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该怎么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
我首先很矛盾,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医生建议我以运动来控制血糖,我出院以后积极配合医生嘱托积极锻炼,一开始每天早上2公里,晚上2公里,每次都坚持在20分钟左右,然后就去健身房锻炼,后来我把有氧运动改为一天次,早上慢跑30多分钟,晚上健身3-4个小时2周过去了,效果很明显,血糖控制的很好,饭后基本上能不超过8。空腹不超过6,我希望把两中运动更有效率结合起来练出完美的身材,我顺便提下,我身高186公分 腰3尺4,胸3尺6大臂是33公分,小臂31公分 臀是3尺4大腿是58公分 小腿46公分[ 先做点无氧运动 减肥更有效有氧运动加上无氧运动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事半功倍!有氧无氧运动前后顺序因人而异。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 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力训练等。长久以来,关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哪个对减肥更有益,大家说法不一。双方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有自己的理论支持。
有效减肥,先从做无氧运动开始
无氧运动,一般都是通过做一些举重锻炼训练肌肉。在此过程中,在肌肉中储存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掉了,因为人体要通过消耗碳水化合物来给身体提供能量,一旦体内储存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完了,身体的脂肪就会开始消耗。如果你坚持无氧运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运动过程中燃烧掉的脂肪比较多。如果你做有氧运动,身体直接燃烧脂肪,可能一开始比较容易见效,但是如果你想要保持住这小小的成果,一刻也不能偷懒,不然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又会继续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了。斩草还需除根,如果想消灭脂肪,就得消灭脂肪的源头。
另一方面是因为,无氧运动能更快的增加体内的肌肉群。有些人可能没有觉察到这有什么不同,但是像举重这样的运动要求肌肉有足够的能量储蓄。在做完有氧运动后,身体疲惫,根本没有能量再进行举重等无氧运动了。你自己试一下就知道。即使是健身教练,在做有氧运动之后,也没有足够的体力做举重了。
最后,如果你在做有氧运动之前已经锻炼了肌肉群,那么体内的新陈代谢率就会更高。而对于有氧运动来说,一旦运动停止,刚刚活跃起来的新陈代谢又会减慢下来。如果已经锻炼了肌肉群,那么即使停止运动,新陈代谢将会保持一样活跃,因为即使身体静止,体内的肌肉也会燃烧很多的卡路里。
如何安排健身计划
训练计划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20分钟的跑步热身,然后是30分钟的力量训练,接着是30分钟的有氧运动,主要也是采用跑步,最后是一个痛快的温水澡。
整个健身流程,由热身到力量再到有氧的顺序科学合理,值得仿效。不过,热身时间有点过长,一般来说,5到10分钟的热身让身体微微有些出汗即可,浑身冒汗大可不必。男人主要还是要多点力量训练最好,陈30分钟的举重运动刚好可以锻炼体力和肌肉线条。
而后面30分钟的有氧过后,最好还有一个5到10分钟的垫上抻拉和放松,这样做既是柔韧性训练,又有助于缓解和消除运动后的疲劳,一举两得。用凉水洗澡则比较不科学,最好是热水澡或温水澡。因为运动后,身上的血管都是张开的,洗凉水澡比较容易导致身体受凉。
所以,在慢跑之前,先尝试一下举重、举哑铃吧。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你会觉得身体明明很轻松了,可是最后的效果比你想像的还要好。 1型糖尿病 饮食运动与众不同
在糖尿病中,常见的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而1型糖尿病只占5%左右的比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和运动有无特别之处呢?
与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病情更严重,往往发病年龄轻,多见于儿童,也有少数患者成年后才发病。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介导型糖尿病,患者常具有某些类型的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在受到病毒感染和毒物损害后,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发胰岛B细胞发生胰岛炎性改变,从而使B细胞受到破坏,不能分泌或分泌很少量的胰岛素。
到目前为止,1型糖尿病都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而口服药对1型糖尿病无效。即使在疾病初始阶段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很快,所有患者都将要终身进行胰岛素治疗。除了胰岛素治疗以外,它还具有与2型糖尿病不同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原则。
饮食
2型糖尿病比较强调限制饮食中总热卡的摄入,并强调通过合理运动促进热卡的消耗。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也比较注重能量摄入和输出的合理性,但更强调胰岛素治疗、饮食和运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
首先,患者应在自我血糖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每日的活动量,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饮食量和餐次,严格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和血糖的较大幅度波动。
其次,患者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平衡膳食以保证足够营养,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总热量的制定因人而异,在根据体重计算总热量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活动量、饮食习惯等因素。
运动
运动也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应鼓励其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跑步、跳高、跳远、广播体操、游泳等均为理想的运动类型。运动原则是: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必要时将胰岛素改为腹壁皮下注射,以免运动时吸收过快,导致低血糖发生;(2)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者可于运动前有计划加用少量食品;(3)运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服装,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4)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最好能够结伴,既可给予照顾又能增加乐趣,更利于坚持。
“另类治疗”展望
目前,虽然1型糖尿病患者还离不开胰岛素治疗,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特殊治疗方法正在研发之中,其中部分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初步疗效,如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等。虽然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的适应证和一定的副作用,目前还不能成为主流治疗方法,但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人类一定会找到一条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让1型糖尿病患者从此摆脱注射胰岛素带来的不便和烦恼,完全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温馨提示
由于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并控制饮食,随着病程的延长,很多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病情。因此,家属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也应该尽量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积极地面对疾病。现在,一些大医院开展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厨房”等活动,一方面指导患者如何合理饮食、享受美味人生,另一方面也为患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诸如此类的交流活动都能为患者带来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帮助他们从精神上战胜疾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