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3-17 08:55 编辑
- P/ o& Q% u$ ]每日早6点慢跑4000米,我一辈子都做不到.
5 t8 g/ q0 t6 ^: d! l0 ]chanjuan0514 发表于 2010-3-16 18:31  i( r% D. c2 L) Z
( Z- U, _5 ~) ~; b, I8 @4 }; B- \如何进行科学的健身跑4 w% v" h9 j. r1 @" T) L R/ q
做不到也好,享受跑步健身乐趣每周最好4~5次 结伴跑步、边跑步边听音乐,都让跑步变得更快乐
: A- I8 U: s8 b T1 v9 r0 O. Q
7 p5 F" n) I9 ^1 N/ n! Y 一、健身跑在健身锻炼中的作用
. c a0 ~, A# y7 o% s
^; D, c0 b9 ^1 E1 y9 j$ M 1.健身跑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7 `$ X) _* [# I7 }5 f( ~
1 ?6 ?! l3 Q/ [+ ~ 健身跑锻炼是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的良好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可保持或提高肺活量。由于健身跑时呼吸次数可达25—30次/分,肺通气量可比安静时增加10—12倍,这是其他体育锻炼项目做不到的。健身跑对氧需要量的75—85%均在跑程中得到满足。随着气体交换量的增加,呼吸肌需要做反复有力的收缩,使平时不用的肺泡更多地利用起来,这就使吸人的氧气更多地通过张开的肺泡进入血液中,参与体循环。这样的结果是使健身者的呼吸肌保持强壮有力,每次呼吸就能摄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坚持长期健身跑锻炼的人,安静时呼吸深而慢,这与心跳次数减慢的效果相同。 + S* L0 w- t1 ^- ~& B- ]. h
7 G2 w9 O: K8 l0 v 2.健身跑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 P0 Z+ |6 V. Q k; d! d
7 P1 u \% r: P) P5 v" K
健身跑可以保护心脏。长期进行健身跑锻炼的人冠状动脉不会因年龄增长而缩窄,保证有足够的血液量供给心肌,可使冠状动脉保持良好的循环状态。健身跑可降低心脏的肾上腺素的过分活动,从而能减轻由运动时心率和动脉压的反应,也有助于减轻由运动引起的心室过早搏动综合症。运动后可促使心肌的肌纤凝蛋白中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增加,心脏收缩力也随之增加。健身跑是依靠心肺较远的下肢作用周期性动作,推动人体向前移动的同时,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淤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定量的健身跑锻炼,还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加高密脂肪质,从而有助于中老年人防止和缓解动脉硬化。跑步时,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血管壁弹性得到良好锻炼,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减少,对中老年朋友预防高血压和维护正常血压值有极大帮助。 $ R. d& c/ V6 z8 @8 W
c9 Y8 G4 R$ s D( o
3.健身跑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 }. E' o- `+ j/ m/ B0 o. r, i: c
' w8 V! |% a/ W5 G! o 经常参加健身跑锻炼,可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人体正常的肌肉张力是经常处于微微收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肌肉虽然在工作,但耗损最小,耐用的氧量也很少,因此不易产生疲劳。正常的肌肉张力既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又能有效地将氧、营养物、激素和其他的化学物供给组织细胞,并携走组织细胞的各种产物和排泄物,从而使人体内的细胞经常保持活力,保持肌肉弹力和正常的收缩力。特别是骨骼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使骨骼的营养得到改善,增加骨质的弹性及韧性,避免发生因轻微外伤而造成骨折等损伤,从而延缓骨骼的老化过程。
! r6 U7 S) A( }1 d4 C9 M; ?
' m- c( @) s h; F( p. m 二、健身跑的正确姿势
6 X; f/ r) F) y7 Q8 T7 ^" {: w3 R% S- p( L, y4 Y
头和肩—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臂与手—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躯干与髋—从颈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腰—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大腿与膝—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小腿与跟腱—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 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 4 b$ G" n, Z' M
, `* |+ [! z) i. c
三、科学的跑步原则 1 w {, ~" J! z0 |! X( v
4 y3 A( F1 Q- v
1.最佳的跑步时间
+ f6 Z+ [& ]7 G7 Z- ~
$ [9 d3 j; r J& c) I 不宜在早晨刚起床时进行,因为此时人体血糖浓度较低,血液粘度较大,神经系统不兴奋,空气中氧气不足,充满CO2,此时跑步不利于健康。对有晨练习惯的人来说,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进行跑步为好,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下午3—5点进行。
& L7 }4 l( \" F5 x' p7 q7 e* E* e$ s" q3 K5 c2 w1 N
2.适宜的运动强度
2 F7 O4 U' [ Q: w
0 |+ H. A `& W (220-年龄)×60%~(220-年龄)×70%,如跑步者40岁,他跑步时的适宜心率应为110~130次/分左右。 1 p- E, s$ P ~* l9 O
( E8 b0 `5 ]# @& {( d6 f+ b- w 3.合理的练习次数、持续时间及距离
6 r, K, l. G: d4 l
- b3 T+ d, S6 _- E! O) z; i 青少年每周4—5次,每次30—40分钟,距离3000米左右;中老年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距离为2000米左右;总的原则是根据本人身体状况,适当增减运动量,但一定要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