打绳结收好——我们必须在水下3米多的深处完美地打3个不同的绳结。我们学会了投入、真的能够,不管多痛苦也要一次完成。全身心投入是要义所在,投入等于成功。4 Z7 @& v+ |/ }9 k' }, M& C5 e+ H
! B6 s8 B* ?; N& o
$ i1 u* n6 \4 D( P( h7 y' H
在9名教官努力地让我们中尽可能多的人退出的情况下,为了团队而忍耐煎熬的9周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考验。在我第二次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小队中的12人全部坚持到了期末评估,而且除了一人外全部通过。有1个队友的4000米蹼泳不达标。我们要最后一次回到泳池已完成他的第二次评估,我的时间到了。. C4 Z9 {7 j$ q1 H+ @$ ~0 [) c) ^
$ B [1 J5 M: q8 u7 H4 j: @
. g0 S! D e0 F9 I9 k我记得在车上时,曾为提出挑战水下记录而后悔。我知道我的队友不会放过我,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一个队友说话了。“这么说来,你真的要挑战那个纪录?”他问道,“你真的要这么做?”我忍住打歪他鼻子的冲动,回了他一句:“对!”我很坚定,而他在幸灾乐祸。但是他是对的,是用行动来表示的时候了。
' [: S/ M. G6 [4 M- g
4 {% K% z6 t4 v* f; P6 Q# h1 U7 v. d! f# N# Q
在我的队友完成蹼泳测试的78分钟里,我坐在泳池边上深呼吸,放松自己。我面临一个严峻考验,不能呼吸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而且我知道一旦我开始,那么知道我在水下昏倒被队友拉起来时才能再次露出水面。我选择了挑战一向令人生畏的纪录——斯威策,一位身高约190厘米的大学游泳健将,创造的116米纪录。我记得在课程刚开始时,我说过水下纪录是所有记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116米的水下纪录对于一个只能挣扎着达到25米的受训者来说,像是神才能完成的任务。而现在我就站在这里,仅仅过了4个月,在我第二次训练结束时,我准备去挑战这项纪录。
$ t' X5 H9 k, N+ i0 V2 o" J* O! {
& e; l5 I+ w- {/ E! @8 ~# m# p" j$ I( v9 Y. y$ a N! r
我站在泳池边沿,大声喊道:“准备入水,教官!”
0 k) o8 r- Q @) h“入水!”教官回复到。
+ ^, U/ t# F _& `. b: [“正在入水,教官!”
/ }7 g6 _. H4 S1 M6 F, t$ @$ i2 ~5 c
6 t) e( w5 b. g" t& R+ h2 b% s* ]
+ j5 O: U4 ]" s0 F: C" f- ^4 `我站在泳池里,靠着泳池边有放松了几分钟,我的队友等待着,随时准备在需要时把我拉起来。我最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中,蹬壁出发。
) ?7 e! D- ?$ |/ a
" b, o" t% G# F) m- V8 d3 c5 o( n$ Q* L: A7 {
随之而来的是彻底的孤独。在经历了2个月不间断的团队协作后,我突然之间不能看到或听到除我之外的任何人或任何声音,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击水和放松上。积水、滑行、放松……积水、滑行、放松……直到我的身体开始诅咒我为什么不呼吸。我的目标不可动摇,我的身体对舒适的向往干扰不了我。/ b2 f; r# {7 n
; V+ l6 \* `8 V& H J) q% o
) {" Z9 Q! Z6 O! @到达50米处,当不适感开始急剧放大时,我一瞬间有站出睡眠一笑而过的想法。但我不能那样做。你的脑子总会在处境艰难时寻找退路。放松,保持好姿势,在你的身心都在央求你别这样的时候继续坚持,这是对你的决心的检验。击水、滑行、放松……击水、滑行、放松……紧张、恐慌、焦虑大量消耗我体内本就不多的宝贵的氧气储备。最艰难时,我不得不放松好一会儿才熬过去。击水、滑行、放松……击水、滑行、放松……最终,一旦你的大脑和其他身体组织缺氧,不适感就会减轻。在达到这种状态之前的那段时间,对我而言似乎是无止境的。最后,光线变暗了,我的肢体仿佛消失了,感觉还不算太糟,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小,直到……
# v5 q7 o3 j5 Q7 m- U# F1 k! f1 d* H2 m; W ]! N' I
' b: H5 \- F! d# ^4 ^6 ]我醒来时已经在泳池的另一边,我脸色苍白,嘴唇青紫。“我成功了吗?”我含混不清地问道。我记不起我游完了整个泳池的长度,更记不起我在触壁的那一刻晕了过去。那时,我已经开始下沉,我的队友跳下水把我拉了上来。我重新开始呼吸,我刚刚创造了新的纪录——现在依然没被打破——133米,在水下不呼吸潜泳2分23秒。# {) C, A' `1 z. n
”4 s: [4 P: t/ u0 E3 v) I
% s, P4 A# k, Z1 ]4 ?* _8 p) s
9 c6 r6 \7 }2 g
* ?3 |( E6 y7 I0 I2 K: s# r6 ^8 y# c/ u! b, F% \
=====================================================# v4 ]# \1 s0 M$ }
9 S+ w9 ]* v; V. f' i2 l
4 }1 b4 |) f& R) w* n) |3 u- O8 @0 A
也许我们做不到马克那样的一口气潜泳,我们也不用做到。但是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不给自己的懒惰和惧怕找借口,投入、坚持,走出身体的舒适区!+ a& Z; H+ D2 q1 _2 K& s
(纯手打,求顶!!): m5 o) O1 u8 }! c( M% G: a
$ `4 c% Q" d: Y3 O( F
]4 W/ K$ N4 g! r ^4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