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路 发表于 2009-9-21 00:00

2009年9月21日万宝路签到帖

本帖最后由 万宝路 于 2009-9-21 00:04 编辑

专业健身术语说明


无论对初学者还是职业健美运动员来说,健身健美训练中的八大要素都是决定训练是否有成效和至关成败的关键要素。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给以足够的重视。

  八大要素指的就是1、部位2、动作3、组数4、次数5、重量6、组间隔7、速度8、频度。下面简要分述。

  1、 部位

  指的是在一次练习中要训练的肌肉部位。对初学的人来说,部位的概念比较粗略、笼统。如胸肌、背肌、二头肌等的整体。而对专业运动员来说,部位的概念(含义)要更细致、精确。例如胸大肌的上缘、下缘、中束、外缘、内缘、下外角、下内角等。

  2、 动作

  说的是训练某一肌群时,采用几个练习动作。对初学者来说,每个部位每次做1-2个练习动作就足够了。而对运动员来说,有时某个部位的训练动作可多至6-8个。

  3、 组数

  在健美训练中,每个动作的组数从1、2组到7、8组,甚至十几组不等。视训练阶段、目的、水平而定。一般来说,初学者每个动作做1-4组,中高水平的运动员及健美爱好者做4-6组/动作。

  4、 次数

  指的是某组练习做至力竭时所能完成的重复数量。(也叫有效次数)一般4次以下为少次数,主要用于提高力量。5-15次为中等次数,可用于增大肌肉体积和围度。16次以上为多次数,多用于提高肌肉的分离度、精细度和减脂等。

  5、 重量

  说的是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根据动作的不同,它与肌肉实际受到的阻力负荷通常是不相同的)。若以最大重量(全力可举起一次的重量)为参照,则最大重量的85%以上为大重量;65%-80%为中等重量;65%以下的重量为小重量。以中、大重量进行训练,可以增长力量和肌肉围度。用中、小重量训练则可以提高肌肉的清晰度、分离度和精细度并可减去一部分脂肪。

  6、 组间隔

  这是一个较少被重视,却又十分重要的要素。指的是前一组与后一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实际上是一个不定量,不是30秒或是1分钟。在实际训练中,应视本人年龄、训练的肌群大小以及当时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是以心率来参考。当心率恢复到极限心率(220-本人年龄)的50-60%时,即可开始下一组训练。(当然是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通常短间隔在20-40秒左右,1分钟左右为中等间隔,1分半中以上为较长的间隔。

  7、 速度

  指做练习动作(包括起落全过程)的快慢。一般每次动作在1秒钟以下的爆发性速度为快速,1-2秒左右为中等速度,3秒钟以上为慢速度。健美训练一般采用均匀、缓慢的中等速度。做练习时利用惯性的各种悠摆动作,以及自由落体动作都是错误的。

  8、 频度

  练习频度是说每周进行几次训练。根据训练水平的不同,练习的频度是不一样的。通常初学者3次/每周即可,中等水平的练习者每周可练3-4次,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赛季可天天练,甚至2次/每天。但对于某一肌群来说,训练频度不宜过勤,且水平越高,每周训练次数越少。因实验表明在一次剧烈的大运动量训练之后,2-3天身体机能处于下降水平,3-5天恢复到原水平,5-8天才会产生超量恢复!所以很多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都采用每个肌群每周只练一次的方法进行常规训练。

健身秘籍 发表于 2009-9-21 00:02

签到,比你晚了一小会,我删,下次再抢..呵呵

leekai 发表于 2009-9-21 00:12

板凳

jerry 发表于 2009-9-21 02:47

{:2_31:} 签到!

《精彩健身杂志2》 地址:http://bbs.jingcaijs.com/thread-2188-1-1.html

gemlawyer 发表于 2009-9-21 07:51

学习,签到

waizi 发表于 2009-9-21 08:01

签到不分早晚

梁祝 发表于 2009-9-21 08:09

打开网页先打开杂志再点击广告随后来此签到
新的一周新的开始喜欢今天的签到交流贴
昨天看了刘翔的复出之赛表现堪称完美!
刚刚伤愈的中国飞人刘翔与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同时撞线成绩也同为13秒15
随后组委会通过慢镜头确认特拉梅尔的有效部位率先撞线刘翔遗憾的屈居亚军

梁祝 发表于 2009-9-21 08:12

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09-9-21 18:05 编辑

1# 万宝路

大家在签到的同时又能了解到精彩的健身知识
http://bbs.jingcaijs.com/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211500aca381a913fb9c12.gif


mark 发表于 2009-9-21 08:12

精华!!!!!!!!!!!!

ella2004 发表于 2009-9-21 08:23

签到完毕
开始工作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9年9月21日万宝路签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