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名单:4 s+ T1 ^% K( L* ]8 [: d
一、2005年5月22日,一名39岁的美国人去世。
) ]) J9 {1 U1 A二、1996年3月14日,一名32岁的奥地利人去世。2 Y d/ p: e' u* H: y: _
三、1993年1月16日,一名32岁的冰岛人去世。
, S( ?" W, H( v四、1984年7月19日,一名32岁的苏联人去世。
# P' Y3 Z' e9 q5 d, l/ s五、1992年11月14日,一名29岁的墨西哥人去世。
. ]! ~6 E$ H- ]) J' J他们都死于一个共同的原因。4 b/ p- k: e* { [7 e3 i2 h
上面这些人分别是:一、前卧推世界纪录保持者安东尼克拉克、二、世界运动会健美冠军安德烈斯门泽尔、三、4届世界壮汉冠军乔波尔希格玛森、四、世界体操锦标赛冠军安德烈诺夫、五、前世界轻量级拳王佩德罗。他们死亡的共同原因是:服用兴奋剂过量。而他们只是因服用兴奋剂过量而死亡运动员长长名单中的很小一部分。
2 H, @+ ?! _7 T( ^+ u0 C) w兴奋剂家族! s7 J3 e+ i& q: E! J0 A
多年以来,兴奋剂一直是游荡在运动界上空的一个幽灵。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数百名运动员死于兴奋剂,还有多得多的人在饱受兴奋剂引起的重病折磨。而在一些运动中,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报告指出,目前兴奋剂问题最为严重的几项运动是卧推、腕力、健美、壮汉、拳击和体操。8 z5 ]7 g0 v1 g5 H, `
尽管是在刀锋上起舞,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原因是兴奋剂能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运动成绩,特别是在某些领域内。8 G) i9 @8 O' w3 v+ @6 e
随着生物化学科技水平的提高,兴奋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常见的兴奋剂包括以下几类:
9 A2 o1 j M+ F* L; @刺激剂。包括精神刺激剂、拟交感神经胺、咖啡因类、杂类中枢神经刺激物等。它能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和工作效率,但在药效过后会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严重抑制,甚至使心脏衰竭。刺激剂可谓兴奋剂界的老前辈,苯丙胺、麻黄碱、黄嘌呤、尼可刹米等都算得上“职业杀手”了。
7 p, x& q/ W0 `' H6 k! w; }麻醉止痛剂。包括哌替啶类和鸦片生物碱类。它能在短时间内抑制伤痛、突破伤痛对肌肉——神经系统的正常保护作用,实现运动成绩的跃升,但服药期间运动员容易遭受更严重的运动伤害,药效过后伤痛会更为严重,并且很容易呼吸衰竭。6 b# ]; h) A( T( X7 o# _
合成类固醇。包括康力龙、大力补、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等。它与睾酮类似,通过刺激肌肉力量增大、体积增长来提高运动成绩。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兴奋剂,它极大地加重了代谢负担,会造成严重的心、肝、肾损伤。2 Z* `- W* y3 ]8 |; y8 v
利尿剂。包括噻嗪类、亨氏环类、保钾剂、渗透剂等。它通过促进肾脏快速生成尿液,来迅速排除体内水分和其他代谢物,既能降低体重,也能掩盖其他兴奋剂的使用。服用利尿剂可以获得惊人的肌肉线条,但对于肾脏功能却是一场灾难。# `1 P# a4 e8 x4 T( Q9 `
贝塔受体阻滞剂。包括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它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起镇静作用。它可以在大强度运动中缓和心率,增强运动员的耐力,但和麻醉止痛剂类似,服药期间运动员的呼吸、循环系统可能严重过载,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 I) f+ ?3 V' N1 r* u内源性肽类激素。包括生长激素、胰岛素、红细胞生成素、促性腺素等。它可以促进合成代谢、加强力量,但容易导致肢端肥大、畸形、糖尿病、心梗和脑梗。
. v% o% _2 J; O1 D7 r血液兴奋剂。这是通过注入各种来源的血红细胞制品,来增加体内的血红细胞,增强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耐力。容易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代谢性休克和各种过敏反应,还容易传染艾滋病和各种肝炎。' W: t* ?) k6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