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先训练法基本模式 ) p" h( ^/ T6 S& \2 l
! S% x+ @5 n2 [0 Y
4 v0 b$ {7 ]' U8 @1 [9 ~! P: t0 R& D, m# b6 J5 b' S
优先训练法不仅具有“把最薄弱、较薄弱或最急需增强的身体部位放在体力状态最好、精力最充沛的每次训练课的前半段进行锻炼”的含义,还有根据各部位肌肉发展的规律合理而适时选择,安排练习动作的涵义。
; H. `# a/ n) ^5 ]# \8 P4 W' i: X. z0 A* I6 z
经过初级阶段的锻炼,在全面提高体力水平和训练能力的基础上,我们更了解了自身的薄弱环节和想重点突出的身体部位,比如健胸让平坦无奇的胸部发达,丰满起来;宽肩;改善窄溜的“美女肩”,打造壮美的宽肩;拓背;练出倒三角形的“虎背”;提臀;让下垂,松软的臀部紧缩圆翘起来;壮腿:粗壮大腿、塑造小腿,使身体的支柱美观、结实、有力;收腹;让软绵绵、颤巍巍的大腹平实地块形分明;粗臂: J. g. d# ] a3 ?8 T; ^3 }, H
;使细小的胳膊粗壮起来等等。这些都是优先训练的理由,有人可能只需优先锻炼一个部位,有人可能有两、三个,甚至四、五个。但若需优先锻炼的部位太多,则说明体格发展的水平较低,解决的办法就不是优先锻炼哪个部位,而是要按部就班,按照初级阶段周间三分化或循环训练的方法去全面发展。
3 A3 o% R9 m9 c- v$ W
M. [! \. l/ W3 ?8 [( ^9 s本文就健胸、拓背、壮腿、粗臂进行有机组合并做示例计划。计划符合初中阶段练习者的训练能力与实际水平,可为有相似要求的练习者训练能力与实际水平,可为有相似要求的练习者直接(或稍加修改)采用。计划仍以四天双分化为宜。
8 \+ e) n$ n8 W# H" x9 d. [8 {: n8 D9 r8 }
训练时间是宝贵的,除了特别需要拿出专门时间和精力进行重点锻炼的部位外,正常情况下的“优先”就是需要优先的“部位”在时间或训练次序安排上的优先,优先训练内容的课程计划在训练量和训练形式上与其他的课程计划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就是优先锻炼的部位在运动负荷上可稍有突破。优先部位的选择应强调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般在一段时期内选择1——2个部位足矣,否则可能不得要领,失去“优先”优势。就是说采用“优先法”可以贯彻各个击破的原则,当正在“优先锻炼”的部位上去。
v0 w" r/ o3 Z5 t
1 G6 ^+ s. b% P相关链接
/ f! j9 m3 Y% p' N% q$ w1 \+ l8 A2 ^2 z
动作优先:指在制定训练计划,编排动作次序时,根据目标肌肉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训练动作先后顺序的一种做法。譬如,针对胸大肌“先外侧翼,下缘坎,再由下而上至上胸部,由内而外至中间沟”的发展规律,在训练开始阶段采用稍宽握距的练法先发达胸大肌的外侧翼,待外侧翼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渐缩小握距,把训练重心向中间沟方向推进等等。通常,对一个部位强调先用基本动作再用孤立动作进行锻炼的要求,也是动作优先的反映。) [- X; D! S: j8 F! x! @1 f8 \$ g2 w
Z8 Z5 D: W9 ]( Q$ X/ Z
技术规定:孤立法则,退让法则、助力次数法则以及快速法则等技术性则在优先训练计划中仍然十分强调,它们是保证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助力次数法和快速法需适时、适量运用。
8 m1 m4 F( A' r( q. J
) d6 E8 v$ `9 ~; k负荷形式:初中级阶段的负荷刺激。因此,锥形加重法、肌肉混淆法、多组数法以及分化法皆应时时贯彻到此阶段的训练课程计划中,对照课程计划一与二,仔细剖析计划内容,你能领会其中的实践形式与精神贯彻吗?试试吧,这将会使你进步多多。
. w% X+ ?+ g& e) W
/ }$ U5 f' }+ n6 z3 C你可以试试编出肩、臀、腹部优先训练计划,相信你定能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