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ieuyt 于 2010-3-15 09:33 编辑 ; t9 d6 K# p6 e" b3 x; m
" L' b. \9 l) n1 b }1# sbinsyan ; X1 s. _# H% Z! Q& O+ w) _
- S# ~. Q/ W9 u3 {" g) H还有个小疑问是关于每组次数与重量
4 Q1 ]5 o5 I0 F; Q e0 J' W是应该用大重量做少次数还是小重量多次数
; y) e( i% ~) D3 e( U3 }, c% H, Y% x2 k) M" {
这答案论坛有(以下是摘要)( U( K$ u+ T% \6 ^3 r- ^- L) K
+ V$ A0 T5 C$ p' S5 ]! _0 I9 Q: Q' d& j9 D3 ?3 R
/ F) k, T6 x9 K( a- s怎样选择负重量% p" {: k" v: B& U4 X& [9 ^
# l- Q$ {! V1 r* c ^ 为了恰当地刺激目标肌肉群,必须满足两个要求:采用完整的动作范围和保持严格的动作规范。# [0 H0 Y2 n: S9 x$ {
& y' h: M5 ^4 l6 _+ K' T6 A. q W
( E+ ^7 ~ e+ y. b# \: x
+ T/ |; n5 f- i$ X& a+ e0 F5 n% \ 严格的动作规范要求你在动作过程中不要摆动身体,确保目标肌肉群单独完成训练任务。如果你摇摆身体,就会把训练负荷分散到其他肌肉群上去。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不同负重量将产生何种训练效果。采用轻重量高次数训练,并不是增大肌肉块的最佳方法。比较马拉松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的体形就可以一目了然,关键是选择一个使你恰好在做完预定次数时达到力竭,或者至少非常接近力竭的重量。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大肌肉块,那你的每组目标次数就是8次。你就应该选择一个只能做8次的重量训练。如果做完8次后停下来时,你实际上还有能力继续做5次,甚至更多次,那说明你选择的重量过轻了。 ' z k( f6 ?" d) p3 [; M
组间休息时间
/ S% E* |- v0 y9 |0 \6 W 组间休息时间的安排原则是:当你使用大重量训练、目的是增加力量时,应该安排较长的组间休息时间(可以长达4~5分钟);当你使用中等重量训练、目的是增大肌肉块时,组间休息时间应该保持在1~3分钟(训练腿部、背部等大肌肉群时,组间休息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训练肱二头肌等小肌肉群时,组间休息时间应该短一些)。如果你的训练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和增加肌肉的清晰度,就应该采用非常短的组间休息时间。 8 S) E6 N) t$ I' _% ~) k
组数
具体做多少组最好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会受其他很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多数中高级水平的运动员可以每个训练动作做3~6组,以便更好地增加力量。 为了更全面、更充分地刺激目标肌肉群,你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训练动作,从不同角度刺激它。
1 c% S1 A, S9 X3 s次数
1 y5 F! w% R# X+ `( F
每组做多少次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力量,就应该选择只能做1~6次的重量训练;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大肌肉块,就应该选择只能做8~12次的重量;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肌肉耐力和清晰度,就应该选择能做15次以上的重量。 由于疲劳程度将随着训练的进程而加剧,你应该把使用大重量训练的动作安排在训练的最开始进行。
# D9 l1 D+ N8 P$ v+ M' E4 K+ c 重量辩证法
》用大重量训练。也就是使用你只能做1~6次的重量训练。主要是增加肌肉力量。
》用中等重量训练。也就是使用你一组能完成8~12次的重量训练。对增大肌肉块效果最好。
》使用相对较轻的重量训练,做高次数(一组通常超过15次),主要目的是增加肌肉耐力和清晰度。
递减组训练法则 做到力竭后,迅速把负重重量减小25%,然后继续做到力竭,这样做对增加肌肉清晰度效果很好
超级组训练法则 把两个训练动作联合在一起做,之间不休息。你可以把同一个肌肉群的训练动作安排在一起做,也可以把两个相对肌肉群(比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训练动作安排在一起做。你甚至可以把3个甚至更多的训练动作安排在一起连续做。当你的训练时间不多时,这样做能保证训练效果,也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以及提高肌肉的清晰度。
6 z3 j/ k* G9 c$ z% I% i" O- E9 n+ Q+ t0 A; s8 v' `2 m
背肌训练动作-单臂哑铃划船
& Y. T8 L- @* y/ K* {' u0 `9 K+ v+ d. A6 w7 F' C
肱三头肌训练动作-头上哑铃臂屈伸 $ w! d& P! K9 V; }* w( ^& t" {
0 ^( [: L% e$ J) B4 c上腹肌训练动作-仰卧起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