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完善胸肌
练习一:飞鸟
; s$ W3 W5 S6 c" N! @# B5 O& d- {* L* V2 h/ i$ C
多功能是飞鸟的优点,它能给胸部提供最好的热身,还能增大胸肌外侧。飞鸟的变化很多,如坐姿机器飞鸟、平板哑铃飞鸟、斜板机器和斜板哑铃飞鸟等,我都进行尝试。 7 J% x# Z7 W& ^! M% t" \! K
0 y& ]1 M) C+ g1 |
此外,稍微改变肘关节的位置还能刺激胸部的不同区域。肘关节朝向身体时重点练胸肌下部,肘关节向外时重点练胸肌中部。我还使用一种特制的飞鸟机器,它允许肘关节的位置较高,能比仅用胸肌外侧时推起更大的重量,并直接刺激上胸部。
+ f8 q# U4 x7 T) `$ ~" Z# q1 N5 D) J3 J6 f, j' ?
我先做两组轻重量的坐姿机器飞鸟,每组2O次。在动作的放松阶段,让手柄一直伸展到最远处,这种伸展很有益。在离开机器前,手还抓住手柄,身体尽量前倾,以进一步拉伸肩部。 3 _7 }: h# G, {% J) `; D
# D9 C5 r- L- p9 L& G, U. ?( k 简短休息后,开始大重量的哑铃飞鸟。金字塔式增重,做3组,第一组12~15次,第二组10次,第三组6~8次,到力竭。 5 R; b( l& q) O3 U1 H/ h- ]1 W% M
0 p+ W5 `6 T9 W8 p D! ^
因为重量很大,要确保动作做得规范,避免突然猛拉。有些运动员喜欢在顶点把手柄或哑铃挤到一起进行顶峰收缩,我则更喜欢采用持续张力法则,从不在顶部停留太久,这样更能促进胸部充血。 : \, o3 F; y9 R; i) Y" \
7 d6 ~6 G+ j" ^9 y2 [: @练习二:斜板机器卧推 7 \; a# g2 r* w- g" d! e8 t. {
& x$ }3 ~7 X& C- x: k/ @+ f4 @
我用它练上胸部。板的角度调到杆触胸部顶端。由于使用的重量很大,我先做一组热身,然后金字塔式增重,做3组,次数分别为12、10和8次,都做到力竭。同样采用持续张力法则,从不让杆在胸部停顿或在顶部锁定。肘关节始终保持弯曲,整个组就像一个连续的动作。
9 Y5 ?3 m( B! O8 P4 Q8 l; C; U# M$ \" u
练习三:斜板哑铃或机器卧推
5 N/ w: `: ~. g5 \
3 c; p! a6 L4 n9 j 随后,我做更多的斜板卧推。非赛季,我坚持用哑铃做这个动作。备赛期间,我在两个手柄可独自活动的机器上做。
, a- P* Z: t6 q M. E: W6 s! U- t# r7 M4 M
虽然在增大肌肉块上没有什么器械能代替哑铃,但备赛期间机器则更具优势。例如,在把机器推到则恰当位置的过程中,我不泌消耗更多的能量和冒受伤的危险。 5 j; E: E+ t! T# Y
% H. ^& e- P1 t" s
使用哑铃时我从热身组开始,在机器上我则直接进入第一个大重量组练习。在两种情况下都做3组10~12次。 1 H+ H2 I: b# w& c
* H; c. u$ L( a' C练习四:下斜卧推
' k6 l3 B5 l, r6 L- E. v/ u( k% g
t% |; _6 O; [8 @' Y" { 目前已有一种很好的机器来代替杠铃下斜卧推,它允许人笔直的坐着,却能以下斜的角度推起,从而避免备液冲进脑袋,并能更好地控制推的角度。为了达到极度充血,我把组数增加到4组,每组10~12次,使用与肩同宽的握距。 8 \" I2 a5 Q6 y8 w3 n$ C) [+ N
- N& d2 W" H: a4 S" k
练习五:平板哑铃或机器卧推 & F k6 J6 B" h7 O' l9 b
- N" Z8 h2 M' }3 M2 ~) N$ e( _2 v 非赛季,我以平板哑铃卧推结束训练。备赛期间,我做平板机器卧推,使用两个手柄可独立活动的机器,这种机器能孤立刺激胸肌中部,而且不会有使用哑铃训练时上提和放回哑铃时撕裂肩部肌肉的危险。做4组,每组10~12次。
5 H2 u2 E. m. o" X. {3 O1 N6 i& F6 a5 j$ ?$ q7 C' w
练习六:拉力器胸前十字交叉 / z6 B$ c+ ~7 Q8 J( J& P$ f9 |$ @ ?
9 k" J |+ s- P$ a- ]! R. i# G
这是个带有伸展性的动作。而伸展对肌肉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肌肉增长需要空间,伸展可扩展这个空间。伸展还使血液达到边远的肌纤维末端,更好地为肌肉提供能量。做3组,每组10~l2次。 & t! ^0 N$ a7 D9 B4 d) o8 k. s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