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力竭的五种原则
韦德五种训练原则的运用,将帮助你超越力竭,取得成功。% ]2 M4 }: i( u
! M/ C6 n! }; x4 k
一、 欺骗性原则的运用4 U) k9 h+ B3 T3 o
# K# u2 r& D+ {0 Z3 e$ @. f1 G 一旦接近失败(即没有能力用完美的形式完成全部动作),最容易增加练习的方法是运用韦德欺骗性训练原则,如利用器械重量的动力或身体的摆动来帮助举起或移动重量。例如,进行杠铃弯举练习时,当接近失败是最好不要保持躯干的绷直状态,以便你在弯举是能借助身体向后在向前的摆动来举起杠铃。“欺骗”是在一组训练中举起更多重量的有效方法,比如,你在某一组练习的第6次达到力竭 ,你就可用欺骗的方法借助杠铃和身体的公里在做2—3次练习。 B F( P* m7 e0 L/ ]% Z
如果仅通过双臂向上“摆动”杠铃来完成动作 ,那么对肱二头肌的影响会很小,且会增加受伤的危险。
+ T; L- }4 \! C7 w9 t7 z9 U3 R7 _ 使用该原则进行的练习有:杠铃和哑铃弯举、杠铃腿举、哑铃侧平举和俯立飞鸟等。 k. g8 C% z& u" U' f6 e
不使用该法则进行的练习有:硬拉、杠铃划船、深蹲和平卧推举。% T( y1 H. ^) _3 e" ?1 S* _% } n; ?. i
- C. O2 H d8 ~/ Z! r4 s! Z为什么肌力会衰竭?& L! h: y2 p( d2 g
& D, f% L; j0 Y: Q' r0 Z
当你在全力做1组杠铃弯举时,你认为在这个重量上肯定能完成10次,但坐到第5次时一种轻微的灼痛开始出现。你继续作的6次、7次, 疼痛增加 ,表现是一种“燃烧”的感觉。尽管如此,你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来,一定要做到10次。* @6 t) Y0 ?4 b3 ~, W+ B G7 Z
到第8次是就变成一种折磨,你仍没有停下来。第9次还没有停下来,要争取做到做后一次。但却没能完成,你的肱二头肌精疲力竭了。! W, q/ t# i& e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能做到第10次?说清楚比较困难,因为包含许多因素。开始你用的是肱二头肌和大脑,也包括骨骼、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尽管如此,有两种情况最有可能,一是肌肉传递给大脑停止该种运动的信号,二是大脑命令你的肌肉停止这种运动。第一种情况,当你接近以前从未超越的极限时,一种停工的信息传送到你的潜意识。后一种情况,肌肉中大量乳酸积累,增加了肌肉的疼痛,只是你停了下来。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大脑和身体总在试图保护你,以免造成伤害。$ c; g# C; _$ y! I' ?0 [8 Q5 r
+ [+ E. m8 B& h/ \: U& _4 {
二、局部次数原则的运用. Z: M5 P* w& F7 |- B1 X2 M
$ B( Q: }$ D) W9 p, W* a. V" M# s2 t 在你鼓起勇气完成全部次数后,仍能继续进行局部练习。例如,杠铃弯举做第10次达到力竭后,仍能以正确的动作做半程练习,让肱二头肌继续工作。接下来你可能举不到一半。在接下来的2次你可能只在四分之一的范围内运动 ,或许只能将哑铃从大腿向上移动几英寸 ,这种小范围的运动也许还能做5——6次。3 ]0 r! L+ @7 K. e
这种小范围的练习能使肌肉产生异常强烈的“燃烧”,对目标肌肉有很大助益。该原则适合所有的练习。
% {5 @* q% F5 V3 `1 Q/ F, Q2 b1 J5 ^ J. D6 w2 S
三、间歇原则的运用, N# \+ c9 ?0 j# L# c j, j. Z
. U: A1 q* m0 S; s) N2 f
除通过欺骗性或顽强进行举步次数原则的运用超越力竭外,你可能还注意到:假如你有足够的间歇时间,则可完成更多的次数和组数。一块已经疲劳的肌肉仅休息10——15秒钟即可重新获得50-60%的力量,再做2-3次试举 ;再休息10-15秒,再完成2-3次试举 。这就使运用间歇原则强化肌肉的方法,它意味着你正在扩展肌肉衰竭的组数范围,意味着你仍然能用完美的形式举起最大的重量。使用该法则进行的练习有:坐姿杠铃和组合器械推举、杠铃或组合器械卧推、腿部推蹲和箭步蹲举。不使用该法则的练习有:孤立性动作,如拉力器扩胸、拉力器飞鸟、三头肌下压、器械弯举、深蹲、硬拉、和各种哑铃动作。
3 e+ x3 R0 H: l" r. K0 L# U( u
- I3 D# |7 z( j5 m组数的扩展0 Q7 [7 a! _9 P, |! N' e: D
9 D+ s% d* B+ h7 z' F }' D$ v 使用欺骗性原则完成全部练习次数 ,因没有把握在做1次或多次动作而采用减少次数、暂停几秒、减少重量或获得他人的帮助 ,这是5种扩展组数的方法,即为了超越力竭肌力衰竭的限制,通过改变和调节训练方式来扩展组数。要通过扩展组数彻底耗尽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量(修正工作的肌肉达到正常的衰竭点),你需要运用一种以上的韦德训练原则,同时要选择能适合你自己的扩展方法。 @' e. N, m' I+ p; P; t
- }; q# g0 W4 _" m
四、逐降组数原则的运用8 v ]) o) z- p4 e/ f1 [
/ n, E! S/ b" V" N! d. W/ V0 k. ~5 n 逐降组数原则是在你完成预定的全部次数后, 通过迅速减少重量来加以运用。例如 ,当你在第8次弯举100磅杠铃达到力竭时,把杠铃重量减到80磅再举8次。当你不能用80磅的重量正确地完成全部次数时 ,再将重量减至60磅做。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减少重量2—3次就足够了。使用该原则进行的练习有:可以迅速调节重量的练习,如背肌下拉、肱三头肌下压,拉力器弯举和哑铃弯举等;其他组合器械练习。
+ b3 e6 _$ V+ C$ c/ M 不使用该法则的练习有:器械被占用不能迅速改变重量的练习,曲柄杠铃弯举,如牧师椅弯举和肱二头肌弯举等,没有同伴保护的杠铃练习,如上斜推举和肩部推举,腿部推凳练习。- t5 ^" S7 u# k) W4 g. Y8 R- N
3 O0 Q3 \9 ]2 N& w8 u
何时为一组的结束?+ c* L" s2 y5 h2 d
5 C& H1 M; z6 ?1 p; V% E4 d0 H5 Q9 Z 当你在金字塔组时(每组采用较低的次数逐渐增加重量),应在金字塔顶点关注全部能量的发挥并在组中不达到力竭。
# [ W1 i4 }! w3 D5 o* O 举起重量时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练习(如卧推和深蹲),如果没有保护者绝对不应达到力竭。假如你为了恢复力量或保护肌肉品质所进行的训练比增加肌肉块的训练投入的精力更多,则要测试你的极限能力是不是谨慎的。此外,你应在绝大多数组的练习中接近或达到力竭。这是有效进行重量训练的关键。使用超越力竭的方法,通过沉重的压力使肌肉超负荷,能有效促进肌肉体积和力量的增加。因为5种扩展方法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训练强度,对你的肌肉增长会产生震撼性的效果。
& l: a5 |3 S' Q 运用这些原则而不结合足够的休息会导致训练过度。因此,你若想经常运用他们,则应减少训练的频率和每个身体部位少做几组。这就是为什么高强度的拥护者多里安·耶茨比其他冠军训练量小的原因。. G0 c7 T$ [6 j) _ p5 s
$ n" s( P" T* y+ b" q
# h' ^5 j: @ V
( o4 b. c* G4 M: \1 S5 f+ h
五、强迫次数原则的运用& e4 ~" P5 }) O, ^3 U
4 C7 I8 n" V8 t# v 前4种原则的运用能独立完成,但要运用强迫次数原则你要至少需要一个同伴的帮助。仍以杠铃弯举为例,当你独自做完全部次数达到力竭时,同伴应走过来把手放在你的杠铃下,给予最地限度的协助.“ 强迫次数”的关键时同伴只帮你保持在完整范围内的运动,开始他可能只是手扶杠铃使你作2个强迫次数。在扩展组数时,如果真正达到失败,你的力量将会迅速下降,因此,每组做3——4个强迫次数就足够了。5 t2 ?6 d- s$ d1 f; F
使用该法则进行的练习有:卧推、肩部推举、杠铃弯举、和组合器械练习等。不使用该法则的练习有: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和杠铃划船等。尽你所能艰苦地进行训练,通过超越和扩展极限对力竭进行挑战,最大化地刺激肌肉,使肌肉获得增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5 A4 t3 b' l# [' A* F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