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梦想---我眼中的增肌同时减脂(转帖)
最近论坛有不少初学者朋友,认为增肌减脂可以同时进行,其中代表性意见是:“每天进行力量训练1小时,然后有氧运动减脂40-60分钟,回家后适量的吃,刚好能满足肌肉的需求,又不长脂肪,于是脂肪长了,肌肉得到超量恢复了,一段时间内增肌减脂了”
诚然,一些没练过的人,肌肉极其容易增长,用这个方法,在初期是有可能少量长肌肉并且脂肪减少的。但是这个阶段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并且肌肉生长量非常有限,不可能持续生长,也不可能作为长期方法。
按照设想,每天力量训练1小时+有氧运动40-60分钟减脂,运动后补充“适当”的热量,满足肌肉生长需要,同时也不至于过多长肥,从而达到增肌减脂的理想效果。听上去很美,但这种练法对于没有类固醇的人意味着什么?
首先,不可避免的分解。因为对于常人来说每天这么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分解的量远大于在后面的补偿性恢复。
我几年前由于不懂,瞎减,也用的类似方法:每天大强度力量训练1小时后+50-60分钟有氧,运动中还不断补充蛋白粉了,回家后吃得并不少,结果呢?1个月内我的体重从94KG降到82KG,虽然腹肌勉强可见,但是肌肉力量下降严重,以前能做6次的重量只能做一次了。
如果说光我一个人的实践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看看运动员们吧。他们绞尽脑汁都想在减脂的同时尽量少分解肌肉,他们知道体重波动大,减的时候势必较多分解肌肉影响竞技状态。所以很多有高级健美运动员(如大名鼎鼎的多里安耶茨和乔卡特)提出在非赛季控制体重吃跟备赛期间同样的饮食,只是总热量稍高,并且做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的非赛季有氧。目的就是为了少长脂肪,让备赛的时候损失的肌肉少一些。
请注意,类固醇的作用不仅仅促进合成和恢复,还包括将人体的肌肉分解代谢作用大幅度降低!即便有类固醇帮助,运动员们都做不到完全避免分解肌肉,都要通过避免脂肪过度生长来预防减脂过程的肌肉损耗,何况是没有类固醇、恢复手段很差的业余爱好者?
论坛的小齐通过多年训练积累了大量肌肉,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减脂的时的肌肉损失控制在较低程度,被大家奉为减脂的成功范例。如果有人能减脂不减肌肉,我只能说他是一个传奇!如果他能减脂还增肌,上帝也要向他低头!
其次,按照那位热心的健友“设计”的方法,无氧+有氧=2小时结束后,回家还要控制热量,以“合理搭配”、“适当热量”完成增肌,这可能吗?
看看所说的运动员的非赛季 “清单饮食”吧。6000+个大卡,是普通人每天总热量的3倍!其中包含500-700克蛋白质。 700克蛋白质什么概念,一大桶5磅的粉3天喝完! 或者是230-240个鸡蛋清!难道运动员都是傻瓜,恰到好处的热量就能长肌肉,他们还要冒着长脂肪、肾衰竭、身体负担过重的风险吃下一般人吃了就得进医院的那么多食物?这是否证明了增肌必须有较高的总热量?
附:增肌和减脂的衡量方法
增肌:体重有所增加、力量有所提高、身体变得厚实粗壮,肌肉块变大、胳膊和大腿变粗
减脂:体重有所下降、力量有所下降、身体变得厚实、肌肉块一定程度变小、腰围变小
如果有人能同时实现以上2条记录,我坚信他一定是橡皮泥做的。
我想表达的并非谈“分肌”色变,而是希望大家明白增肌和减脂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不可能同时进行。几十年来,无数的健美运动员们已经用实践证明了分赛季和非赛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突然一个感悟:
增肌 和减脂
左脚 和右脚
有些小孩子喜欢两只脚一起往前跳,但是跳不多远就累了跳不动了;
有的人是永远只迈一只脚,往前咧着走,走得慢但勉强还能动
聪明的人则是左右脚轮流迈开,交替着一步一步走,结果走的最远 {:soso_e179:} 有道理,楼主理论联系实际 :):lol:):lol:):lol 说的不错,还是得先增加肌肉,然后再减脂。 有道理!!!! 好贴!顶顶顶!:victory: :):):):)胜读10年书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