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2-1 11:29 编辑
8 E. m0 y/ W! a# D5 Y& U. E" \8 L9 w0 @
顶峰收缩练背肌 / ] [- o) U' Y/ }) K* L2 c
0 T" `, [- V3 O: {8 C
在各式各样的塑背之道中,美国健美专家文斯·吉龙达提出的顶峰收缩法可谓功效独具,本文想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来探讨一下此法的妙处。
: M) x7 G9 ?% Y7 X; j* a5 f5 E* @* }: W: d3 L" Y% @
背肌是人体中最大的阔肌,也是体表的第二大肌群(仅次于股四头肌)。它位于腰背上部,呈宽大的三角形,用力收缩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练宽背部的主要动作有引体向上、重锤下拉、杠铃划船等。下面对颈前引体向上动作按顶峰收缩法则进行一番剖析,希望能对想获得“V"形上体练健美的朋友有所助益。- ]. k+ R! r- x6 t$ G3 x6 v
3 D+ j/ Q' k' [" F, i" _
+ L: L, g* K+ K) Q- Z6 ~9 z) q
+ y( w' s. f. t 双手正握单杠,握距要宽,两臂伸直,身体悬垂,两腿小腿交叉后屈。向上引体,吸气,注意抬头挺胸,上体尽量后仰,两肘外展,肩部放松,背部肌肉收紧,最好将身体拉引至横杠触及乳头,顶峰收缩3-5秒钟,使背肌充分收紧。然后用2-3秒钟缓慢回落,至手臂完全伸直,让背阔肌及背部相关肌群得到充分伸展,同时双腿伸直,整个下半身呈放松状态,呼气。重复练习。
. y2 _. k# `( p1 ]3 W# }
+ m @( f3 @7 ^ a+ D 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刺激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3 `1 g# G0 x" j l p. l9 H7 d+ A1 \0 ^# m& l: J4 D! y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 ~ @8 \* @7 i0 l2 q; y6 o: I- _+ S# K! H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0 h- ^" i* j$ a/ ~
0 B( I) d( |6 Q9 E6 F* h 有些人练背时总是没有什么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动作没有做到家,或者没有领会文斯·吉龙达所说,“在做所有背阔肌练习时,当肌肉处于收缩用力状态时,数数1到6,然后再还原。”
, e! G. d; p4 Y9 v+ p7 {
. A- x: p8 j; K) q- G# M( B 通过顶峰收缩来加强神经;中动,从而获得支配肌肉的神经感觉,使肌肉充分充血发胀,最终有效地发达肌肉。这就是吉龙达理论的要义。
. A0 q9 i* P- N- p, k, @5 E |1 W+ k5 F
你在练身上其他部位肌肉时,如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可运用顶峰收缩法来进行突破。我想,只要按规范认真去练,奇迹也会在你身上出现。 |