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运动计划 保护心脏健康 # P. Y* ]& b' ^# Q% o6 J, U6 c
# x# c( J1 g) {) O3 R& Y0 b
3 J) p" u- w! ?5 z3 H% A0 W
: v4 d( Z4 r, a' R# F; t 近几年,因心脏疾病突然猝死的事件屡见报端。谈到心绞痛、心律不齐、房颤这类心脏问题,许多人似乎都能“对号入座”。生气时心脏难受,高兴时心脏也难受;运动快了心脏吃不消,不运动心脏也受不了。面对这么多的心脏问题,怎样运动才更科学?
6 q j2 ~( T: i4 S) m! F
; Z, Y4 w2 l! V" S$ y
: j3 v$ j: e# _" s# L0 N" L
8 \9 b( q. L4 V2 P! I 其实,找到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运动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掌握好运动的“度”。当你开始运动之前,最好为心脏健康做个“运动设计”。我们都知道,医生治病有“药”,同时还必须有“方”,“处方”才是治病的关键。运动的道理也一样。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心脏不好的人不仅应该考虑哪些运动对心脏有好处,还要考虑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并“设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 F2 T* E6 a" ?* \8 W. q' f, D3 r w- f6 u
所谓“运动设计”,指的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健身体系。在进行设计前,先要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健身模式。全面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V. L s/ _: ?( i% S; x; v% C" _3 y$ K
) }: m1 ?/ ^5 B$ i0 k0 Y( D a.体质分析:先对身高、体重、心肺功能、肌力、柔韧性等身体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人体体能指标进行单一分析,再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z% U/ y1 W# N$ @6 i
0 h8 |. P3 C2 |: w- N3 w' b! p/ z) P
b.生活习惯分析:对生活习惯的分析,目的是建立起一些规则,卡住患病及体质下降的源头,譬如不爱运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等。
% J) E# [, Z+ y! h; S$ p1 H) u4 v8 {+ S* ~4 {
c.心理分析: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引起心脏问题,因此,心理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心理调节方式,将心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降到最低。
% I2 K( }1 m1 @6 Q* t2 H0 e
2 e. D0 _* x3 A y 在对上述因素做出分析之后,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了。我建议大家从事对心脏有良性刺激的有氧运动,如速度适中的快走、慢跑、骑车等;大家还可以选择能增强胸部肌力的器械锻炼,如上肢的卧推、拉臂,它们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的良性负荷。在锻炼方法上,要采用循环练习法,小量多次。
0 s D! n6 a7 o- E& C
+ \6 N L6 D- v. X 运动的最佳时间选择下午三点至晚九点的,长短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锻炼强度的控制可以根据下面的方法来计算。 R) Q6 B5 t8 j* |* {: O2 v6 f, N
" q4 y5 r+ {, H. O2 h& Y' t7 l8 v
最佳运动心率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一般人)
P# V$ ]9 Z3 K I9 ?- y! N" N0 y7 o* Q+ s1 h" ?
220―现在年龄×0.8=心率上限% S/ Q, F" E# G4 L
$ G! H$ t1 @" a 220―现在年龄×0.6=心率下限3 I! j0 p5 }. N7 @7 P
) `( Z. g% S$ ^" t0 E
最佳运动心律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有心脏问题的人)
* q6 Z6 b1 u& l4 Z( ?4 l1 m+ M/ W4 I& D
. E. m& r3 Y5 Y: z4 c! a. C% i3 } 晨脉×1.8=心率控制上限
8 {1 e9 ]: P, M, H4 n
1 x4 H5 Y0 e# d# l% M1 X5 g 晨脉×1.4=心率控制下限。
6 w% K0 a4 v; l$ n$ r& w4 L
& @. x; w4 |2 X& B 运动初期,健身者可以按照这个计算方法控制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