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觉二头三头怎么练都不长了,,怎么办
谢谢大家提建议 本帖最后由 恋恋风尘 于 2010-5-10 13:07 编辑一:在训练方面建议你进行超级组训练:
具体如下:首先进行训练1,先杠铃臂弯举,采用8到12rm的重量,练完后立即进行仰卧臂屈伸训练,然后休息一分钟,马上开始杠铃臂弯举,练完再仰卧臂屈伸,休息1分钟做最后一组;
然后进行动作2,一次完成!
1.杠铃臂弯举 8——12RM 3组
仰卧臂屈伸 8——12RM 3组
2.哑铃臂弯举 8——12RM 3组
哑铃颈后单臂屈伸 8——12RM 3组
3.单臂弯举 12——18RM 3组
俯立臂屈伸 12——18RM 3组
二:在饮食方面
严格按照每公斤体重2克蛋白质的摄入!肌肉是有蛋白质的合成的,如果蛋白质摄入的不够,肌肉增长的效果是很差的!
下面建议你一个基本的饮食方案:
饮食计划:
1.补剂摄入:
(1):每次训练前服增肌粉勺+香蕉二根,训练后增肌粉1勺+香蕉二根,蛋清2-5个。
(2):非训练日在下午增肌粉1勺+香蕉2根+蛋清2-5个。
2.正餐:早饭:粥|面包 包子 面条+牛奶 豆浆 鸡蛋2个
中饭:米饭4两+肉类三两+蔬菜若干
晚饭:米饭3两+肉类三两+蔬菜若干
夜宵:牛奶一包+增肌粉1勺+香蕉2根
注意事项:
控制脂类摄入,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对植物油的摄入每天控制在50克以下。训
练4次每周,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即可。 :victory:学习 {:3_48:}收藏了,嘿嘿~! 极度弯举——澎湃“肱二头肌”
施瓦辛格和戴夫·德雷珀曾是一对训练上的伙伴。两人曾搭档强化上臂,不信你就看看这张老照片。
要激活肱二头肌吗?下面我就介绍一种方法,它能促使顽固的上臂肌群快速增长。
记得当年互相竞争、互相比赛的日子,我和戴夫·德雷珀都非常重视肱二头肌的训练。凡是能想到的方法,我们俩都要尝试一下。练习得多了,方法也就多了,你就不难理解我们是如何发现这个最有效的“壮臂” 途径的。过去我也常用此法来增加肱二头肌,先生们快来分享吧:
极度弯举
你肯定会问:什么叫“极度弯举”?起初,我也曾这样问我的同伴戴夫·德雷珀。“极度弯举” 最初是一个冲浪运动术语,用以描述冲浪运动中最高难的技巧---在冲浪板的末端紧紧收缩十个脚趾,这就是HANG TEN。但是现在HANG TEN被用来表示健美运动中的一项训练技术。”
激活你的肱二头肌
极度弯举是一种简单的合伙训练。它需要两个训练伙伴,其中一人完成训练次数后马上把杠铃或哑铃传递给对方。每个人的休息时间只够对方完成一组训练的时间。当然这就需要你精力完全集中,因为两人之间要不断地互相传递杠铃或哑铃。不妨教你一招,那就是我们曾经做这项训练时的一个具体例子:
坐姿哑铃弯举
我们的第一个训练动作是坐姿哑铃弯举。打比方说我首先开始。我坐在平凳上,德夫用双手按住我的双膝以保持我下身不动,这一点很重要。只有这样,力量才能完全集中在肱二头肌上。保持上身直立姿势也非常关键,不训练的一方应始终做好保护工作。
每次弯举时,双臂同时进行,所用的负重是刚能够做起8次弯举的重量。我做弯举时德夫会为我计数,德夫做时,我来计数——做极度弯举训练时你不必自行计数,只需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所训练的肌肉上即可。在每组训练中,德夫·德雷珀还会随着次数变得艰难而提高声调鼓励我,催我坚持下去。前8次弯举由我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他将帮助我完成两个额外的次数。
做完一组10次后,然后该轮到他了。我们将快速交换位置,前8次由他自己完成,然后在我的帮助下再做两次额外次数,同时我会为他计数,盯紧他的动作姿势,并在必要时为他大喊加油。在这一训练中我们总共做6组,然后进行下一训练动作。
上斜哑铃弯举
它常常是第二个训练动作。德夫紧抓我的双腿向下压,帮助我竭尽全力去“干”,直到每组做够8次,最后两次也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的。做够6组以后,我们的肱二头肌就已经处于燃烧状态了。燃烧、燃烧、燃烧就意味着壮臂!
集中弯举
最好再做一种额外训练——集中弯举。我们又接着完成了又一个6组。我们的双臂燃烧着,鼓胀着!没错儿,这一训练方法的强度极大,做完极度弯举后,双臂恢复需要的时间是通常恢复所需时间的两倍。
想给自己的肱二头肌一个增长的动力吗?那不妨试试极度弯举。也许做足18组对你来说强度太大,你也可以降到10组左右。不用担心,即使这样,你仍可以感觉到它的强大动力。 本帖最后由 凯文 于 2010-5-11 14:02 编辑
冲击二头肌十大法宝
——李.普瑞斯特与你共享成功经验
李.普瑞斯特 (澳大利亚健美先生)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3418cbc7acd764ee5b.jpg
每个人都在说大重量冲击的方法可以促进二头肌生长,但是我敢打赌,他们中每百人之中,不一定有99个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会搬出一大堆流行的理论,列出一些条条框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二头肌是所有部位中最难练的,只要在一个细节上疏乎大意,你的二头肌就会一直瘪在那儿,跟从来没练过一样。
我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二头肌锻炼方法。在此期间,我尝试了各种常见的训练技巧,并对其效果一一进行了比较,从中挑出最好的一种。现在我已经完全明白其中的奥秘了,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它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我把它们归结为10条,这是不能再精简的了。仔细研究它们得花点功夫,但是只要你耐心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3463175f1b3a1df1c7.jpg
I运动量
几乎所有的人都没做完足够的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他们会说:“因为这是个小肌群,所以不要超过9组。”对于我来说,这样做根本称不上是训练。我现在一做就是20组,但即使这样也还称不上是冲击,只是日常训练而已。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II组合组
没有比组合组更能动员肌肉和血液的了。而在所有的身体部位中,二头肌又是对这一技巧反应最敏感的,所以每次训练二头肌我都要用到它。但是这样做会极大地增加锻炼难度。组合组是种强力武器,但不能滥用,必须掌握好时机和地点。仔细阅读下面的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什么时候都用组合组,应把它放在每次锻炼的最后。
杠铃弯举不能作为组合组的动作。这是一个复合动作,消耗的能量大,动员的肌纤维却少,否则只会带来酸痛。
不要连着做二头肌组合组。组合组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到达极限状态,因此每次开始前都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为达到最大疲劳,必须先有最大能量。我发现保持二头肌能量的最佳方式是把它和三头肌放在一起练。这两部分力量差不多,又完全不相干,锻炼三头肌时,二头肌可以从从容容地恢复疲劳。反之亦然。我只在最后大负重动作中才使用组合组的方式,这可以使身体很自然地过渡到三头肌锻炼。我把力量要求差不多的三头肌练习动作和二头肌练习连到一起,如哑铃托臂弯举接做哑铃单臂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接做立姿法式弯举。
能用于组合组的二头肌练习动作只有以下四种:哑铃弯举、托臂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力器弯举。自由站立的杠铃弯举难度太大,高位拉力器弯举太容易,史密斯架则太局限了。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34f885e910571114a4.jpg
III极限次数
每组的次数依次减少,但都要做到极限次数。不管负重多大,只有做到极限次数,才能保证肌肉全面参与运动。
IV次数越少越好
应在6到8次内就达到极限次数。如果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二头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51412bec0598238571.jpg
V随机安排顺序
假设力量最大时应该做难度最大的动作,那么每次训练都应该先做杠铃弯举。然而由于身体的适应能力很强,习惯了这种一成不变的安排后,辅助肌会替二头肌完成很大一部分工作。而每次都采用不同的动作,辅助肌就得不到机会去适应,二头肌将被迫承担起所有的工作。比如,你可以先做托臂弯举或交替哑铃弯举,虽然负重可能会变小,但效果肯定要好得多,因为所有的运动量都是由二头肌完成的。
VI二头肌与三头肌
二头肌只能跟三头肌一起练。这一建议与第二条《组合组》有点类似,但这里是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两部分。如果像许多人那样把二头肌和胸部放在一起,锻炼胸部时会消耗二头肌的能量。虽然你认为自己已付出了100%的努力,二头肌得到的却只有80%。每天只练一个身体部位,冲击效果会更好。二头肌和三头肌合在一起为一个部位——手臂。这样做的好处是全力做完一个动作后,下一个动作依然有足够的能量。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5164f256391907c477.jpg
VII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是最理想冲击的二头的训练动作,因为你可以双臂交叉着做,使两者都有足够的恢复时间。组合组中也是如此。另外,用哑铃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负重。
俯姿弯举是个例外,它局限性太大,负重又小,促进肌肉生长的效果远没有上述几个动作好,不适合用于冲击训练。我只用它进行热身,不过要加点花样,如慢速弯举并且每一次都做到顶峰收缩。这对促进血液循环大有帮助。我一般要做上6到8组,跟正式训练一样采用金字塔形的次数安排。不过,我从不将其列入正式训练。
VIII托臂弯举
二头肌训练中必须有托臂弯举,各种形式均可。托臂弯举能实现单块肌肉运动与力量的完美统一,这是其它任何一种动作都无法比拟的。肘关节固定允许你使用尽可能大的负重,肩关节固定则保证了单块肌肉运动的实现。我通常使用两个不同的角度:用倾斜式托臂架时,身体后移,通过类似于杠杆的作用提供更大的力量;用垂直托臂架时手臂是竖直的,能更好地实现单块肌肉运动。
你可以单臂或双手各握一个哑 铃做这一动作,也可以用杠铃。哑铃允许你用掌心向上、向内等多种握持方法,以突出二头肌不同部分。杠铃则把所有压力都加在了二头肌肌腹上。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5105d8672de144fa1b.jpg
LX杠铃弯举
我建议你不要把杠铃弯举用于组合组并不意味着要把它完全排除在外,恰恰相反,没有哪个二头肌训练方案少得了它。任何一个肌群锻炼课程中都必须有一种以上的自由负重复合动作,以便让所有肌肉在同一动作中发挥出最大力量。除此之外,没有一种方法能让目标肌群和辅助肌群同时全力工作。每次训练我都要做上5组杠铃弯举,第一组8次,最后一组6次,都用最大负重并训练到极限次数。这是标准的训练安排。
每次训练的最后我都要用70%的最大力量做一组半杠铃弯举。这是个非传统的动作,但它确实很有效。我坐在长凳上,手握杠铃,降到一半时停住,然后闭上眼睛不停地弯举。每次都下降到一半的位置,这样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
X全过程用力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一定要牢牢控制哑铃的运动,下降过程中同样要用力,不要让其自然落下。还要注意不要伸展得过开,在重压下完全伸直手臂很容易使二头肌和肘关节受伤。向上弯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二头肌上,到最高点时用力压缩。不要太计较所用负重的大小,感觉好就加量,感觉不好则减量,直到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负重。
不要等到受伤后才去发现错误。许多健美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负重的大小,生怕别人看扁了自己。我听到好多人这么说:“看,那就是李。他看上去痛苦万分,可是负重却只有那么点”。我从不把这类话放在心上。我的目的是锻炼而不是出风头。
李.普瑞斯特的训练计划
星期一 腿部
星期二 背部
星期三 胸部
星期四 肩部
星期五 手臂
星期门 休息
普瑞斯特的二头肌冲击训练法
动作 组数 次数
初学者
俯姿弯举 3 10-12
杠铃弯举 3 10-12
交替托臂弯举 3 10-12
杠铃托臂弯举 3 10-12
哑铃托臂弯举 3 10-12
中级者
俯姿弯举 4 6-8
曲杠弯举 4 6-8
哑铃托臂弯举 4 6-8
坐姿交替弯举与 4 6-8
坐姿法式弯举组合4 6-8
坐姿曲杠弯举 4 6-8
高级者
俯姿弯举 5 6-8
坐姿曲杠弯举 5 6-8
曲杠托臂弯举 5 6-8
哑铃托臂弯举 5 6-8
坐姿交替哑铃弯举与5 6-8
立姿法式弯举组合 5 6-8
坐姿曲杠弯举 5 6-8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322514f88b855c820d5fc.jpg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1004211739f6781cc51d37a3e5.jpg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1004220915fd522f56199b4908.jpg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1004220916095dc8b0a667c125.jpg http://www.yingk.com/forum/attachments/1004220916063a6c69d44d0b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