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发表于 2009-7-7 08:59

全方位打造胸大肌(图)

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7-13 14:47 编辑

全方位打造胸大肌


    双杠臂屈伸:作为胸部的热身动作,重点打造下胸部。
    动作要点:双肘夹紧,上身前倾,下巴内收,略含胸,无论起始还是结束都要保持这一姿势,动作底部不要放得太低,以免给肩关节造成太大压力。


    杠铃平板卧推:打造整个胸部围度。
   动作要点:不同的握距刺激的重点也不同。比肩略窄锻炼中部胸大肌,与肩同宽锻炼整个胸肌,比肩稍宽锻炼胸肌外侧,再宽的话就是侧重锻炼三角肌后束。

    双脚的位置:
   两腿分开成45度角,平放在地上,可以有力支撑。不要把脚踩到板凳上,这样稳定性会比较差,需要分担一部分力量控制核心肌群的稳定,这样就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锻炼胸肌。    动作要点:不要把臀部和腰抬离凳子。



    上斜哑铃推举:锻炼上部胸大肌。
   哑铃比杠铃好处就是没有横杠限制,可以充分拉伸胸大肌,注意不要下放的太低,以免拉伤胸肌。这个练习放在前面做,因为自由重量需要花很大精力。斜板的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间,角度太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也越大,会影响到胸肌的发力。


    下斜哑铃卧推:锻炼下部胸大肌。
   注意:哑铃或杠铃下放到最下面的肋骨两侧,不要放到胸大肌中间部位,以免给肩关节造成压力。


    蝴蝶机飞鸟:锻炼胸沟分离度。
    调整座位高度,使把手与你的肩在同一高度,双臂保持微弯状态,注意双臂不要打开过度(打开到背平面就可以了),以免伤到肩关节,重量不要太重,内收时停顿3秒,充分挤压胸大肌。


    拉力器十字夹胸:锻炼下部胸大肌,中部胸肌。
动作要点:这个动作充血效果很明显,用轻重量多次数,保持双肘微弯,低头含胸,动作顶点努力挤压胸。


平板哑铃飞鸟:
动作要点:作为胸肌训练的结束动作。使用较轻的重量,保持双肘微弯的固定角度,下放到背平面即可,上举时像抱一棵大树一样,不是直上直下,沿一定弧度推举,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缩。

梁祝 发表于 2009-7-7 16:34

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3-19 10:18 编辑

      完美胸肌五步走



      第一步:正确估计自己现在的水平。你是没有任何训练经验的初学者?还是有些实践积累但需要进一步提高?任何水平的训练者都应该随时审视自己在训练方面的得失,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第二步:选用练习动作。这一步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动作来塑造胸肌。练习动作的种类可以分成杠、哑铃(自由重量)练习,器械练习,拉力器练习和身体自重练习,每一类都有很多种具体的练习动作。你可以先从上述4种练习中各选出一个,并用这4个练习构成你的训练计划。

 计划中最好(至少)包括两种推举(杠、哑铃卧推或器械推胸)的练习,每种推举采用不同的角度。比如你先做了平板杠铃卧推,那你接下来最好用上斜或下斜做其他的练习。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飞鸟等动作。想要练出饱满鼓胀的胸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掌握适度的训练频率,从不同角度刺激胸部肌肉。

 由于胸部独特的生理结构,高效的训练必须包括能够训练胸肌上、中、下三部分的练习。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难事,你要做的是采用不同的角度训练两种基本的胸部练习动作——卧推和飞鸟。

 第三步:确定练习的组数和次数。无论是什么水平的练习者,每次胸部训练的总组数一般要控制在10——14组的范围以内。你的目标是保持每组练习的高强度,并且每1组都要达到力竭。此处“力竭”的定义是在保持正确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无力再多完成1次动作。

 每组中动作的重复次数,在任何一个训练计划中都起到关键作用。健美训练的最佳次数是6——12次。较大重量对应较少的次数(6——8次),作用是增加肌肉体积;较小重量对应较多的次数(10——12次),作用是改善肌肉细节的形态。

 另外,要注意组间休息时间不能太久。如果休息时间过长,肌肉的温度就会降低,随之失去最佳的工作状态。如果休息30秒,你就可以开始下1组练习,就不要等到40秒。组间休息的最长时间是两分钟。

 如果采用“超量训练法”训练同一块肌肉,间隔时间要3-7天,这样肌肉才能完全恢复过来,进而产生“超量恢复”。

 第四步:使用金字塔增重法则。这个训练法则可以有效地刺激深层肌肉纤维,做法是从轻重量,高次数开始,每1组逐渐增加重量、减少次数。这样做实际上起到了逐渐热身的作用,金字塔法则有助于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对重量的平衡控制能力。由金字塔增重作为保障,你可以在最后1组大重量组中更有效地达到深度力竭。

 第五步:适时更新训练计划。为了确保训练计划具有长久的理想效果,应该不时地给训练计划增加些新内容。

mixli 发表于 2009-7-7 16:36

不错 我先来顶了:lol

de5678 发表于 2009-7-8 11:39

我喜欢~~~

梁祝 发表于 2009-7-14 16:00

世界自然健美轻重量级冠军Stan McQuay

kisst 发表于 2009-7-15 00:00

好贴 。。受益匪浅。。谢谢LZ 辛苦了

粉面玉狼 发表于 2009-7-16 20:21

不错……好贴

和你一样强 发表于 2009-7-20 13:53

动作要点:不要把臀部和腰抬离凳子。
我在书上看到的是用臀部和背部支撑,腰部抬起,挺胸。
请问怎么回事啊

@chenalking 发表于 2009-7-20 14:08

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09-9-20 11:09 编辑

很想知道 平板哑铃飞鸟 和 平板哑铃卧推 锻炼的部位有什么不同 先谢谢版主

   卧推是训练胸肌最好的动作,同时也是许多健身爱好者最喜欢练的动作,大部分的训练者以杠铃卧推为主——的确其是训练上半身最好的动作,对80%训练者的来说很有效。那20%的人呢?答案是哑铃卧推。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杠铃卧推之后也可试着练习哑铃卧推,你会有不同的感觉的。


  起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动作过程: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呼吸方法: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训练要点:

  1、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2、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3、起始时,要把哑铃的轴线置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才能让胸大肌发力。如果哑铃举在肩膀上,只能锻炼肩部肌肉。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肌用力来完成动作。宽间距时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时主要锻炼三角肌。
  5、胸部肌肉练习效果不理想。可试试上斜推举,躺在有一定的倾角(约 20—25度)的斜板上,再以同样重量的杠铃或哑铃进行练习。由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肌肉一个新的刺激,你很快就会看到新的效果。

      组数与次数:
  1、在6—8次范围内达到极限次数。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主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2、多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3、训练的多样性。要经常变化训练的组数与次数,以及动作的安排,以打破身体的适应,获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长。


      相关动作


上斜哑铃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的补充力量。
下斜哑铃卧推: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下部动作要领:掌心相对哑铃卧推:掌心相对握住哑铃,且双臂靠近身体。

梁祝 发表于 2009-7-20 16:42

动作要点:不要把臀部和腰抬离凳子。
我在书上看到的是用臀部和背部支撑,腰部抬起,挺胸。
请问怎么回事啊
和你一样强 发表于 2009-7-20 13:53 http://bbs.jingcaijs.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全方位打造胸大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