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1-20 15:39 编辑 ' ~) F, B0 v& K2 k% n- L
* ~! x" i- ?2 C1 N8 K7 D4 ~
十大“跑偏”锻炼观念
1 O C0 y0 |5 K7 E6 f+ u! R! a$ Y% A7 {
你正在坚持的种种健身观念,也许正像《不差钱》小品里说的那样,已经跑偏了。要想修得正果,就应纠正偏差。回到健身正道上来。以下便是十种“跑偏”观念。5 w9 {! ^; E R9 R7 o! ^3 _6 Y
4 i1 | a) C4 V9 _, i; b7 H) E
7 Y5 W/ R$ x( }9 {
) c9 k& ]3 N* S2 {$ s+ N7 [0 t3 Y# @
* n2 s5 V$ `9 G) a' E: b3 R1、下蹲练习时千万不要让膝盖超过脚尖# V$ T9 g" [$ a3 W! e/ @
( B0 h- v7 C0 B 这个理论的本意是锻炼中尽量不要让膝关节承受过大的压力,避免受伤。美国运动学院(ACE)的运动生理专家对此的看法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屈膝用力时膝盖超过脚尖的情况,因此锻炼时应该保持标准动作,避免膝盖超过脚尖。但是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你应该有意识地偶然“违规”一次,让关节能够适应生活中会经常出现的挑战。
0 M1 r Q( w4 {" |
& R7 H# v2 v3 R4 K/ S1 w. N2、脂肪与肌肉会互相转化
- m+ Q1 f4 a9 ]0 N1 J- W1 {3 z9 @3 h5 N) E9 V( b/ s
“点石成金”只是魔术。脂肪细胞与肌肉细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组织,互相没有转化的可能性。要增长肌肉,只有通过力量练习来刺激肌肉的合成。而减少脂肪也只有加大身体的热量消耗。这两者的效果结合在一起就让人以为一种组织转化为另一种了,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增长而另一种缩小而已。
7 |3 D! c: u* @
- T. [( T* Y0 K. w9 ]' x3、杠铃片必须面朝一个方向,否则会不平衡
" g* g7 V! g- _& X* ?7 z" d! l6 G* L
杠铃片有一面有字的,也有两面一样的。
/ J. f' C l, h4 ]) q" D9 P$ V2 W/ |% u
有运动专家认为,杠铃片朝向不同不会引起不平衡。导致不平衡的最大可能是握杠不发起均,或者在动作过程中用力不平衡所致。2 K9 C' H% y3 [; Z7 g
0 Z/ N* _% ^) y; e6 [
& l- L% @5 r2 @$ z1 P3 l
- ~6 z7 y! c0 ~1 b2 @4、腿举器械如果两边加重不同会出现不平衡# a% U# ^/ P( I+ S5 Z" y5 Z/ u4 v& }
+ E" b7 Y8 s, z5 ^) h+ ~$ U1 O 专家认为,两边加重相同会让器械的滑动更流畅柔和,对保护器械有利。如果一边加了25公斤而另一边加了35公斤,锻炼者并不会感到不平衡,你推起的重量也就是25+35的总和外加器械的移动阻力。但是如果两边加重相差太大,比如一边10公斤,另一边220公斤,器械移动阻力会变得非常大,不过你还是在举总重量。6 M0 } x, u& p" W! E% K
$ v6 F. r. U9 c$ E( B- w, ?1 l
5、如果锻炼后的第二天没出现肌肉酸疼,就说明练得不够努力
8 i' t' L6 C& {2 e# B7 A" E I% D
5 }9 j' A/ o \9 Y0 S 运动生理学家的看法是,如果你相隔了很多天或者练了一个新动作,出现肌肉酸疼是正常的。肌肉需要时间来适应与恢复。但是强烈持久的肌肉酸疼应该引起警惕,尤其是在没增加新动作的情况下,因为这可能是过度训练的信号,有导致伤害的可能。为了避免出现训练平台,你应该经常变换练习内容,大约6周左右调整一次比较适应,太勤了也不行。
' ]5 y4 j7 i' C9 n8 c; F- h0 G2 q7 M- r
& ~! |: H! Y4 _( i+ r
. }: @% c& H B0 P2 I6 Y6、自由重量的效果好于器械
: v7 y/ ]# s1 | N- M
$ |9 Q9 z' {% G$ p* X/ N' b 自由重量(杠铃、哑铃、壶铃)能让你从不同的角度锻炼肌肉,有利于力量的增长。但对新手来说,受伤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而器械对初练者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它的运动轨迹是固定的,也不用掌握平衡,因此容易掌握使用,受伤的机会也较小。高水平的锻炼者有时也会用器械来增加运动趣味,减少枯燥感。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练习。
. a( n: h0 u'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