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组训练法则分析
' E9 j* w, s& [* Y, E: V4 y4 S/ G4 S: o9 B0 A Z2 a2 w
1 e8 @5 ~' S5 Z* o {6 g# v( [
9 s- F6 [1 x) K1 g' M 复合训练法则是针对局部肌肉的一种训练手段,也是挖掘肌肉潜力、提高训练强度、加深刺激、达到冲血效应的一种训练方法。! z% j+ S0 J* l( f! l( t4 x5 L
3 G! @% h4 j2 O1 m' N' Q8 Y1 B }" x
它是将两个锻炼功能相同、位置相近或同一部位肌群的动作连在一组内进行循环训练的组合练习,组间动作转换间歇不宜超过10-15秒。. N) s$ G* c+ o: {+ B
+ K9 B- m0 y1 V& s3 q( O 健美锻炼过程实际上是机体运动训练的适应过程,亦即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对局部肌肉而言,在锻炼的初始阶段,或在采用新的练习动作、承受新的运动负荷后,肌肉组织乃至机体的反应往往相当强烈、训练效果明显。
* k+ K g, T9 G6 N/ Y1 d! u9 o; n0 u% P- g w, \4 b4 H" x' H& L0 u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肌肉对既往的训练程式便渐渐产生了适应性,进步就慢下业了。必须有新的运动负荷和训练刺激才能使肌肉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复合组训练法则即代表一种新的负荷方式,且常用常新。
+ l3 z: f* v V! H8 H/ e' z
0 K$ B m5 h. Q* {8 ] 复合组法则还拓展了对局部的肌群的刺激重点。我们知道,在锻炼中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刺激点,若反复刺激该点,久之就会产生训练适应,不利于整块肌肉的全面发展。) p2 ~1 t. ~8 [. ?
; f- o1 w/ K7 g) h3 W* L7 Y
如果及时变更刺激点以及肌肉用力的方式、路线等,就会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活动,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实现不同动作作用于同块肌肉的叠加效应。
% m: n9 [4 N- x7 d& R% r/ j- G* A; H2 j. y; X
复合组训练对肌肉产生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负荷量上,更重要的是在供能与恢复、肌肉的薄弱部位以及训练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功效,因为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