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12-23 08:53 编辑 / _+ d% R2 O* S2 O Z* \" E$ U( x
' l& a/ D5 x9 l \4 B" [4 O* S
完美胸肌主打动作首推卧推 " k/ W ?) b" N4 P
/ R, `4 _6 ~8 e& A/ q6 ? 说到练胸,卧推当然首当其冲,为了更全面、更充分地刺激胸部肌肉群,你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训练动作,从不同角度刺激它(比如用上斜卧推、下斜卧推和平板卧推来训练胸部肌肉)。 2 ]4 Q! m! w6 {' `, e' v( Q
组数 具体做多少组最好呢?这处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会受其他很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多数中高级水平的运动员可以每个训练动作做3~6组,以便更好地增加力量。
1 |8 Y# U1 a: ^" P. V. j$ }6 e 次数
( H9 B3 Q0 O" C1 L) b1 p G2 @& h) b# E4 ?- ~4 ^
每组做多少次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力量,就应该选择只能做1~6次的重量训练;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大肌肉块,就应该选择只能做8~12次的重量;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肌肉耐力和清晰度,就应该选择能做15次以上的重量。 7 |3 D- M. U# G$ y
(1)杠铃平板卧推: 4 C5 n6 m4 { u) G' h: M
& [8 U! E- J6 U& n- o- N) f+ s1 i+ u! s! `0 A/ D# W; m
锻炼部位:
! B6 Z( F6 a! P; r& a# Z; {; ~: E+ B/ k" {9 K6 ^1 _, G0 d$ _
主要锻炼整块胸大肌,打造整个胸部围度。重点是胸大肌中间的外侧、中间沟和下缘。 ; T ^/ D+ C% Y# C" B6 J4 H$ @
不同的握距刺激的重点也不同:比肩略窄锻炼中部胸大肌,与肩同宽锻炼整个胸肌,比肩稍宽锻炼胸肌外侧,再宽的话就是侧重锻炼三角肌后束。
9 u: _" r7 Y! {8 B E. Q& e y# ^ 动作要领:
, |& k/ j% Z B& `) c, R
1.两手间距一般采用宽握距,使胸大肌获得充分伸展和彻底收缩。
4 Z5 S/ o6 Y+ E' e; l 2.要求躯干和胸部向上挺起成桥形,两肩下沉,横杠放在胸上置乳头上1厘米处。
, q. k; ]2 Y. C! t 3.当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时,必须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状态,稍停。2 H- k' E4 T7 Q6 X2 r! M- q
6 R& v( \. w& k( Y! Q- \ 注意事项:
$ v1 n' n v# u3 m. U! v 1.不要把臀部和腰抬离凳子。
+ L9 E; U* r1 X5 W- X; N 2.双脚的位置:两腿分开成45度角,平放在地上,可以有力支撑。不要把脚踩到板凳上,这样稳定性会比较差,需要分担一部分力量控制核心肌群的稳定,这样就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锻炼胸肌。
0 o' L3 [' l! @/ Z. H V
(2)上斜杠铃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的上部肌肉 ) }: D2 K4 O) K; K( N0 L
' h q9 J# Z9 j% d7 O
! P1 O2 ]. b$ Z0 y- k' S t 仰卧在可调节斜度的长凳上,头部处于高位,使躯干与地面呈30度~40度,杠铃应垂直向上推起至杠铃处于肩关节的垂直线上,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6 X# D1 j3 h! ?0 w; b3 J$ M4 ^
* h3 o0 n# ?+ Z* Y( M: m: ` (3)下斜杠铃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下部的肌肉
9 ^, ~5 C+ c4 ]* c' e' I. Z8 O+ P1 ?$ i& z* P. p; m
N: W' k$ `& s2 D2 g. q! ]- J
仰卧在可调节斜度的长凳上,头部处于低位,使躯干与地面呈15度~20度,杠铃应垂直向上推起至杠铃处于肩关节的垂直线上,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
( |/ j0 e: S* U! y5 o' @# q' g; U# g3 s. @8 j" i H: ]
健身课堂: . W" o$ Q/ G* W- l! O; W" f& W
# t% a) v: I6 j% t& _, ~% t9 v/ @
1 p4 K( }! W/ Q7 S* Q
强迫试举训练法则 ! s$ r1 v" q! {( J9 b% X- y) E
. e$ Q; x) r% r1 `+ `7 D$ N; r3 K
在一组做到力竭的时候,让你的健身搭挡施加最小的助力,帮助你再做2~3次。 ; q5 g9 f& h! @. m4 D# h5 c" Y
消极次数训练法则 8 v5 w) w- ~/ i0 k1 b3 b M% z; e
每一次动作都可以分为积极性用力阶段(即肌肉的收缩阶段)和消极性阶段(即肌肉的舒张阶段)。由于我们可以控制着下放的重量比我们能举起的重量要大,当你做到力竭的时候,可以让训练搭挡帮助你把重量举起来,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控制着重量缓慢下放。 金字塔增重法则 这个训练法则可以有效地刺激深层肌肉纤维,做法是从轻重量,高次数开始,每1组逐渐增加重量、减少次数。这样做实际上起到了逐渐热身的作用,金字塔法则有助于巩固动作技术和发展对重量的平衡控制能力。由金字塔增重作为保障,你可以在最后1组大重量组中更有效地达到深度力竭。
) }7 `6 @/ E i3 k. u. K8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